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0(2/2)
“那大王是准备答应,还是准备不答应”
“我想先冷他几日,再作决定。”
梁啸师徒在驿馆住下,桓远几次投书求见淮南王都石沉大海。淮南王既不拒绝,也不答应,根本连面都没有露。太子刘迁也没了踪影,整个淮南王府都集中无视了梁啸的到来。
可是,驿馆外却不断有人前来挑战,声称要与梁啸比试箭术。数日功夫,便有十余人下了战书。
桓远看着案上的挑战书,伸手挠挠眉毛。“你惹来的麻烦,你去解决吧。”
“无妨。”正在庭中演练导引术的梁啸应了一声,又慢慢的收式,这才转身上堂,淡淡的扫了一眼那些挑战书。“且看看有多少人能有挑战的勇气。”
桓远将布巾抛了过来。“你还嫌不够多”
“不够。”梁啸一边擦着额上的微汗,一边笑道:“淮南王不见你,是想和我们比耐心。我们如果太急,就落了下风,可又不能干等,不找点事做,怎么消遣以攻代守,以守代攻,攻守兼备,让对方摸不清我们的想法,方是用兵之道。”
桓远笑了起来。“你小子,霸气不足,狡猾有余。”
“谁说我霸气不足”梁啸调皮的眨眨眼睛。“师傅,也许我已经越过了霸的境界,一只脚跨进了王的境界,至少在霸王之间。”
“小子无状”桓远淡淡的责备道:“这里可不是长安,慎言慎行。”虽说责备,可是他眼中的神情却没有一点紧张,反倒露出几分欣慰。
“师傅,你的腿怎么样我看你走路好多了。”
“嗯,练了左右双射之后,这条废腿又有了感觉。”桓远兴奋起来。“我估计,再有一年半载,走路就不成问题了。”
“那可太好了。师傅,你可得好起来。我还等着你帮我再训练一些部曲呢。上次回江都,我又看到了十几个好苗子,已经让牛儿给他们打了招呼,让他们有机会来长安。到时候,你和钟离叔帮我好好调教他们。”
“好啊,求之不得。”桓远一口答应。
“梁啸应战了吗”刘迁拉开弓,瞄着百步外的箭的。
陈尚摇摇头。“还没有。”
“是怕了吧”刘迁松开手,弓弦震动,箭矢飞射而出,射中左躬。刘迁皱了皱眉,又搭上一枝箭。“陈师,为什么我换了一石弓,还是射不中的”
陈尚想了想。“也许是我射艺不精,教导无方,这才耽误了太子的射艺。要不”
刘迁放下弓,打断了陈尚。“你是我淮南最有名的射师,教出的弟子不计其数,怎么可能射艺不精。”他打量着陈尚,眼神游移。“我听说,桓远教出的弟子以十计,但真正得到他真传的却只有梁啸一个”
陈尚的脸色有些尴尬。刘迁这句话看似说桓远和梁啸,实质暗指他藏私,没有将真正的绝技传授给他。他想了想,强行压制住心中的不快,云淡风轻的说道:“臣觉得,也许是因为梁啸出身贫苦,除了射艺别无出路,所以才能全力以赴,持之以恒,领悟到箭术的精妙之处吧。”
刘迁怒气上涌,变了脸色。“陈师,不如这样吧,你把你最中意的弟子叫到宫里来,我和他们切磋一下,然后从中找几个去和梁啸比试,如何”
陈尚哭笑不得。
第437章让你四箭又何妨
平心而论,刘迁应该算是个聪明人。甚至可以说,他的智商不在刘陵之下。
他最大的问题是自负。
其实也难怪,父亲是大汉最有学问的学者,诸王之首,母亲是出自大族的名门之女,自己又聪明过人,学什么都能很快上手,王府门客无不交口称赞,自然以为天下英雄不过尔尔,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天才。
刘陵对梁啸的推崇,让他非常失落。小时候的刘陵就是他的跟屁虫,一直对他崇拜有加,他也将此当成理所当然,即使刘陵渐渐长大成人,依然如此。忽然之间,刘陵对一个贱民推崇备至,甚至主动追求梁啸,实在是有失体面。
一个贱民,不过说得几句大话,射得一手好箭,就想娶我妹妹
刘迁不服,他很想击败梁啸,证明刘陵这么做是多么的荒唐。在他看来,击败梁啸只有一个办法最直接,那就是在梁啸最擅长的箭术上战胜他。
刘迁向陈尚学射。陈尚是淮南王府的八公之一,射艺精湛,担任淮南王府卫士射师,也教出不少射艺出众的弟子。刘迁希望能像以前的学习一样,在短时间内练成过人射艺,给梁啸一个下马威。
然而事与愿违,他练了一个多月,甚至不惜换成了一石强弓,虽然射程和命中率都有所提高,但仍然做不到百发百中,中的更是只能靠运气。这让他非常焦躁,非常恼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刘迁怀疑陈尚没有把真正的秘诀教给自己。他这么想,自然有充足的理由。一直以来,他学什么都快,不管是文还是武,概莫例外。凭什么学射展这么慢,甚至有退步的迹象
刘陵说过,在遇到桓远之前,梁啸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少年,经桓远点拨。不过短短数月,射艺便突飞猛进,不到一年时间,就和射艺传家的李广战成平手。由此可见。秘诀非常重要。有秘诀,就可以一日千里。没有秘诀,再能吃苦也没用。
自己比梁啸还聪明,却不能进步,还有其他的理由吗
陈尚有口难辩。刘迁习射。他敢不用心教可是习射终究是个积累的过程,只用了一个月就能射中百步外的箭靶,刘迁的进步已经足够证明他的用心。可是刘迁非要和梁啸比,这不是为难人么
在陈尚看来,别说练一个月,就算是练一辈子,刘迁也未必有机会超过梁啸。有些东西,不是聪明就能办得到的。刘迁聪明,难道梁啸就是笨蛋
陈尚相信,以桓远的目光。梁啸的天赋绝对是万里挑一,不会比刘迁差。刘迁如果能沉下心来练习,过上一两年时间,也许有机会和梁啸一决高下。可是一个月,刘迁根本不可能取胜。
然而,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他叫来了几个弟子,让他们和刘迁比射。卫士们哪敢赢刘迁,况且他们的实力也的确不如刘迁。经过几轮比试,刘迁全胜。
刘迁无法理解。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传言不可靠,梁啸的名声恐怕有很大的水份。正因为如此,他才不敢接受挑战。本来嘛,百步之外。箭靶比手掌还小,看都看不清,还怎么射
刘迁决定亲自戳破梁啸的牛皮,这应该比击败他更有成就感。如果证明了梁啸言过其实,他还好意思留在淮南,还好意思提亲吗
陈尚一听。险些昏倒。他连忙拦住了刘迁。
“太子,梁啸虽然是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