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第一保镖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1/2)

目录

一面,那日董卓宴请宾客,袁太傅也恰巧在,在下也见过袁隗”

刘成摸了摸下巴问道:“那以先生之见,董卓面相如何”

朱建平直言不讳道:“活不过三年”

刘成面露惊愕,又问:“袁太傅面相又如何”

“活不过一年”

这二人在刘成所熟知的历史上的确如此,董卓在公元一九二年被吕布砍了,而袁隗也在一九零年被董卓砍了。

刘成简直惊掉了下巴,又指着钟繇问道:“先生看元常面向如何”

朱建平摸了摸长须,慢条斯理说道:“元常可活到八十岁,官可直太傅”

刘成顿时惊为天人,吗的,这家伙怎么可能说得这么准他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刘成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起身对朱建平一揖到地,起身后说道:“如今汉室衰微,我本欲匡扶社稷,却缺乏可用之才,近日来有不少人前来投效,但其中难免有鱼目混珠之辈,还请先生当任面试官一职,但凡前来投效本将军之人,皆由先生掌眼定夺其去留,先生认为可用,本将军就将其留下,先生认为不可用,本将就给些盘查,礼送出门不知先生可否屈就”

朱建平也算是去各地太守、刺史、甚至朝臣高官的府上求过官,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受礼遇,而且他看刘成的面向确实有贵不可言,当即行礼道:“将军抬爱,建平万死难以报答将军知遇之恩”

第97章贾文和入局

入夜,一辆马车悄悄进了一个小院,小院外空无一人,但小院内的暗处却隐藏着好几个守卫。

马车在屋前停下,刘成从马车上走下来,一个守卫从暗处走出来躬身抱拳道:“参见将军”

刘成看了看旁边房里亮着的灯光问道:“这些日子贾先生还好吗”

守卫道:“贾先生总是看书,烦了闷了就去后院走走,没有异常”

刘成迈步走向屋子,守卫立即走到前面去开门,打开房门对正拿着竹简在房中走来走去的贾诩道:“贾先生,将军来了”

贾诩转过身来看着刘成,没有出声。

刘成对守卫挥挥手,让他退出了房间,然后走到桌子边坐下,沉默了一下说道:“贾文和,太后驾崩了,虽然没有证据,但我知道是董卓干的。当初我们约定是以一个月为限,现在一个月还没有到就出事了,按照约定,你赢了我很仰慕先生的才华,但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明日一早,你就可以离开。这些日子把你关在这里,得罪之处还请见谅,这里是一点盘缠,希望能对先生有所助益”说完把手上提着的包袱放在桌子上,起身向外走去。

“等等”

刘成听到声音停了下来,转身再次看着贾诩:“先生还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只要本将军办得到”

贾诩身体在颤抖,“尽管早有预料,但真正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贾某还是难以接受贾某想知道太后是如何驾崩的”

刘成道:“董卓派人混入了北宫,先是在永安宫放火把北宫大部分守卫和宫女太监都引过去救火,太后身边守卫力量薄弱,敌人趁虚而入,太后和一个宫女、两个守卫被杀,凶手在德阳殿放火,等宫人们发现时,火势已经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贾诩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半响过后他睁开眼睛,眼睛之中散发着阴冷的光芒:“一定是李儒的谋划,董卓或其他人想不出这么阴毒却又直捣要害的招数李儒既然动手了,就不会留下什么把柄可以让人查到皇帝如何了”

刘成道:“陛下安然无恙吾已与郎中闵贡商议好,他和殿前将军王双轮流守卫,寸步不离陛下左右,宫中也加强了守卫和巡逻,决不许再出岔子此事就不劳先生操心了,吾也知道先生肯定是回不去董卓那边了,先生曾经在董卓帐下做事,想要另寻出路也很困难,朝中其他大臣或地方官若得知这个消息,必然不肯接纳先生,先生若愿意,吾可以为先生谋一县令之职,先生有一夜的时间考虑,若想好要去做一任县令,明早之前告诉门外守卫,吾自然会知晓,三日之内必可为先生安排妥当,若先生不愿,可自行离去”

刘成说完正转身要走,这时贾诩叹道:“天下将乱,哪里又有一个安全之地呢将军可知贾某为何不看好将军能成事”

刘成不由问道:“愿闻其详”

贾诩伸出一个指头:“第一,在董卓帐下做事并非我所愿,当初董卓听贾某在西凉有些名声,他帐下又缺文士书吏使唤,于是派人强行将贾某绑去,若不从,不但贾某性命难保,还会连累家人,这次贾某又遭将军强留,贾某对此事已很是反感;第二,将军的底子太薄弱了,即便有了暂时与董卓抗衡的兵力,也无法左右朝局,董卓比将军更狠,他可以不择手段,将军却不能,他比将军更容易掌控朝政,一旦他掌握了朝政,将军必然会处处受制,他只要有耐心,可以逐步削弱将军的力量,贾某虽然近一个月没有与外界接触,但也可以根据一些事情推测一二,将军现在好好的,陛下也还安全,可以看出将军必然掌握了一些令董卓忌惮的力量,否则陛下不可能安然无恙”

刘成点头道:“文和先生神机妙算,太后在出事前已经下旨命我以右将军之职统领北军,我与董卓已经交过手,他夺取了西园军兵权与我在西城区大战一场,他快要顶不住我军进攻时,董旻率两万西凉军抵达了洛阳,我方又处在了劣势,但董卓也知道暂时灭不了我,火拼到底只能是两败俱伤,就算他灭了我,他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震慑朝中诸公,朝廷和太后也担心董卓发疯不顾一切,于是派人去跟他和解,赦免了他的罪责,同意他以司空之职进入尚书台参政”

贾诩摸了摸胡须道:“明白了,步步紧逼,一次次触碰朝廷的底线,这的确是李儒的行事手段”

“以将军现在的实力,将军也依然无法阻止董卓去掌控朝政。将军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董卓必然会指使官员们掐断北军的钱粮军饷、兵器甲胄和弓弩箭矢的供应,等过段时间,北军将士生存越来越艰难,兵将们对将军必然会离心离德,那时董卓就可以收买北军将校,将军离死不远”

刘成不得不佩服贾诩分析得很有道理,他道:“先生大财,吾也知道董卓如若掌控朝政必然会如此对付我和北军将士,因此,我早有准备,暂时不惧他切断我北军将士钱粮军饷和兵器铠甲”

“那又如何即使将军有朝一日斗垮了董卓,也无法挽救颓废的汉室江山,没有了董卓,也还有张卓、李卓、王卓相继出现祸乱天下,各地太守、州牧已然日渐羽翼丰满,将军无法阻止他们崛起并开始瓜分天下,继而互相攻伐然后呢将军的出身决定了将军的成就,将军想要掌控朝政,行霍光或王莽之事,必然要寻求士族的助力,但将军很快会发现士族并不怎么听话,将军也很快会被士族架空,失去权力无论将军的目标是什么,都绕不开士族,士族掌握着天下大部分土地、掌握着书籍、学问的传播,您若不用士族,连一个主薄都不容易找到,又如何处理政务和行军作战呢士族豪门中人必然看不起将军,不会也不愿替将军做事,不愿为将军效劳,若贾某猜得不错,如今前来投效将军的门客只怕都只是寒门中人,属于士族豪门的人没有几个吧”

刘成叹道:“先生都说对了,但我是一个不信邪的人,我相信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先生说得不错,士族集团的势力已经壮大到可怕的地步,正因为如此,它才威胁到了皇权,才会引发黄巾之乱,才会引起天下大乱,但吾认为要铲除士族集团也不是没有办法,董卓正好是一把好刀,董卓既然想跳上这天下最大的舞台上去翩翩起舞,我岂能不成全他”

贾诩一愣:“你想借董卓之手对付士族集团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可是将军若把士族都杀了,谁来替将军打理政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