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盛世 > 分节阅读 449

分节阅读 449(2/2)

目录

崇祯年间。黄河多次决口。军民商户死伤无数。百姓转徙,到处丐食,无路可走,乃聚而造反。

就在两个月前,王承恩和崇祯皇帝朱由检两个人还看见了大明好转的曙光,但是短短两个月过去之后,形势再次急转直下。

王承恩焦虑的看了皇帝一眼,再和曹化淳对视了一眼。两个人谁都不敢说话,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则一根一根的抽烟。

上一世。这些事情也是这么发生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点办法也没有,心情都还好一点点,因为什么都没有,也就无须去费神想钱该怎么花销的事情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手里有钱,而且,他才刚刚通过大明报向天下人炫耀了自己有钱的事情,此时如果不救济灾民,舆论吃不消,他自己的良心也吃不消。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一个心狠的人。

“灾民是一定要救济的,立刻诏谕黄河各地受灾地区,各地官府负责将灾民组织起来,向山东输送。”崇祯皇帝朱由检沉思了片刻,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命令。

王承恩苦笑着摇摇头,“皇上,您忘了吗农民军已经再次群聚山西,农民军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等聚集山西,分四路出击。连续攻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朝廷乃令宣大总督张宗衡驻平阳,巡抚许鼎臣驻汾州,分地守御。李自成攻陷修武县,杀知县刘凤翔。”

崇祯皇帝朱由检最是讨厌王承恩这幅苦笑的表情,此时也没有斥责,淡淡道,“朕当然没有忘记,不是有洪承畴他们还在剿匪的吗诏谕是诏谕,诏谕下达,天下人都会看见,至于有没有实际的效用,朕也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曹化淳微微的点头,这个点头恰到好处,让皇帝的心里舒服了一些,也让王承恩暗恨。

“通过大明报将现在天下局势,都报出去,要如实,将朝廷的困难渲染一下,朕有银子,但不是有银子就能够立刻怎么样的要将朝廷练兵的进程,将朝廷的粮食储备都报给天下知道,免得谣言四起,记住,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重视舆论,这不用朕教你们怎么做吧曹化淳,这事由你负责。”崇祯皇帝朱由检接着道。

曹化淳急忙点头应承下来,“老奴遵旨。”

“不管有没有用,将诏谕该怎么发就怎么发,王承恩,立刻对陕西山西各地的剿匪府兵明发圣旨,贺人龙等赴关中围剿农民军,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将进关中,助张宗衡、许鼎臣围剿农民军。圣旨发出的同时,在大明报上面将圣旨的内容刊登出来,给这些府兵制造舆论压力。曹化淳你先下去办差,王承恩,你留一下。”崇祯皇帝朱由检冷静的边想边道。

纵然形势再次危及京畿地区的安危,但过来最困难的一段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不会再向以前那样慌乱,他很沉着。

曹化淳走后,王承恩忐忑不安,不知道为什么,越是跟皇帝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他现在有些害怕跟皇帝单独待在一起,这样的感觉,以前是没有过的,以前王承恩很喜欢跟皇帝在一起。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要责难王承恩的意思,而是想到了对邹维琏的使用,邹维琏在他手里,先是举为南京通政参议,不久升为太仆寺少卿。这时,已占据大明澎湖列岛、登陆台湾的尼德兰帝国荷兰,对我国沿海不断进挑衅,崇祯皇帝对此很不安。为铲除这一边患,崇祯皇帝朱由检将邹维涟提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命他击退敌寇。维涟一到福建即着手整顿军队,巩固海防,鼓舞士气。在沿海逐渐巩固,军队日益强胜的基础上,邹维涟亲自出征,同时严厉督责被招抚的海盗郑芝龙出兵共同攻打海盗刘香。

现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面临的问题很简单,“朕要么就是将财力物力人力都用在中原,但中原这是一个无底洞,中原灾情多年,加之田地荒芜大半,光是靠北直隶的救助,有多少银子填进去都没有用,朕要么是对刘香作战,彻底拿到大明沿海的控制权,打通大明对外经贸的通道,你说朕该怎么办”

面对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询问,王承恩又忍不住苦笑一笑,您把话都说完了,还用老奴说怎么办吗现在皇帝是越来越能够重用提拔军队将领,越来越重视使用以周延儒这样的人为首的干吏,或者说是酷吏,但皇帝独断专行的作风似乎比以前更甚了些。

“皇上,既然已经想好了,老奴无话可说,皇上,您想过没有,如果不去理会南边的海贼,暂缓南北的交通建设,将人力物力都投放到中原去,先消除所有的反民大军,难道这就不是一条路您通过大明报制造舆论是可以,但那舆论的效果究竟有多大向老臣这样的想法的人,应该是占了多数的,即便是人们不敢对皇帝的做法表示不满,这不满却依然存在啊,皇上。”王承恩抱怨着,可能除了他和郑月琳两个人,再也没有人敢这么直接跟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了。未完待续。。

第0934章朕不是在赌气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叹口气,并没有生气,他知道,王承恩的看法,是像王承恩说的,是这个天下的主流看法,全天下的人可能都是这么个看法,认为应该先拿下中原反民,将天下平定了,再对付关外的皇太极,虽然这天下人不敢说,这却一定是主流看法。

朝廷中谁也不敢提出跟建奴议和的想法,因为谁提出这个想法,谁就是卖国贼,当然没有人敢提出这样的想法,但这想法,却真真切切的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出了王承恩的潜台词,就是要让自己趁着建奴这次对蒙古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双方的势力处于一个均势的时期,先跟建奴的关系缓和下来,至于郑芝龙,先以发足粮草军饷,安抚为主,即便是让郑芝龙做大,也要先将中原的局势稳定住,在朝廷中,几乎没有人看见海外贸易对大明的影响有多少,所有人都没有将郑芝龙放在心里。

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就不是这样想的,或许也就只有崇祯皇帝朱由检将郑芝龙放在了心里,他一方面知道郑芝龙如果拿下了台湾之后,即便是郑芝龙没有反心,但在海外做大,对大明的危害可能比没有郑芝龙,让日本人和荷西势力横行的危害还要大

“朕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来说服你,但是,大伴,你要跟朕的想法保持一致朕决意已定,先集中全部的财力物力。解决大明海域的问题,一个月后,朕要御驾亲征。拿下金门厦门,台湾澎湖这就是朕给福建的答复,此份圣旨,同样的发两份给郑芝龙和邹维琏,让他们做好朕亲征南下的准备,并让江南官员做好准备。”崇祯皇帝朱由检站起身来,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了,不管中原的局势怎么样,他都不管。他一定要先打通南北经济,先将南直隶和大明海权牢牢的攥在手中。

崇祯皇帝朱由检相信,只要将江浙地区和大明海权攥在手里,不管是迁都还是重振大明雄风。这一步都不会错。他拼命也要先走这一步,本来这应该是等天下太平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出来的一步,但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这么想的。

王承恩实在是无法理解皇帝的做法,在他看来,南方的事情已经解决了,硬生生的杀了上万富商和官绅,江南都没有乱。您还要去江南做什么大明海权在不在您手里,对大明的京畿地区都不会构成威胁啊但是皇帝既然已经这样说了。王承恩可不是孙慎行,不可能在皇帝的面前一头碰死,他只是皇帝身边办事的人,只是皇帝的一只手,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老奴明白了。”王承恩恭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