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盛世 > 分节阅读 393

分节阅读 393(2/2)

目录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知道现在的时机并不是非常的成熟,但他还是决定,悍然的走出这一步,的确是在一个不是很成熟的时机,大明内忧外患,可以说,除了大明的京畿地区,他到处是对手,到处是敌人,他并不认为天下百姓都是自己的,如果真的是天下归心的话,他又怎么会被逼的上吊

老百姓的心归谁谁能够让他们吃饱饭,谁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的更好。他们的心就归谁

周延儒以上对皇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个方面的要求。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

平时能看出来,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常态,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其基本涵义就是指皇党党员要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在方方面面走在群众的前面,做出皇党党员的表率,用自已的一言一行塑造新时期皇党党员的先进形象。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处处率先垂范,事事以身作则,把党的宗旨的要求化为自觉行动,让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我是皇党党员。

关键时刻能站出来,是对皇党党员基本素质的一大考验。皇党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平时能不能当标杆、作表率,而且还要看在困难时刻、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不能勇敢地站出来,接受党的考验,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

生死关头能豁出来,是检验皇党党员能不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试金石。皇党党员“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是党章对党员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党在危难关头考验党员、识别干部的重要方法。

事实证明,我们党之所以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很重要的是广大党员能在生死关头豁出来。

皇党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忠实实践入党时立下的誓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期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平时能看出来是量的积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是质的飞跃。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才能站出来、生死关头也才能豁出来,这三点构成了皇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总体要求,生动体现了皇党党员的先进本色。

这三句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后世早就已经听的滚瓜烂熟,而且,他一辈子也都在品味着这三句话,这不是什么千古名言,但对这个政党,对整个国家的作用,超过了任何的千古名言不要说所有人,即便是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这三点,整个国家都会马上强大到了吓人的地步

有谁能够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的是党,是社会,是国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崇祯皇帝朱由检终于站了起来,“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期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这句话说的好,这就是我们的党,大明不是朕领导一切,而是皇党领导一切”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言一出,众朝臣大惊这里谁不是精人可能就是张慧仪和少数几个新近进入朝堂甚少历练的新兵还没有听出来皇帝的意思

从皇权到皇党,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转变,就跟孙悟空忽然拔了一撮毛,变出了很多小孙悟空一样原来皇帝是想利用控制皇党,来使得皇权再上一个台阶

这要是成功了,单凭皇党这一点,已经是几千年封建统治改革中最伟大的改革了,毕竟皇权再大,即便是将皇家八竿子能够打的到的亲戚都算进来,也仅仅是少数派,更何况皇亲国戚的势力过分强大,对皇权本身也会造成危害,不但不会增强皇权,反而会削弱皇权皇党就不一样了,如果真的将这个现在看来还不强大的团体,变得强大了,他可以不断的强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强大,而是一个集体在强大

党争不过如此,皇帝建党天下有哪个党还可以争斗,这将破除地域观念,破除年资概念,破除朋党概念破除一切不利因素,使得这个整体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这次没有人说话,单是从皇帝的话中,孙慎行为首的老臣们还不懂皇帝要具体怎么做

但是郑月琳却发现自己身旁的一堆老臣们都已经瞪大了眼睛,有的甚至浑身都在轻微的颤抖

郑月琳不知道他还会说出什么惊人的话,也竖起耳朵开始注意听

“皇党的建设,很令朕满意,当领导一切并不是一句空谈今后大明的各级组织的第一把手,必须有书记担任,知府级别为例,书记领导知府,知府可以是副书记,但必须听从书记的安排,什么叫书记党委书记,党领导政府”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些激动,不自觉的提高了一点声量,回到大明三年多了,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不管自己有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如果将这件事情做好了也算是干出了第一件大事

提出书记制度,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从重生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的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

崇祯皇帝朱由检早就准备好了对文管集团宣战只是,他一直在等这个机会,他是一个有城府的人

宋太祖说:“永不杀文人”

然而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在上一世就说过一句名言,“是文人,皆可杀”

同是帝皇,为什么对待文人得差距这么大

关于宋代和明代对于文官的态度,更应该归结于两朝的皇帝问题。宋明两朝都是重文轻武的国策,但宋代是中央要员兵变得的天下,而明代是白手起家造反得的天下,对于武官的恐惧不可同日而语。宋代是惧怕,明代是警惕。所以宋代就十分注重对文人士大夫的笼络,给予政治上的优待和人格上的尊崇。至于明代,重所周知,明代是一个流氓建立的朝代,草菅人命,以后又基本上各个都是杀人如麻的皇帝坐朝。对于人的生命根本就不重视。至于崇祯皇帝的话,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未完待续。。

第0831章文官集团

在历史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