分节阅读 34(2/2)
话落,灰衣老僧化作一道灰影,向着小皇帝急掠而来,在他身后,又掠出三道身影,竟然都有着先天后期的武功修为。
显然,这群和尚把烧火僧被俘之事当成了功里那位老太监的功劳。
而那,也是他们所知的大内皇宫唯一一个先天高手,坐镇大内皇宫已有数十年。
只是
“唉”
面对冲上来的三名灰衣僧,小皇帝忍不住摇头轻叹。
“朕,果然还是高估了这帮和尚的智慧,若依靠着这些先天高手的力量,在山路上对大军进行骚扰奇袭,还可能会给朕带来些麻烦。
只是,如今既然放朕大军直达少林寺山门前,区区八名先天高手,单靠这六千大军,也足以横扫了。
只是”
说到这里,小皇帝看向身后召唤出来的十名先天高手。
“既然钱已经花了,系统又不向来管退,还是请几位出手吧”
在小皇帝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三名灰衣老僧已经到了小皇帝的身前。
只是,看着小皇帝面上没有丝毫的畏惧,甚至不闪不避,还将后背对着他们,三名老僧敏锐的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同寻常。
或许,有什么是自己等人没有考虑到的事情。
这样想着,三名老僧手上却不停,齐齐的抓向小皇帝的后背。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自然不可能轻易罢手,而且,即便出了意外,他们相信,以少林的底蕴,应当也足以应对。
面对三名老僧的擒拿,小皇帝连头都没回,看都没有看三名老僧一眼。
只是,三名老僧的手,却也并没有抓到小皇帝的身上。
在距离小皇帝的衣料只有不足半寸的距离之时,三只手被齐齐挡下。
而挡下三人三只手的,分别是一剑、一针、一把折扇。”
谢晓峰的剑、东方不败的针,以及楚留香的折扇。
三件兵器分别挡下一只大手,剑尖一转,一个剑花挽起,剑过无痕,一直手臂被齐肩斩下。
而那斩下一臂的剑,却滴血不然,那持剑的人站在那里,仿佛动都未动。
绣花针飞出,钉入另一只手掌的手心。
人未动,针飞出,被绣花针刺中的手臂连反应都没来得及做出,就被绣花针上附着的葵花真气破坏了全部筋脉,就此被废去。
折扇前伸,折扇的主人是唯一一个移动了身形之人,这一动,说不出的轻松写意,写不尽的潇洒自如。
折扇轻点,脚步如穿花蝴蝶,轻描淡写之间,那最后一名老僧已被点下周身各处大穴,无法移动分毫的定在原地。
静
少室山前,是死一般的寂静。
无论是小皇帝一方随同的六千大军,还是少林寺山门前八名灰衣老僧,在这一刻,竟没有任何一人发出任何的声音。
不是他们不能出声,而是这瞬间的惊变让所有人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发出任何的声音。
“这怎么可能”
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方最强的三人一个照面就被对方三个年轻人或废掉,或生擒,少林寺剩下的五名老僧面上已经写满了惊恐。
或许,唯有那位才有这样的手段吧
只是,那位那样的存在,他们少林之中也只有一位。
而眼前这位皇帝,一次就带来了三人。
那位,能否应付得了这三人的联手之威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一时之间,几名老僧脸上写满了后悔。
s:三更送上,明天少林寺大高潮,依然是求推荐票,大大们票票走一波呗。
正文第59章扫地僧:这样的高手,我能打五个
面对三名同伙被擒下,剩下的五名灰衣僧对视一眼,都有些不知所措。
虽然是先天高手,但他们原本的身份只是这少林寺中的服侍僧,属于杂役僧一流。
之所以能够比正式的少林武僧达到的成就还高,是因为少林武僧每修行一门武功都需要经过少林寺严格的审核,甚至有固定的年限,极大的限制了成长。
而他们作为杂役,平日里看似不能接触一些高深的武功,但作为服侍僧,他们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那些高僧传授武学之时并不会避讳他们。
久而久之,正式的武僧受到各种规矩的束缚,反而不如他们这些或偷学,或无意中练就一身武艺的服侍僧。
但正式弟子与杂役僧相比较,之间的区别依然很明显。
尽管成就了先天,但这些服侍僧平日里更多的是干自己的工作,或者暗中修行自己的武功。
即便突破先天之后,都受到过藏经阁中那位或有意或无意的指点,但也大多是在武学佛法方面。
单从应对突变的能力的心性而言,这些先天灰衣僧甚至还不如那些经过少林悉心教导的二流、一流水平的正式弟子。
所以,在自觉己方先天高手众多,完全有能力让小皇帝差羽而归之时,他们表现的尤为淡定,甚至是不屑。
但当看到三名同伙一个照面被擒,对方有三个看上去似乎不比藏经阁中那位老僧弱多少的高手之后,剩下的几人心里的淡定不再,开始有些慌乱了起来。
当然,也就是小皇帝不知道这几个灰衣僧在想什么,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用一种淡淡的语气告诉他们:像这样的高手,朕有十个
嗯,他自己就不用算在内了,毕竟他是皇帝这种正式的场合,总不能真的下场跟人打架去。
气势汹汹,自以为势在必得的去抓人,结果三人联手一个照面反被对方擒下。
在一声惊呼过后,现场再次陷入沉默,场面,一度很尴尬。
好在,这尴尬的氛围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一声如同暮鼓晨钟一般的佛号声打破。
“南无阿弥陀佛”
声音初时很远,中时已到近前,到了佛号宣完,在场六千多双眼睛突然发现,在灰衣僧和黄帝中间,那片空地之上,不知何时突兀的多出了一道身影。
那身影同样一身灰色僧袍,做杂役僧打扮,只是从其一首让在场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