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4(2/2)
这样一来,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两天就多出了两项任务了一是等剿杀了反军之后,找机会杀掉杨鹤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杀反军的原因,都归结为为杨鹤报仇说是反军自己先挑起的杀朝廷大员,在哪里都说不过去也会让舆论更多的倒向朝廷第二就是找到高迎祥,张献忠和李自成这三个造反大亨,始终是皇帝的一大心病
崇祯皇帝朱由检对这三个人都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可以说,这三个人当中,肯定是高迎祥最有本事的,高迎祥称闯王号召百万民众跟着他一起造反,这是什么样子的号召力啊所以三人中,算是高迎祥最有能力,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当老大的原因。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敢想象,如果后来不是高迎祥死的早,可能他根本撑不到十七年高迎祥可比李自成有本事的多
张献忠是三人中最阴险毒辣的反复无常,跟李自成争夺高迎祥死后的位置,面和心不合,这种人,谁也不能完全收复他他是揣着皇帝梦的那种最坚决的造反者
至于李自成,就是三人中最冷静的想事情最周全的,大局观也是最好的他没有高迎祥的能力,是说他没有高迎祥那般的磊落没有高迎祥的号召力强,也没有高迎祥的领导才能好不然,他率领着百万军队,到后来,他自己都约束不了了所以,李自成有能力,但那能力绝对有限,至于为什么最后是由他来推翻,大明王朝的,历史就是这样,有许多解释不清的偶然性
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必然的,生活,其实就是以偶然组成的真的要过的踏实,就要正确的去面对这些个偶然只有这样才能够活的开心
崇祯皇帝朱由检经常不开心,就是他永远都看不开这些偶然他不懂为什么他的运气可以这么差只要是一分为二的机会,他都必定是输家除非这机会是十拿九稳,他的赢面才会稍微大一些。
等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对这边的局势大致的有了一个全盘的认识之后,高德威带人回来了
高德威带来的是郑鄤和郑月琳,仅仅只有他们两个人,另外带来了那个大帆布袋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些急了,“怎么只有你们三个傅永淳和张家的人呢”
高德威摇摇头,看着高德猛。
高德猛沉声道,“我跟他们说了,他们都不跟我来,说留在杨鹤的府邸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傅永淳说等会会过来看望少爷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眉头皱了起来,当然,,没有人可以看见他的样子,因为,他戴着面具未完待续。。
第0316章几代人
郑月琳有些不开心,“她们不肯来就不来呗怎么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洪承畴的计划是秘密的,他不方便说出来轻轻地叹口气,不来就不来吧,杨鹤的府衙也是比较安全的,杨鹤和洪承畴一定不会放松对自己府衙的安全掌控现在,他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是安安静静的当好一个旁观者他的任务已经明确,他的时间非常紧迫没有时间再去分心其他的事情了
“没什么,我是觉得,大家既然是一起来的,住在一起比较好,而且,我跟傅永淳大人,也可以经常的就形势交换意见,住在一起,说话比较方便。”崇祯皇帝朱由检如是说。
郑月琳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并没有再接着说,却有些自责,她原以为自己跟张慧仪是很好的,却发现,原来也不是,当她们之间有了一个检荀楼之后,她知道,两个人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郑鄤和张伟业的关系也是如此,本来两家人是很和谐的,但是自从出了一个检荀楼,就再也不同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知道,虽然张伟业跟郑鄤没有发生争吵,但郑鄤和郑月琳跟着高德威来的时候,张伟业当做不知道,都没有出来问一声,这让郑鄤很伤感,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只是说说而已,谁又能够将感情看淡
沈炼不做声的退了出去,“公子,有什么吩咐。就跟底下人说。要找我就去门房。小人先出去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他知道,这些人是不会表露身份的,除了他能够动用他们,这些人不听任何人的调遣再要么就是杨衰亲自来,或者王承恩亲自来。
至于皇帝和皇后手里的名册,那也就是一个摆设,哪里有皇帝和皇后出宫来控制锦衣卫的道理
郑月琳和郑鄤都没有注意到这些人的不同。郑月琳问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这里是哪里你为什么会在这里有个住的地方不过,不住在那个府衙倒是成了我的心意了,我就不爱住那里,你别担心慧仪了,人家现在是二品大员的干女儿,有好几个丫鬟侍候着呢。”
郑月琳四处看着宅子中的摆设,一个人嘀嘀咕咕的。
郑鄤有些尴尬,他本来是来投靠杨鹤的,但因为检荀楼跟张慧仪定亲的事情。他对张伟业已经产生了嫌隙却并不觉得检荀楼如何可恨,因为他虽然不太问世事。心思大半都花在做学问上面去了,却也不是一个迂腐之人郑月琳的心思细密,将检荀楼为什么会和张慧仪定亲的前前后后因果关系都跟郑鄤分析了一遍
郑鄤心里虽然有惋惜,倒是也能够看开的他如果真的要找女人,就不会等到郑月琳都到了十七岁的这样一个年纪了他对张慧仪,更多的是一种好感,没有到想占有的地步,这点跟张伟业略有不同张伟业就很想占有郑月琳张伟业将妹妹撮合给检荀楼,也有这么一层意思将来他好找机会跟郑月琳定亲的否则,张伟业,郑月琳,郑鄤,张慧仪这两对男女,终究只能成功一对,否则辈分就乱了。
论学问,张伟业不如郑鄤,但论心机,郑鄤就要比张伟业差的太多了甚至张有德比这个很少管教的儿子,都要差太多
“检大人,我们在这里叨扰,实在过意不去,等这里的事情一过,我就先会京师,然后将家长的田产变卖了,我打算带着月琳回苏州老家去。”郑鄤的模样俊朗,虽然是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了,却看着像是三十刚到或者未到的样子,显得很年轻。
崇祯皇帝朱由检对郑鄤的印象,也是要好过张伟业的,他能够郑鄤这样的性格,如果是在太平盛世,或者在现代,郑鄤这样的人,都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工作者,或者一个很能够安心工作,做学问的人,当老师或者医生都很适合。很多工作就是要人有足够的耐心,能够踏踏实实的去做的。郑鄤这样的性格其实跟他还真有些像。
“说哪里话郑兄客气了。其实,你应该留在京城的,等到你的守孝期满,或者朝廷提前征召,你不是应该入仕为官吗苏州太远,来来回回的多有不便。”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很客气。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丝毫瞧不起郑鄤的意思,其实他对于这个时代的,这种像郑鄤一样的人,他们其实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他当然知道,要想将自己的那一套很先进的,人类进化了这么久的制度,一股脑的让古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