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6(2/2)
“你想好了吗”
“没有,但是我想,还是坦诚的告诉你比较好。”梁啸沉吟了片刻。虽然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事到临头,他还是有些担心。他不知道洛绪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回长安,前途未卜,我不仅不能给你公主应该有的生活,而且可能无法保障你的安全”
就在狩猎女神的注视下,梁啸将自己的担心和盘托出。
东方朔两次提到希腊模式不可行,并特地警告他回到长安之后不要自不量力。削藩不仅是天子的目标,更是朝廷的一贯方针,谁也挡不住。可是真要他闭口不言,恐怕也做不到。一方面他和淮南王府牵扯不清,一旦淮南王案发,他很难置身事外,另一方面他两世为人,也不可能看着帝制淫威肆虐而忍气吞声。
他不可能像卫青那样被天子踩到底还不反抗。
可是,不论他立多大功,与天子有分歧,恐怕都没什么好结果。
再者,洛绪丽是大宛公主。和刘陵一样,她的婚姻牵涉到太多的政治因素。他把洛绪丽带回去,能给她想要的生活吗如果不能,那又何必让她离开父母,离开故土,去陌生的长安
洛绪丽静静的听着,想了好一会。“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不留下来就在大宛。”
梁啸苦笑着摇摇头。
洛绪丽歪着脑袋,似笑非笑地打量着梁啸。“放心不下你的母亲,还是放心不下那位公主”
梁啸面红耳赤。洛绪丽咯咯地笑了起来。“谁会想到,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汉家英雄还会脸红。”
梁啸自嘲道:“汉家英雄又不是冷冰冰的石像,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你小心点,这可是有狩猎女神的神殿里。”洛绪丽歪了歪嘴,佯怒道。
“呃”梁啸给狩猎女神施了个礼。“其实,除了母亲和那位公主之外,我还有自己的私心。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就在眼前,我怎么能坐观。再者,要想保得大宛长治久安,仅靠大宛、月氏的实力是不够的,还要我大汉出手,给匈奴人以重创。否则,我就算留在大宛,也安生不了。”
洛绪丽眨了眨眼睛,沉吟良久。“好吧,你注定是征战天下的英雄,不可能守在我的身边。大宛太小,留住你的人,也留不住你的心。只希望你征服天下之后,想休息的时候,记得来大宛。”
梁啸松了一口气,随即又有些失望。洛绪丽的意思很明显,她不会随他走。虽然这正是他希望的,可是由洛绪丽提出来,他还是有些失落。一颗闪亮的明珠就这样从自己的眼前错过了,着实可惜。
“舍不得我”
“的确。”梁啸点点头。“能遇到公主,是我此次西行的最大收获。忽然就要分手了,真有些舍不得。”
洛绪丽咯咯地笑了起来。“知道我为什么让你来神殿祭祀女神吗”
梁啸摇摇头。
“那你知道,亚马逊部落只有女人,她们是如此延续生命的吗”
梁啸愣了一下,随即惊得瞪大了眼睛。洛绪丽慢慢地走了过来,张开双臂,搂住了梁啸的脖子,眼神如春水一般荡漾,脸红像是盛开的桃花。
“请女神作证,让我像一个亚马逊女战士一样”
第357章路漫漫
建元六年,七月。
梁啸率领庞大的使者和商队,再一次翻越葱岭,来到了乌垒。
东方朔正在绿油油的田间忙碌,清澈的高山雪水沿着新挖的沟渠潺潺流淌,滋润着脚下的土地,滋润着田间青青的麦苗。几个衣不蔽体的胡人正在田间拔草,他们大多裸着上身,露着瘦骨嶙峋的身体,看起来和难民没什么两样。
见梁啸盯着那些胡人看,东方朔笑了一声:“不要看了,都是你我造的孽。匈奴人吃光了他们的牛羊,他们没饿死已经是幸运了。”
梁啸咧了咧嘴,却没笑出声来。去年那场大战,交战的是他们和匈奴人,倒霉的却是那些小国。他先买走了大量的牛羊,匈奴人又抢走了剩下的,他们不挨饿是不可能的。
“你不会就为他们吃饭奔波吧”
“现在吃饭是头等大事。”东方朔蹲下身子,在渠里洗了洗手,又捧起一些水,喝了一大口。“真甜。你走得太急了,再等两个月,车师的葡萄就熟了,用这雪山融水一洗,直接往嘴里送,好吃极了。这西域别的一般,瓜果却是中原远不能及。”
“吃货”梁啸撇了撇嘴,故作不屑,却不得不承认东方朔说得对。西域日照充足,瓜果是出了名的好。
“食色性也,这是孔子说的。所以解决诸国的吃饭问题,是我的头等大事。”东方朔毫不介意的哈哈一笑。“对了,阿尔卡帕的坟我已经建好了,你有时间的话,就去看一看,如果不满意,我再修。”
“你办事,我放心。不过,看还是要看一眼的,下一次来西域,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倒也是。”东方朔咂了咂嘴。沉默了片刻,又道:“不过,还是快一点的好。如果不能尽快打通河西走廊,赶走匈奴人。我支持不了太久。”
“我会尽快的。去年李广将军攻击休屠王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有不小的收获,足以让朝廷那些人认清匈奴人底细。只等太皇太后一死,天子就可以大举出兵了。”
东方朔瞟了梁啸一眼。长叹一声。梁啸听着口音不对,连忙问道:“怎么,我又说错了”
东方朔没有回答,想了好一会,郑重地对梁啸说道:“你如果一定要回去,就答应我一件事。要不然,你就不要回去。”
梁啸笑了起来。“这么严重”
“嗯,你根本没认清朝廷最大的麻烦在哪儿。”东方朔眉头一挑:“你以为是匈奴人么”
“不是匈奴人,那是诸侯王”
“诸侯王当然也是麻烦,而且不比匈奴人好解决。但是,朝廷真正的问题却不是诸侯王,而是天命。你听说过诗学博士辕固么”
梁啸心头一动,有些明白了东方朔的意思。他不认识辕固,但是他知道这个人。辕固在历史上留名,是因为两次争论:一次是与黄生在景帝面前论汤武革命,一次是当着太皇太后的面说老子是家人言,惹得太皇太后把他扔猪圈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