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4(2/2)
“大家坐,傅大人,检大人,来,坐这边,咱好说话。”杨鹤显得非常的热情,似乎比刚才在城门口见面的时候,年轻了一些。老头总算是有人商量了,他反正认为,凡是朝廷来的人,总是能够跟他想到一起的。
杨鹤亲自从下人手里接过茶盘。让下人自己先下去。并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后院“这里可不比京师,就是一点陕西本地的土茶,大家就讲究一下吧。”
傅永淳微微的一笑,“老师,您就叫我永淳,这么见外吗这时节,别说是喝茶了,要是今天赶不到老师这里。又得挨饿一天,您不知道,我这胃病都已经饿出来了。”
杨鹤点点头,拉着傅永淳的手,“好,永淳,我早就看好你知道吗没有想到你才三十多一点就被圣上的青眼相中你跟卢象昇,现在应该算是大明政界的新兴啊”
傅永淳将手慌忙摆着,“杨大人,不好这么说的。我就是一个小小的言官,才六品。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呢,卢大人是正三品,我怎么可以跟他相提并论”
杨鹤哈哈一笑,“永淳,不要妄自菲薄,官场的起起伏伏,老夫是早已经司空见惯了,我杨鹤一生不贪财不好色,能够混到今时今日,也算是侥幸,你知道为什么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见杨鹤翘起个二郎腿,坐在自己和傅永淳的中间,洪承畴则在自己的旁边相伴,四人仿佛是闲话家常,倒也觉得杨鹤做人却是有两下子的,这样,给人的感觉,很亲近,是一个交接官员的行家。
“检大人,虽然老夫跟你才第一次见面,但我们不要见外,我这把年纪了,顶多在为皇上效力个三五年就要致仕还乡的了,我就喜欢跟你们这些后起之秀多多的结交,但愿日后不要忘了老夫就成,这次要是能够妥善的解决三边问题,功劳都是你们的,如果有什么疏忽,罪名都有老夫一力承当你们只管放心大胆的做事。”杨鹤一手握着傅永淳的手,一手握着检荀楼的手,态度十分的亲热。
检荀楼其实不喜欢他这样,这就有些过了,你是三边提督陕西的行都司提督啊解决好了,还不是你的功劳最大解决的不好,当然也是你的罪过最大,非要说这样的场面话做什么太过圆滑,这是皇帝对杨鹤更深层次的印象了。
傅永淳倒是感动的很,“老师,千万不要这样说,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办差嘛,您对这次的大规模匪患,有什么看法”
杨鹤哦了一声,“永淳,倒是挺心急的,洪承畴洪大人,你跟两位大人说说你的看法吧。”
布政使参政就相当于后世的省长助理,或者副省长,在这个地方,也算是实权派了,从杨鹤单单只让洪承畴作陪,就可以看得出来对洪承畴的倚重,和对洪承畴才能的一种肯定
洪承畴唔了一声,支支吾吾道,“都以杨大人的马首是瞻,下官不敢造次的。”
要是没有在上一世跟这个洪承畴接触很长的时间,崇祯皇帝朱由检还真的会将这个显得很怯懦,很上不得台面的洪承畴当成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庸才。
傅永淳显然就有这样的想法,对于一个说话都不能字正腔圆的人,瞧不起,也在情理之中。看了眼洪承畴,又转过头来对检荀楼和杨鹤都微微的摇头。
杨鹤摆摆手,对着洪承畴微微的一笑,“洪大人,不用见外,我跟永淳相知多年,而且,我跟王公公也有些交情,这里并没有外人,这次三边的事情,主要是我们四个来办你不用遮遮掩掩的,想说什么,就放开了说,这里也不是公堂,也没有笔吏记录。”
洪承畴见杨鹤这般说,也知道推脱不过,轻声道,“我倒是想先听一听检大人和傅大人有什么看法你们都在京师,跟我们这些长期在外的人比起来,总是对皇上多了几份了解的,就像是杨大人说的,总是能够贴合皇上的心思,才比较稳妥一些吧”
傅永淳和检荀楼对望了一眼,检荀楼依然是一副淡淡的眼神,他戴着个面具,虽然让杨鹤和洪承畴都感到有些不自在,却也增加了一些对他的畏惧感如果检荀楼单单是王承恩外甥的身份,如果露出他那还算是稚嫩的容颜,很可能会被两人当成不成熟的青年看待的。
傅永淳知道检荀楼是万万不会先说话的,微微的一笑,“罢了,自己的恩师,也没有什么好瞒着的,老师,洪大人,我跟检大人没有谈到一起去,检大人是偏向于剿匪,我是偏向于安抚,我认为,应该边抚边剿,这样,主要是安定天下人的嘴巴,也给皇上减轻些压力。”未完待续。。
第0293章赶紧说
这次洪承畴没有等杨鹤来问,微微的欠了欠身子,直接问傅永淳,“傅大人,现在外面十几万的反民在集合,我们这里的粮食,够韩城这一万人过冬都不可能,这么多的人,你没有粮食,那么我请问傅大人,你拿什么去抚”
傅永淳尴尬的笑了笑,其实他跟郑鄤也差不多,都是书生之见,真的碰到像洪承畴这样务实又对地方非常熟悉的人,一句话就能够噎住
杨鹤也从刚才的热情待客中回到了现实当中,深深后悔这次接下来陕西的差事,没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要找这样的罪受他的初衷是敏锐的发现这是一次大获盛宠的机会,谁知道陕西居然大旱谁知道皇太极居然强悍的绕过关宁锦防线,将这个京畿地区周围都劫掠一空
当官跟军队差不多,没有打仗,想要获得圣宠是很难的,他熬了一辈子才到了二品,眼看着快要到干不动的时候了,这不是急着想给儿子铺路的吗想起来儿子杨嗣昌,更是心情难受,这次好,路看来是铺不成了。搞不好还得连累儿子。
洪承畴意识到了说话过了,眯着眼,喝了一口茶,放缓了语速,“傅大人,检大人,我是着急了,有什么失言的地方,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检荀楼点点头,“不会,我从来没有认为过,抚还是剿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解决粮荒的问题就是皇上和朝廷也不能做无米之炊,必须本着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的原则来做。”
杨鹤和洪承畴一听,哟。这个七品小旗说话这么有底气。形势顿时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一个论调啊,至少,这是王承恩的论调,王承恩背后是谁是皇上啊
傅永淳却并是很以为然,他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对于检荀楼的印象,还是一个武官而已,只是比较重义气他估计检荀楼的这话。就是王承恩的意思,他在背书而已。
检荀楼并不会去跟正常官场上的人一样,跟你来弯弯绕绕,他当然是最希望事情往有利于朝廷和皇帝发展的一个人,因为,他自己本来就是皇帝
傅永淳并没有不高兴,却低声道,“洪大人和检大人的意思差不多,这我也能够理解,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绝对不能不考虑天下舆论。舆论是能够杀人啊如果能不饿死人的前提下,有多少粮食,就要拿出来多少粮食,这也是一个前提”
检荀楼同样也同意这个观点,“傅大人说的也不错,舆论,同样需要考虑,杨大人,洪大人,你们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时,其实最想听的就是洪承畴会怎么说上辈子,这次的粮荒是最终得到了解决的,只是解决的很大尾巴,或者说,无论怎么做,这尾巴都逃不掉,谁让整个国家都进入了惨无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