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7(1/2)
“快快呈上来”李靖急不可耐道。
盖勇打开那红布包,将两本小册子交给了李靖。
李靖不去看杨政道的降表,先看赵云泽的战报。尉迟恭则拿过那份降表,看了起来。
李靖与尉迟恭看完各自手中文书,又互相交换。
等二人把两份文书看完,又一起递给了苏定方。
“这个赵云泽,还真是还真是搅屎棍”李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赵云泽了,最后只好用了“搅屎棍”这个恶俗的说法。不过,他脸上的兴奋之色却是显而易见的。
“气死我了”尉迟恭却一拍大腿,大怒道,“好不容易盼来一场大战,被赵云泽这一搅合,某的宝剑又见不到血了。”
李靖笑着摇了摇头,也叹气道:“三年前,赵鹏羽一人谋朔方。去年出使突厥,又引得突利攻打颉利。这次更干脆,直接夺了定襄城。要是大唐再多几个赵云泽,咱们这班老弟兄,还真是无用武之地了。”
苏定方这时也看完了战报,他微微一笑道:“赵大人颇有前隋长孙晟公的风采啊”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赵云泽此次,却是谋、交、兵、城共伐,借敌势,用敌兵,取敌城。攻心伐谋用兵之策,使得出神入化,某自叹不如啊”李靖大赞道。
“得了,你也不用夸这小子了三国之无限召唤
。咱们也不用制定作战方案了。还是想想怎么接管定襄城吧。”尉迟恭这会儿也不铁着脸怄气了,而是笑呵呵的说道。
盖勇这时又说道:“大总管,定襄城的礼部尚书邹泽,已经从定襄城出发,前来马邑与大总管商讨受降事宜。最迟,明日中午便至。”
李靖道:“那我们便在马邑等着这位定襄使节吧。”
分割线
四日之后,李靖大军开拔至定襄城外。杨政道带领定襄城文武官员,手捧顺表、以及隋王印信、调兵兵符等物,在李靖大军前跪迎。
因为定襄城还未与唐军交战,杨政道就主动归顺大唐,还歼灭了三千突厥兵。经过定襄使节邹泽和李靖的商议,决定改“降表”为“顺表”。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同。
李靖接过杨政道的献城物件,并双手将杨政道搀起,好言安抚。
随即,李靖率中军两千人入城。其余军队,则在城外驻扎。
定襄城中,百姓夹道欢迎大唐天军。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似乎不是被强迫的,而是真心欢迎唐军入城。
分割线
十月二十九,长安城太极宫。
武德殿中,李世民看了一会儿奏折,忽然抬头望向北方。
“再过一日,就进十一月了。李靖的中路军,定在十一月上旬打响定襄之战,也不知道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李世民自言自语道。
一旁侍立的黄德海说道:“陛下,李大将军半个月前就已到代州,尉迟大将军更是早已至代州训练兵马。如今,他们定然准备充分了。”
“但愿如此吧。”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定襄之战是此次大战的第一战。李靖能打赢这一仗,那是一点都不用质疑的。朕担心的是,中路军能不能迅速克复定襄,取得大胜。这一仗打好了,对其他各路大军将士们的鼓舞意义,非同寻常啊”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内侍入殿,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靖有战报至。”
“战报难道李靖提早发动了”李世民一皱眉,“宣”
一名满身风尘的士兵进入了大殿。
不待那名士兵行礼,李世民就急不可耐道:“把李靖的战报呈上来”
“遵旨”
那士兵将一个竹筒交给了黄德海。黄德海验看了一下竹筒的火漆封印,打开竹筒,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把竹筒一倒,两本卷在一起的小册子掉了出来。李世民先拿起一本封皮华美的小册子,打开一看题头,就惊然道:“杨政道的顺表这怎么回事”
他立即看起了顺表的内容。看完顺表,他又立刻看另一本小册子。这是李靖的战报。
“哈哈哈哈赵云泽不负朕望啊又立大功了”
等李世民看完了李靖的战报,大笑起来邪帝霸爱:腹黑嚣张妻
。
黄德海连忙凑趣道:“陛下,莫非赵大人又像三年前谋取朔方时那样,刺杀了杨政道”黄德海作为李世民的贴身总管太监,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他也是见李世民兴奋,才想凑个趣,让李世民的喜悦,有可分享之人。
“那倒不是。要是他刺杀了杨政道,就没有杨政道的这份顺表了。”李世民这会儿正是兴奋的劲头,也不计较黄德海打听这种军国大事了,拿起杨政道那份顺表,对黄德海说道。
“赵云泽混入定襄城,说降了杨政道,又指挥杨政道的兵马,全歼定襄城中突厥兵。定襄城,克复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黄德海连忙向李世民道贺。
殿中其余的太监、宫女们,也立即学着黄德海的样子,向李世民道贺。
“哈哈哈哈这可不是朕一人之喜,而是大唐之喜。”李世民大笑道。
说完,他又对那名送信的士兵说道:“你一路赶回长安,辛苦了。朕有重赏”
“多谢陛下”那士兵连忙跪地叩拜。
李世民又吩咐黄德海:“带这名军士去内务省领两贯钱币,安排他好好休息。另外,再派人通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前来武德殿”
“遵旨”
小半个时辰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就来至武德殿。他们三人,是大唐此次灭突厥之战的朝中总调度负责人。
李世民将李靖的战报和杨政道的顺表,交给这三人传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