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2)
“别说了。你现在马上回去,把我的那个大袋子给我拿来,还有,最重要的,赶紧把张慧仪,郑月琳,张伟业,郑鄤,张老太太,和那个傅永淳都带到这里来快”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语气很淡定。说话的语速也很慢,跟他说话的内容。起着强烈的冲突,让人听了没来由的就有些紧张。
高德威应了一声,“可是,少爷,我走了,你身边就没有人保护了啊”
检荀楼有些不耐烦,“让你们两人跟着,就是给我打下手的,我现在自己也能保护自己,你觉得比我功夫高啊马上去,我一旦联系上了锦衣卫,不是有很多人保护了”
高德威不敢再说什么,又应了一声,将帽檐拉低,出了这个街口的拐角往府衙方向去了。
杨鹤的思路快,崇祯皇帝朱由检只会比他杨鹤的思路更快,也许,他做官的天赋并没有杨鹤好,但他站的位置,毕竟比杨鹤高,能够做的决定的视野,也要比杨鹤广
上一世,他没有体会到自己的这个优势,成日都被奏本缠身,整天的围着承乾宫和文华殿打转转,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去理一理头绪,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得到片刻的平静,为自己,为大明谋划一下
一个人,想的,比做的更加的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他那么的努力,却一点点的回报都没有,因为,他选择的方向,跟本就是错误的如果他早点迁都,早点对腐朽的大地主阶层动点手脚,在老百姓的怨愤最大的时候,能够稍微的平复一些反抗情绪早点将官场整饬一遍的话南北对峙,进而收回北方,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这一世的皇帝,依然没有想过要放弃北京,对一个人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大本营一个人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家,卖掉老宅子,是最傻的一件事情你的人生,不靠那么一点点钱
再苦再难,都不能放弃北京,这是中国的心脏,这是中华的灵魂,为什么历史上的大有为之君都要将都城建在北方,就是为了抵御外侮,保证国家完整,方便统筹北方的防务,想要享乐,肯定是南方更有滋有味,天气暖和也是一个硬道理
皇帝看见高德猛回来了,大了一个响指,高德猛警觉的看了一眼,发现是少爷,急忙跑了过来,“少爷,怎么又到这边来了,我哥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简单的说了一遍,高德猛应了一声,不再说话,跟检少爷一道等锦衣卫的密探们过来集中
至于杨鹤和洪承畴会怎么想,他不会去管,做事分几头,不要将希望都托付给一个人,这不单是做官,也是做生意,做人的一个很重要准则将什么事情,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一个地方,是最愚蠢的所以,越是有钱的人,往往越是不相信赌博,他们只相信命运,相信概率,绝对不会让自己被别人控制
大企业,没有哪家是唯一供货商的
皇帝也是第一次在外面召见锦衣卫,并不清楚他们的规矩,高德猛也不清楚,本来是应该在原地等候的,然后用另外的一个方法,确定时间和地点。
不是说他不清楚,他实在也是对锦衣卫并不放心,这毕竟是从魏忠贤那里接掌过来的权力,并不是他手里自己培养出来的体系,这些人对皇帝的忠诚程度,对朝廷的忠诚程度,还是会让他心里没有底。
虽然大明是五百年前的事情了,但当时中国的特务系统,说登峰造极也不为过锦衣卫的组织之严密职能之清晰,远远的超出了当时的军队即使放到了现代,除了技术装备的落后以外,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特务机构
两个人都瞪着眼睛在那里看,只见小巷子的人越来越多崇祯皇帝朱由检感觉自己的身后有人了因为修习了纪纲九毁的关系,他对气场,也就是对人的感应能力是很强大的,当有人,即使再不发出声音,只要是在他的十步范围内出现,他都是可以感觉出来的未完待续。。
第0314章还是叫锦衣卫
风听着风,大地听着大地,天空听着天空,这是一群飘忽不定,无孔不入的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急忙回头,地上已经跪着三个人了让他一汗,本以为自己的功夫不错没有想到这些基层锦衣卫的武功都这么的好
“在下是锦衣卫陕西千户沈炼,他们两个是我手下百户。”那人看上去四十多岁,声音有些沙哑。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起来说话,你们的人都来了吗”
那人站起身来,先是亮出了自己的腰牌,皇帝知道他也必须亮出信物,光是有暗号还不够,也往怀里一摸,亮出了自己的青龙腰牌,他的腰牌是跟杨鹤和楚寻风同一个等级的
这个时代的制度是很严密的,如果你说说暗语就能够控制他们,那你绝对是想多了其实不单是暗语和人对上号,当初在皇帝动身之前,王承恩已经及早就让人安排过了所以,要暗语,腰牌,和人,这三点都对上号,才能够发生作用只有严密的制度,才能够起到铁血的作用
那人看见了检荀楼的腰牌,神色更加的恭敬,“都来了,整个陕西是一百七十四人,在韩城的有一百三十三人,除了我们三个,其他人都已经在您刚才指定的那个巷子中。”
皇帝哦了一声,“让他们散了吧,我交代你两件事情,第一件,马上给我安排住处,保证我的安全,你们暂时听我指挥第二件。给我打听出三个人来这三个人都是反军中的。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具体是什么职衔。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
沈炼点点头,“卑职遵办住处马上就可以去,上差就住我们韩城的一处对外宅院便可以,很安全,只是这三个人的事情,可能仓促之间没有办法。因为反军人数太多,卑职虽然在各只反军中都安插了眼线,据卑职知道的线索,这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头目,可能是小点的小头目,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有上千人之多,更不要说如果连小头目都不是的话,如果上差没有具体的画像,同名同姓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这里的反军大都是乡里人,很多同名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这些事情,他倒是还没有想过,显然这个沈炼作为锦衣卫的千户,要比洪承畴更加的专业的多了他想事情的思路十分的清晰。“让人都散了,带我先去住处,我要跟你详谈”
沈炼点点头,应了一声,摆了一个手势,皇帝看不懂,只见他右手往上再往下,然后放到了身后,他身后的一个百户马上出了巷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