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203

分节阅读 203(1/2)

目录

赵云泽无暇外出。晚上,他便与秦茉儿带着小赵午去了秦琼家。

第二日,尉迟恭家、程咬金家、李道宗家、李靖家、魏征家、温彦博家。

第三日也别第三日了,大早上的一道旨意,把赵云泽第三天的行动计划全部打乱了。

这道旨意,是宣赵云泽进宫奏对的。接到旨意之时,恰是辰时,看这样子,李世民应该刚刚下朝。

赵云泽连忙换上官袍,奔太极宫而去。

这次,李世民是在两仪殿召见的赵云泽。

“鹏羽,你有麻烦了。”见面后,李世民的第一句话就让赵云泽一惊。

可他再看李世民的表情,笑嘻嘻的,居然颇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臣愚钝,不知麻烦来自何处,还请陛下示下。”赵云泽老老实实回答道。

李世民拿起书案上一本奏折,在手中晃了晃,说道:“这里有份奏折,里面提到了你赵鹏羽的名字,还请赵大人移驾,亲自拿过去看一下。”

“臣惶恐”赵云泽应了一声,便大咧咧的走到李世民御案前,拿过了那本奏折。

回到原位,打开奏折,赵云泽先看题头。

“臣武元庆疑萧瑀、赵云泽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疏。”

武元庆这名字有点熟,这谁呀我招你惹你了,还怀疑我和萧瑀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等等,我怎么跟萧瑀掺合到一块儿去了你要说我跟程咬金、尉迟恭、秦琼走的近,我承认,可这萧瑀,我也只是两日前才跟他私下会过一次面而已呀

疑心之下,赵云泽继续往下看奏折。

等把奏折看完,他又好气又好笑了。对于写这份奏折的武元庆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赵云泽也是醉了醉了的了。

奏折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赵云泽私自将前隋皇后萧氏迎回家中,并且认萧氏为义母,此乃心怀前隋之举。尚书左仆射萧瑀,身居宰相之位,手握重权,那前隋皇后萧氏,本就是萧瑀的姐姐。萧瑀因为数次被贬官,对皇帝陛下早就不满了。如今见赵云泽迎回了萧氏,萧瑀便主动找赵云泽密谈。这二人的意思,定是要以萧氏为旗帜,召集朝中的前隋遗臣,犯上作乱。皇帝陛下您一定要警觉呀。

另外,赵云泽这个人,一直刁滑,毫无当官员的样子。那日在朝堂之上,赵云泽当着突厥使节的面,满嘴无赖之言,满身泼皮之相,实在有损大唐官员的形象。像他这种人,一看就不是好东西,而且,这人一直来历不明。陛下怎么能让这种人当官呢他现在又有与萧瑀图谋不轨的嫌疑,陛下,是时候决断了呀

我决断你奶奶个腿赵云泽很想学着赵丽蓉老师的样子骂上一句了。

这个武元庆是不是大粪吃多了可真能牵强附会呀,我把萧氏迎回中原,就是心念前隋了人家萧瑀到我家里一趟,就是与我结党营私了还图谋不轨我与你妹不轨

更可恨的是,那天哥们儿在朝堂上,明明是玉树临风巧言善辩霸气侧漏,把那个赵德言震的一愣一愣的。可到了这个武元庆的嘴里,哥们儿怎么成一小丑了

真是哔了狗了这个武元庆,到底是谁裤裆没夹紧,把他给放出来了

再一想,武元庆的这份奏折,虽然全篇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可真要遇上糊涂的君王,没准真会以为自己和萧瑀图谋不轨。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私自将前隋皇后迎回家中,认作义母的举动,就够给自己安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了。至于萧瑀,人家看望他姐姐能有什么错,只是躺着中枪而已。

“鹏羽怎么看待武元庆弹劾你的这些罪名”李世民问赵云泽。

“陛下,这个武元庆是什么人呀,现居何位呀”赵云泽问道。

“武元庆是应国公武士彟的儿子,现居监察御史之职。”

武士元哦,想起来了,这个武元庆是武则天的哥哥。可不对劲呀,我连武元庆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别说得罪过他了,他怎么就突然弹劾我呢难道真是吃多了大粪

等等,监察御史现在大唐的监察御史,最高上官是司空裴寂吧嗯,明白了,这份奏折,定是裴寂指使武元庆写的。

“陛下,这份奏折中所言之事,全是捕风捉影的欲加之罪罢了。而且,臣怀疑弹劾臣和萧瑀的这位武御史,写这份奏折也非他本意。”赵云泽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道:“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不怕告诉你,这份奏折,朕猜测是裴寂的用意”

“陛下圣明”赵云泽赶紧一个马屁送上。

李世民一摆手,道:“可是,你将萧老夫人私自迎回中原之事,却的确考虑欠妥。如今,被人抓住了这个马脚,朕却也要给朝廷内外一个交代。”

“那陛下是打算追究臣的责任了”赵云泽忐忑的问道。

李世民脸上现出苦笑,道:“这个裴寂,分明就是故意想揭破此事。一来让朕脸上不好看;二来,也正好借此打压于你和萧瑀。唉,朕现在也为难啊。”

“陛下不必为难,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您只要能给臣民一个交代,随便追究臣的责任就是了。只是,还请陛下高抬贵手,留臣一条小命。”

“少装可怜别以为你替朕解了围朕就会感激你。”李世民没好气道,“收起你那点小心思来吧。实话说,你未报朕得知,就私自迎萧老夫人回中原,此事朕也很生气。既然有人弹劾你,那朕也正好处置了你。”

心思被李世民看破,赵云泽尴尬的撇了下嘴角,又弱弱的问李世民:“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臣”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道:“朕打算将你赶出京城,贬官去地方”

第409章贬官

“贬官”

赵云泽一听李世民的话,顿时大吃一惊。

李世民道:“对,你现在的散衔是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朕贬你一级,以武衔改文衔,降为正七品下的宣德郎。”

武改文这似乎是好事不不不,这可不是在宋朝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在大唐,如今还是武官的地位隐隐高一些。赵云泽略有那么一点点失落了。老李太较真儿了呀

“陛下的意思,是要臣到地方任文职”赵云泽又问。

“你不是想经略辽东嘛,正好,朕借着你被弹劾的这个机会,放你到挨近辽东的某个县,去当县令。”李世民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呀那倒也可以接受。

“这么说,陛下同意臣的方案了”赵云泽又问。

李世民道:“朕昨日召集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议了一下,他们都认为你的方案可以一试。不过,此事牵扯颇多,朕是不打算在朝堂上明言的。经略辽东的一切事务,全是你赵县令自己的事情。”

赵云泽明白了,敢情自己就是个试验品。将来有了成绩,什么都好说,要是闹出了乱子,那自己就要背黑锅了。

不过又一想,经略辽东之事,是自己想出的主意,还真就得自己去办。

“鹏羽也不必怪朕,将来你若做出成绩,朕定不吝封赏。”李世民又像是安慰赵云泽一般说道。“另外,朕再给你一道密旨,若在某些事情上有上官为难你,你可出示密旨行事。”

“臣明白该怎么做了。”赵云泽点点头,又说道:“不过,臣对于治理地方,从无经验,陛下真的放心把一县百姓交予臣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