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2/2)
“没错”枚皋突然大笑一声:“阿啸,你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
“我”梁啸嘿嘿笑了两声。“我也觉得我蛮合适的,只是我现在有使命在身”
不等梁啸说完,枚皋摇摇手,打断了他。“我是正使,你是副使,只要你愿意,我安排你去。陛下如果怪罪下来,一切由我承担,你什么也不用担心。只要对朝廷有利,切实可行,就算被天子责怪,免官回乡,我也认了。”
梁啸感动不已。他一直觉得枚皋是个书生,没想到枚皋这么有担当,血比他还热。
枚皋吸了口气,又吐出来。“何况,你冒的险比我还大。阿啸,这一去,很可能是九死一生啊。”
梁啸笑了。“正如你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之。更何况匈奴人要抓我可没那么容易。没有百八十条人命,他们是别想碰到我的。”
“哈哈,没错,以你的射艺,一般人还真抓不住你。”枚皋用力一拍梁啸的肩膀。“就这么定了”
梁啸用力的点点头。“就这么定了。”
枚皋随即召集郎官们议事,他把大月氏面临的困境说了一遍,说了梁啸的建议,最后说道:“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任务,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勉强你们,谁愿意跟着梁啸,自己站出来。”
郎官、骑士们面面相觑。他们都被枚皋的话惊呆了。独行万里,穿过匈奴人的驻地,去帮助大月氏作战这怎么听着这么不真实呢。不过,看枚皋和梁啸一脸严肃,没有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他们也严肃起来。
过了片刻,谢广隆举起手。“大人,如果我去的话,万一死了,朝廷能给抚恤吗”
枚皋说道:“我不敢保证,但是我一定会极力向朝廷申请。”
“那算我一个。”谢广隆晃了晃肩膀。“反正在雁门也没什么升官发财的机会,不如随梁大人去大月氏走一遭,说不定还能挣点功劳。”
李舒昀也站了出来。“大人,我愿意。”
马戎犹豫了片刻,也站了出来。他准备说话,梁啸拦住了他。“子谨,不是我对你的能力有什么怀疑,事实上,我非常信任你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你更应该留在这里,毕竟这里才是我大汉的主战场。”
“好好吧。”马戎也没坚持,又退了回去。
一会儿功夫,又有两个郎官、一个骑士站了出来。梁啸冲着枚皋点了点头。“够了,人太多,反而不利于行动。”
“也好。”枚皋说道:“我们去追郭禹,看他能不能安排一个向导和通译。”
梁啸等追上了郭禹一行。听完梁啸和枚皋的决定,郭禹张着嘴巴,半天没说出话来。
不过,他最后还是将一个年轻人推到了梁啸的面前。“既然二位大人如此豪壮,我也不能袖手旁观。这是小儿文斌,从小随我往来西域,虽没什么学问,对各族语言倒是略知一二,也熟知水草,希望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梁啸感激不尽。虽然郭禹与他们结交有互相利用的目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他们两个嘴上没毛的小子一句话,他就能将儿子交给他,这份豪迈也是难得一见的。
梁啸恭敬的深施一礼。“多谢郭公。请郭公放心,但凡有梁啸一寸气在,必不让令郎有什么闪失。”
郭禹笑了。“无妨,我们父子来往这条商路上,早就把脑袋提在手中了。我儿若能跟随大人立下一点半点功劳,将来得一官半职,也算是我郭家的荣耀。文斌,这是你的机会,努力。”
“阿爹放心。”郭文斌一点也不紧张,反而很兴奋,小黑脸涨得通红,连连点头。
很快,梁啸等人就做好了准备,九个人,二十匹健马,三匹双峰驼,足够一个月用的物资。骆驼是郭禹特意安排的,比起马匹,骆驼虽然慢一点,却能负重,除去自身需要的草料给养,一匹骆驼能驮八百汉斤的东西,几乎抵得上三匹马。
梁啸出发了,带着汉节。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单独行动的汉使,肩负着大汉支援大月氏抗击乌孙的重任。
坐在马背上,即使枚皋等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天际,梁啸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么重大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我居然成了大汉的使者,要去支持大月氏抗击乌孙和匈奴,而长安的天子却还蒙在鼓里,连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收到消息之后,他会是什么反应梁啸很好奇。
怎么看,梁啸都觉得这件事有点鲁莽,过于草率,甚至有些荒唐,可他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一想到几个年轻人仓促之间就做出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很有可能改变整个历史走向,他就忍不住想笑。
我终于第一次像个真正的汉人了,而且要代表整个大汉去大月氏。万里迢迢又怎么样人生地不熟又怎么样人生百年,驹影过隙,不如此,不痛快。
梁啸骑在月亮背上,迎着草原上凉爽的风,意气风发。
心很热,血在烧,梁啸等人向西急行,昼夜兼程。
第205章草原人
秋夏之交,正是草原上最美的时候,水草丰茂,到处可见悠闲的牧人骑着马,摇着鞭子,赶着羊群,在天地之间自由的歌唱。
行走在这天地之间,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由的放声歌唱。关中人吼起了秦风,雁门人唱起了塞外谣,一个赛一个的雄壮,就连梁啸都被他们撺掇不过,最后吼了几句不成腔调的国殇。
这是他知道的为数不多的楚辞,唱起来还不如文盲荼牛儿有气势呢。不过,梁啸也不觉得丢脸,这个时代的汉人不像后世,他们和草原上的人一样能歌善舞,他又不是文娱界的,搞不过他们也正常。
四天后,梁啸等人出了高阙,真正进入了茫茫草原。
夕阳落山,夜幕低垂,梁啸等人在一座小山前停了下来。山梁下有一个大帐篷,两个髡头的匈奴汉子正在将牛羊驱赶入圈,一个老妇人坐在帐篷门口,抱着一个小奶娃子轻声哼唱,一个年轻女人提着刀,正在将打好的草包扎起来,堆在帐篷旁,留待夜间喂马。
梁啸等人远远的停下了脚步,郭文斌跳上一匹马,催马跑了过去,远远的就摇起了手臂,和那些牧民打招呼。他走到老妇人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说了几句,又翻身上马,快步跑了回来。
“他们同意我们在此借宿,还愿意跟我们换马。”
梁啸松了一口气。虽然一路上草料并不缺,但连续几天的急行,乘马还是有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