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汉箭神 > 分节阅读 10

分节阅读 10(2/2)

目录

梁啸想了想:“牛儿,还得麻烦兄弟们一下。”

“说吧,什么事,我一会关照他们就是了。”

“等他们吃完,你让他们回城去,把我和胡来要单挑的消息传出去,多招呼些人来看。来的人越多越好。最重要的一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和胡来是单挑。”

荼牛儿一头雾水,转了转眼珠,提出了反对意见。“招呼人来看阿啸,万一你输了,那么多人看见,以后我们还有脸在广陵城混吗”

梁啸很无语。都这时候了,你还想着脸面

“放心吧,单挑我输不了,我怕的是胡来耍赖。他要是不讲道义,一哄而上,我们哪是他的对手牛儿,你刚刚拜了高手为师,你是愿意现在就被人宰了,还是愿意先忍一忍,学好武艺再宰人”

荼牛儿转了转眼睛,明白了。“阿啸,我听你的,咱学楚王信,先忍一忍,牛逼了再收拾他。”

“楚王信”梁啸愣了半天。“谁是楚王信”

荼牛儿用鄙视的目光看着梁啸。“阿啸,你连战神韩信都不知道,还想做将军”

“我勒个去。韩信就韩信呗,你干嘛说楚王信”

“我说错了吗我说错了吗韩信有没有做过楚王,有没有我说韩信,万一你以为是另外一个韩信呢,我说楚王信,有第二个韩信做过楚王吗”

“嘿嘿嘿,行了啊,你还来劲了。”梁啸伸出指头,指着荼牛儿还没消肿的脸。“你再吹,信不信我戳破你的牛皮”

荼牛儿捂着脸跳到一边,气急败坏地叫道:“阿啸,你别提我的脸行不行为了你这点破事,我已经没脸啦。叫几个人来帮忙也就罢了,你还要把全城的人都叫来,我还怎么见人啊。”

梁啸这才明白荼牛儿在想什么,忍不住笑出声来。荼牛儿脸胀得通红,几乎要翻脸。梁啸好说歹说,让他安排那几个少年去,他自己留在这里,荼牛儿这才勉强同意了。

少年们都是在经常在外面厮混的人,对野炊这种事一点也不陌生,他们很快就将鱼和野鸭收拾好,架在火上烤了起来。至于那一窝鸟蛋,连煮都不用煮,直接生吃了,一个个生猛无比,尽显豪迈之风。

吃饱喝足,他们抹抹嘴,分头进城,替梁啸放风去了。

梁啸没有走。他和荼牛儿一起,绕着金匮山转了起来。来来回回的转了好几圈,还专门挑不好走的地方走,荼牛儿有些吃不消了。当梁啸又一次踏上那条已经被他们挖得坑坑洼洼的路时,他叫了起来。

“阿啸,你干嘛呢这几个墓我们都挖过了,没东西。咱就不能找个有东西的墓挖挖吗叫了几个兄弟来,忙了一宿,最后屁都没捞着,下次我还怎么开口啊。”

“你一边歇着去,帮我望风。”梁啸不理他。“胡来怎么还没来,你不会听错了吧”

荼牛儿看看天色,也觉得不自信起来。“我去看看。”说着,一溜烟的跑了,生怕梁啸叫住他。梁啸也不理他,一个人沿着逃跑的路走了两趟,确保每一个点都记在心里,这才跑到山顶,上了树,坐了下来。

他坐下不久,广陵城方向就稀稀拉拉的出现了几个人影。他们上了山,见梁啸一人坐在树上,认识的上前打招呼,不认识的自找高敞的地方站定,三五相熟的坐在一起聊天,有的干脆设起了赌局。

等了大半天,来了三五十人,也没见胡来出现,有的人坐不住了,频频朝广陵城方向张望。

胡家是广陵大户,却是为富不仁的那一类,胡来本人在少年中的口碑很不好。这些人赶到金匮山来,有的是希望看胡来出丑,有的却是要为梁啸助威,见胡来迟迟不露面,一个个情绪就有些暴躁起来。有人干脆破口大骂,问候起胡家的女性亲属。

梁啸心里也有些急,胡来不会是变卦了吧

就在这时,荼牛儿和一个进城放风的少年从远处奔了过来,气喘吁吁的上了山。

“来了,来了,胡来出城了。”

一听这句话,那些看客们终于安心了,一个个重新找地方入坐,等着看戏。

梁啸却没有动,他背靠树干,抱臂而坐,甚至闭上了眼睛,摆出一副稳如泰山的架势。看到梁啸如此沉得住气,少年们纷纷投来赞赏的眼光。

“这小子有点意思。”

“不错,不错。冲他敢应胡来的约战,就是个汉子,没丢我们西南帮英雄的脸。”

“那是,我们西南帮个个都是好汉子,哪像西北帮只会仗势欺人,真要单打独斗,还不如女人呢。”

这边正说得热闹,不远处一个少年跳了出来,大骂道:“哪个不长眼的满嘴喷粪,敢看不起我们西北帮,站出来,老子要跟你单挑。”

第22章抢戏

话音未落,一个少年长身而起,拔剑冷笑。“小竖子,单挑就单挑,老子怕你么。看你这油头粉面的模样,拿得稳剑吗呆会儿若是受了伤,不要哭着找你阿母才好。”

他身边的少年们哄堂大笑,西北帮少年却是群情激奋,纷纷站了起来。

“一帮穷鬼,你那手里的东西也配叫剑吗,要不要老子借你一口”

“没家教的贱人,竟敢以下犯上,看老子今天不教训教训你。”

没等梁啸反应过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械斗就暴发了,西北帮少年和西南帮打在了一起。有的还算克制,只是撸胳膊卷袖子,有的就猛了,直接拔出了刀剑,更有甚者,居然拿出了弓弩,摆起了阵势,互相掩护,有攻有防,煞有其事。

不得不说,汉代民风强悍,就连街头厮混的半大小子都粗通阵法,人数一多,不自觉的就结阵而斗,说好的单挑已经没人记得了。

这都要归功于汉代的兵役制度和宽松的兵禁。

汉代实行全员征兵,男子二十岁傅籍,二十三岁开始服兵役,在地方训练一年,到京师或者边关卫戍一年,以后转为预备役,随时听候调遣,由乡亭组织,农闲时进行训练。官府每年还要集结在役的士卒举行都试,以检验一年的训练成果。

训练的主要内容有两种:一是个人的战斗技能,对剑戟弓盾等常用武器的掌握,一是对阵法的熟练,相互之间的配合。经常训练,拳不离手,一旦有事,可以立刻组织起来,进入战斗。

另一方面,汉代对兵器的携带也比较宽松。普通的刀剑自然不在话下,就连威力强大的弩也有人随身携带,虽然朝廷屡有禁令,民间却禁而不绝。梁啸本人就有一架小弩,天天带在身上,也没人要来没收。

这些少年虽然还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可是平时耳濡目染,一点也不陌生。此刻突然开打,组织得有板有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