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替明 > 分节阅读 269

分节阅读 269(2/2)

目录

做了保证后,他终于拿到了盒子,稍微一作揖,转身便走。跟着老爷久了,做事都是雷厉风行。

不过他还没跨出书房,身后却传来卢象升有点异样的叫声,让卢大以为他不放心,当即转头再次保证道:“老爷,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一定安然送到京师的。”

他的言外之意,不外乎是提醒卢象升,这么多年了该知道他是个做事稳重的人,放心好了,交给他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卢象升点点头,脸色变得柔和了一点道:“京师比较方便,你找个时间让人带封家书回去吧。”

卢大听了,顿时觉得老爷今日不同以往。不过他心中惦记着老爷交代的大事,便也没有多想,答应了一声便匆匆出门而去,只留下卢象升一个人在书房静静地坐着。

与此同时,远在辽东盛京的奴酋皇太极,裹着一件白色的貂皮大衣,站在一片广场上。原本就胖了的身材,远看就像裹成一个白色的大粽子竖在那里。

皇帝标配的内侍宫女和侍卫,全都站得远远地,就见皇太极一个人在沉思。

在长期的明争暗斗,和兄弟的夺权之中,让他相信隔墙有耳的说法。唯有在这种空旷的地方,能一眼看到周围所有的情况,才能让他放心。

此时的他,感受着临近冬日的寒冷。抬头看天,有太阳,照在身上感觉到有暖意,没有寒风吹,算是不错的天气了

忽然,皇太极叹了口气,轻声自言自语道:“时不我待,那叫天军的发展实在太快了”

根据有限的细作回报,叫天军发展迅速,不但其控制的人口壮大,而且军队也多了不少。要是按照那样的速度发展下去的话,大清用举国之兵,能不能打赢叫天军,就真得是不好说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又有点庆幸自己在去年能当机立断,果断作出部署。根据传回来的消息,差不多也该要动手了。

他正想着,就听到一个极力放轻却还是能听到的匆匆脚步声。抬头看去,却是自己派人去叫的人到了。

“啪啪”两声响,那人在离皇太极还有三丈远的地方甩着马蹄袖,跪下磕头,同时恭敬地说道:“奴才范文程,给主子万岁爷请安”

“无须多礼”皇太极伸手示意下,然后吩咐道:“过来说话,朕有事要交代。”

“喳”范文程很听话地回应一声,顺从地站起来,往前几步后垂手而立,露出认真倾听的样子。

然而,皇太极并没有马上交代他事情,只是犹如聊天一般地问道:“范卿,你为我大清效力也有多年。朕对卿也有数,算是忠心耿耿的了”

“主子万岁爷明见,奴才这条命,就是大清的。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范文程那高大威武的身躯,再次跪倒在地,慷慨地表达着自己的忠心。

皇太极见此,微笑着上前,伸出双手去扶,同时赞道:“范卿之心,朕深知。因此,朕有一关系大清国运的事安排你去做。”

范文程原本顺着皇太极的意思站起来了,但此时一听这话,马上“唰”地一声又跪下去,就仿佛膝盖里面没有骨头式的,站不住:“万岁爷有令,奴才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把事情办成了”

“好,好,好”皇太极大声赞着,再次把范文程扶了起来,带着微笑道:“范卿的能力,朕是信得过的。只是这事非常重要,重要到大清以后是龙是虫,就在此一举了。只要范卿能办成此事,朕必有重赏”

范文程一听,心中顿时有数,不过他没有说出来,只是继续保持慷慨激昂地道:“请万岁爷吩咐”

皇太极抬头看看并不刺眼的太阳,又向四周望了望后,才转回头对范文程,低声说道:“昨日的消息,我们在明国京师的人还有八成。这个力量已经足够成事,朕准备让你去牵头,如何”

去年的布局,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便让范文程参与进去。也就是说,他在做这个布局的时候,人选早就定了是范文程。

范文程一听这话,神情顿时变得激动起来,他知道,自己期盼已久的时刻就快到了。此次事情成功与否,不但关系到大清将来是龙是虫,就是自己的前程如何,也在此一举了。

他当即跪下,再次表忠心,让皇太极放心,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就算自己拼了命也会让此事成了

皇太极很是高兴,预定的人选依旧是那么让自己满意。他当即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折子,递给范文程,让他展开看了后,又开始细细商量细节。

君臣,不,是主子奴才两人在空旷的广场上商量了很久才散了。次日一早,范文程谁也没说,谁也没告别,便带着几个亲信家人,悄悄地离开了盛京,快马加鞭地往明国京师而去。

几天以后,奉卢象升之令前来京师的卢大,终于安然抵达,并第一时间赶往皇城。

603密奏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在文华殿内的崇祯皇帝,被朝堂重臣的互相争辩攻击,已吵得头昏脑涨。

以前的时候,面对建虏这个强敌,朝堂上,至少是位居高位的几个,还能同仇敌忾地一起商议。但自从一年多前建虏服软之后,朝堂上就渐渐多了很多争吵,哪怕是朝廷重臣之间,也是如此。

如今的崇祯皇帝,对此都有点麻木了。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想着分清是非,理清对错。可一旦他这么做了,结果发现他们互相攻击的理由好像真得都对,但又好像不对,事实的真相也不知道藏在那里,扑朔迷离。就仿佛是一团乱麻,找不到那线头,无法解决这种难题。

就比如说朝堂上不少臣子攻击首辅温体仁包养妇人,私德不配当首辅;在家乡良田万顷,富甲一方等等;可崇祯皇帝调查的结果却是查无此事,温体仁的廉洁是出了名的好;一件事结束,就出另外一件事,无休无止。

而这边,首辅这边却说地方糜烂,科举舞弊,要严惩官僚,整顿地方;但调查结果却是查无此事,或者情节轻微。虽是如此,可首辅却揪着不放。

这些事情都是大事,崇祯皇帝哪怕不想再理这些事也不可能。而对于那些查实没有的事,却也不能惩罚提出这事的人;因为这些事情的提出,都是言官御史,他们可以闻风奏事,言者无罪。

眼看着这一天又要过去了,崇祯皇帝却突然收到了延安府知府卢象升的密奏。这是他赋予卢象升这个特权后,第一次收到,顿时抛下了一切事物,让臣子们闭嘴,他第一时间开启了密奏盒子来看。

底下以首辅温体仁为首的众位臣子眼见此事,都有点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