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2)
董卓一争长短,但必会被董卓所败,因为董卓一旦把将军视为最主要的敌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铲除将军。所以,将军想要跟董卓硬抗不是明智之举。这是其一”
“其二,董卓一旦得势,倘若将军与董卓硬抗,这是朝中各方势力都愿意看到的结果,他们正愁没有人对付董卓,将军正好可以替他们挡住董卓的刀,他们也非常愿意把将军当枪使,他们还会想尽一切办法渗透进将军的军队和势力之中,就算将军斗垮了董卓,将军到最后也会发现自己已经被他们架空,奈何不了朝中那边大臣们,将军所作一切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第三,将军只要牢牢抓住手中兵权,又不与董卓发生正面冲突,董卓就会对将军心有忌惮,因为他也不想跟将军来一个两败俱伤。有了将军的牵制,董卓也不敢肆意妄为,不敢伤害陛下和太后,这无论对于将军,还是对陛下和太后都是最好的结果”
喝了一口酒之后,荀彧继续说道:“董卓得势之后必定要开始全面掌控朝政,将军该争的还是要争,但不能作为与董卓争锋的主力,要把与董卓作对的主要力量让给朝中各方势力,董卓一旦掌握朝政,必然会对朝中各方势力进行清理,各方势力就会坐不住了,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对付董卓,将军可暗中提供帮助、给董卓使使绊子,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董卓迟早会败亡,到了那时,朝中那些势力也被董卓铲除得差不多了,将军再出来收拾残局,少了很多掣肘,将军重新整顿朝纲肯定是得心应手,阻力会小很多,但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等到将军梳理朝政、整顿朝纲,各地方势力肯定是尾大不掉,各地诸侯不听朝廷号令、不服朝廷调遣,那时朝廷必须要有一块稳定的后方,朝廷的稳定后方在哪儿呢在关中和西凉西凉看似纷乱,但势力分布也相对简单,就是西羌、韩遂、马腾等势力和董卓余部这三股势力,将军首先要做的就是收服董卓余部,解决董卓余部就解决了关中。再收收拾韩遂和马腾,最后收拾西羌平定了西凉之后,朝廷一方面可以打通河西走廊与西方世界接触,与西方发展商贸往来;另一方面获得稳定的后方,专心对付地方军阀势力”
“第三步,等将军稳定关中、平定西凉之后,接下来就对外接洽西方,发展商贸以获取丰厚的钱粮支持军备发展。在政治上拉拢亲朝廷的地方官,在军事上打击对朝廷不敬、不服朝廷调遣的地方军阀。那时将军可以以天子之名任意征伐不臣之人谁不服就打谁,谁不听话就打谁,谁敢冒头就打谁,打不赢就许给其他诸侯好处,联合其他诸侯对付不臣者,打不打全在将军一念之间,何其快哉”
“第一步必须要在两年之内完成,要想办法铲除董卓,不能让他得势太久,否则其造成的破坏太大,变得难以收拾;第二步,整顿朝纲、稳定关中和平定西凉的时间必须要有明确的期限,以三到四年时间完成这第一步;第三步以最多三十年时间为限,时间太长会让地方军阀们逐渐消除朝廷对天下百姓们的统治力和影响力”
第57章董卓的条件
城卫军校尉部大堂。
送走孔融后,董卓看向李儒问道:“文优咱家真的只能跟朝廷妥协为何不要求朝廷杀了刘成此人无论是胆识还是才能都非比寻常,有他在一日,咱就心有顾忌,不能为所欲为啊”
李儒对董卓拱手道:“属下敢问大人,以大人现在的实力可以弑君夺位否可以改朝换代否”
董卓虽然是个二货,却也是十分狡诈和聪明的,否则他也不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他摸了摸脑袋颇为尴尬的说:“那肯定是不行的,就算咱家有实力杀了皇帝和太后,这全天下也会不服啊而且咱家与刘成火拼,等到灭了他,那时咱家也损失惨重,就不能威慑天下和朝中群臣了”
“这就是了,大人若想完成大业、达成心愿,就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步来。当下大人的目标是掌控朝政,对朝廷就要退让一步,承认是大汉臣子,不再反叛和攻打朝廷大军,而朝廷也退一步,允许大人入朝参政,收回之前要处置大人的旨意。可大人若要求朝廷杀了刘成,别说朝廷满朝公卿大臣不会同意,就是太后也会第一个不会答应,大人应当知道,现在陛下母子把刘成当成护身符,您要把他们的护身符弄没了,他们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他们再傻也不会答应啊”
董卓听了这话也知道暂时只能放过刘成,于是对弟弟董旻说道:“叔颖啊,咱家听说大军为了快速行军,途中抛弃了许多辎重”
董旻抱拳道:“是的,二哥,大军所余粮草只剩下三日所需,倘若被兵士们得知,只怕军心不稳”
董卓大手一挥:“这好办,让儿郎们去向城外周边郡县百姓们借粮,这样最快”
董旻大喜,抱拳道:“是,二哥”
大军刚到就劫掠京城周边百姓,实在是大大的不妥。李儒本想出声阻止,但军中缺粮是大事,而且董卓已经说话,又是正高兴的时候,这个时候出来扫兴只怕不能让其改变心意,还会惹得他不高兴,因此生生忍住了。
荀彧的话娓娓道来,就如同在刘成眼前展现了一副已经画好了大体框架的美好蓝图,正等待着他去进一步完善。
这只是荀彧为刘成谋划的战略蓝图的大体框架,想要完成这幅蓝图,还有许多枝叶和细节需要斟酌和填补。
刘成是听得眼冒星星,喜形于色,当即与荀彧和钟繇二人一边吃酒一边讨论着如何将这幅蓝图完成。
三人一直聊到深夜,都觉得意犹未尽,酒菜吃完之时,刘成立即叫人继续送来酒菜,这时门外一个兵士走进来禀报:“将军,孔大人回来了”
刘成道:“快请”
孔融很快被兵士引进来,荀彧和钟繇二人起身,刘成迎上去抱拳道:“孔大人,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难道董卓想要跟朝廷死磕到底”
孔融的脸色惨白,精神很差,他直径走到刘成的案几面前拿起酒盏就往嘴里倒,一连喝了两盏酒菜用袖子抹干嘴,喘着气对刘成道:“非也,董卓答应休兵罢战,但也提出了条件”
这个消息其实让刘成挺失望的,他内心其实更倾向于董卓不答应,他就可以与董卓死磕到底。董卓在洛阳没有根基,没有粮草军费支持,耗不起,他有两万大军在手,城内有足够的粮草军费支持,实在不行还可以强行把各公卿大臣们的私兵征集起来,与董卓硬抗到底的胜算也有一半。
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很难预测,他也担心一旦僵持的时间太长,朝廷大臣们会怂恿皇帝和太后下诏令天下诸侯勤王,一旦诸侯的兵马来到洛阳,局势对朝廷更加不利,更加难以掌控,如果不喂饱那些诸侯,他们如何肯回去到时候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会更加薄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