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1/2)

目录

的错漏,这却不是许敬宗故意记错的了。

这下,许敬宗傻眼了。要知道,他做这一期的账本时,可是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把账本做完的,可人家赵云泽审核账本,也就用了两刻钟的时间。

就是这样,赵云泽还摇头叹气说,要是有把算盘就好了,那他最多耽误许敬宗一刻钟的时间。赵云泽还说,等武库别署的工匠得闲了,先让工匠们做上几把算盘,然后,他再教许敬宗如何运用算盘算账和如何用复式记账法做账。

我用的着你教许敬宗很失落。

其实许敬宗对赵云泽的怨气,不光是公务上的。

还在武库别署的官员第一天到兵部应卯时,许敬宗就大拍赵云泽的马屁,主动给赵云泽擦坐凳。可是赵云泽对许敬宗当时的举动却大为嘲讽。

赵云泽当时说的话,就像钉子一样扎进了许敬宗的心脏上。从那时起,他就把赵云泽给恨上了。他就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收拾了赵云泽,狠狠的出一口恶气。

恰巧,这个赵云泽居然得罪了太上皇和裴寂。有了太上皇和裴司空这位朝中第一人撑腰,许某人自然是乐颠乐颠的要对赵云泽下手了。

许敬宗花了一晚上的时间,为赵云泽罗列好了罪名。

第二日武库别署散衙之后,许敬宗一回长安城,就拿着他为赵云泽罗列的罪名跑到了裴寂府上。

裴寂看完许敬宗写的东西,对许敬宗大为夸赞了一番。

许敬宗又与裴寂密谋一番过后,便直接在裴寂家写了份弹劾赵云泽的奏折,署名却是署的胡江的。

胡江也是个傻缺。当裴寂把许敬宗写好的奏折拿给躺在床上的胡江看时,胡江简直是以乐疯了的态度,欣然同意了裴寂和许敬宗的做法。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裴寂和许敬宗在拿他当枪使。

于是,第二天散朝过后,李世民的书案上就有了一份胡江弹劾赵云泽多行不法之事的奏折。

许敬宗为赵云泽罗列了七大罪:

一,居心叵测。赵云泽将武库别署称之为“祝麓山庄”,其“祝麓”二字,合“逐鹿”之音。赵云泽其心可诛。

二,私制法令。武库别署各项规章制度,皆出自赵云泽之手,且多与朝廷各衙门规制相悖。

三,暗植党羽。赵云泽到任武库别署署令后,极尽拉拢人心之能事,武库别署一班官员,唯赵云泽之命是从,不论对错。

四,骄横跋扈。赵云泽执掌武库别署,其令出必践,容不得他人意见。赵云泽常挂在嘴边两句话。其一,“第一,署令大人说的都是对的,第二,若署令大人说的不对,请参照第一条执行。”其二,“我的命令,你们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那就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五,公器私用。赵云泽对别署官员吏役及工匠,只以个人好恶乱行赏罚。

六,挥靡国财。赵云泽私自改工匠一日两餐为一日三餐,且伙食丰盛。赵云泽以武库别署公帑,私行酿酒、净盐之事。且把所得之酒、之盐,作为赏物分发于别署众员,以国财为其拉拢人心。至于赵云泽有无私下售酒、售盐,尚未查证。

七,疑其行凶。赵云泽对别署内卫团旅帅胡江,向来恶之。胡江被凶徒打断腿一事,疑为赵云泽指使。其目的,就是想将胡江赶出武库别署。

第215章七大罪下

许敬宗为赵云泽罗织的这七大罪名,尤以前三条罪名最为严重。居心叵测、私制法令、暗植党羽,这完全就是在告赵云泽谋反了。谋反,无论在哪个朝代,那都是最重之罪。

至于后面的四条罪名,倒也算不上重罪。

赵云泽的这些罪名能不能成立呢这不是许敬宗说了算的,也不是赵云泽说了算的。得由李世民说了才算数。

除了最后一桩“疑其行凶”之罪,尚需要通过调查取证之外,其余的罪名,那完全就是可成立可不成立的。如果,李世民对赵云泽生厌了,不用别的罪名,光是第一条“居心叵测”之罪,就可以摘了赵云泽的脑袋。祝麓,逐鹿,你赵云泽想跟谁逐鹿

这种用牵强附会的文字狱来给官员定罪杀头的事情,在封建王朝举不胜举。

不过,李世民不是昏君,唐朝这时也还没有出现过以言定罪的案例。所以,许敬宗也没指望就靠着第一条罪名就把赵云泽弄死。所以,他才又为赵云泽罗织了后六条罪名。

许敬宗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为赵云泽所罗织的这些罪名,很多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你还不能说他是诬告。最多就是言过其实。

若李世民真的怪许敬宗大惊小怪,那人家许敬宗也有话说了,我是替朝廷着想,看到赵云泽有做坏事的苗头,不能不为此担忧啊

当然,李世民现在还不知道这封弹劾奏折是出自许敬宗之手。

奏折当中,还有两处是以质疑的方式提出的。一处便是怀疑赵云泽还在用武库别署的公款做生意牟利,偷偷卖酒、卖盐;另外一处,就是第七条罪名“疑其行凶”了。网

这两处,许敬宗没有直接给赵云泽安罪,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怀疑。他这做法也很圆滑。就算是最后查出来,赵云泽这两件事都没干,那他许敬宗也不担责任,我本来就是怀疑嘛。

总之,许敬宗的这份弹劾奏折,能不能让赵云泽倒霉,那就要看李世民的态度了。

李世民看完这份奏折,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胡江这个人怎么对赵云泽这么大的怨气”李世民自言自语道,“从武库别署开衙至今,赵云泽好像在武库别署呆了还没有两个月吧,他居然做下这么多不法之事”

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了。

但是这奏折他却不能置之不问。唐朝官员向皇帝递折子,必须先经过门下省,由门下省先对官员的折子进行审核,看看有无格式、措辞、语句上的疏漏之处。若折子符合要求,门下省便对折子进行登记,然后再将奏折分门别类,传递给皇帝审阅。

皇帝对奏折做出批示以后,再发给门下省,由门下省再次审核,看皇帝的批示有没有错漏,或者是不合理之处。然后,或驳回皇帝的批示,或将奏折发还给上奏的官员。

如果皇帝对于某一份奏折,太长时间没有做出批示的话,门下省的官员还有权催促皇帝,过问此事。

所以,既然有人弹劾赵云泽,李世民就必须要对此事做出回应。再者,署名为胡江的这份弹劾奏折,还是由裴寂代为转交的,李世民就更不能不拿这份奏折当回事了。

李世民手指轻轻击打在桌案上,思考起来。

想了一回,李世民忽然问伺候在一旁的贴身太监黄德海:“杜如晦和赵云泽这会儿是不是在显德殿”

黄德海道:“应该是吧。”

“去看看,要是他俩在的话,请他们来武德殿一趟。”

“诺”黄德海应声出了武德殿。

显德殿位于东宫。自打显德殿演武过后,这里便成了“讲武堂”的授课之所。每日里,都有大唐十六卫挑选出的将卒二百余人,在此学习训练。

李世民让赵云泽担任讲武堂的队列教员。前段时间,赵云泽因为失踪了一个多月,他也没顾上到讲武堂履职。今日上午,赵云泽便来到显德殿,为讲武堂的学员授课。

杜如晦是兵部尚书,今天恰好轮到他来为讲武堂的学员讲解大唐的军制、军法。因此,他也在显德殿。

黄德海来到显德殿,见杜如晦和赵云泽果然在此,便向他们传达了李世民的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