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汉箭神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1/2)

目录

有人迫不及待的站起来,准备发问。

梁啸转身看着刘安。“阿舅,杀机四伏啊。”

刘安抚着胡须笑笑。“也让你见识见识我淮南的实力,莫要小视了天下俊秀。”

梁啸微微一笑:“我可从来没说我在学术上有什么成就啊。你们这么做,是不是找错了对象要是论射艺,我倒是有点兴趣。”说着,他有意无意的瞟了淮南太子刘迁一眼。

刘迁默默地把头扭了过去,装作没看见梁啸调侃的目光。他原本打算和梁啸说笑两句,调节一下气氛,也体现出一个太子的风度,听到这句调侃,他只希望待会儿有人能把梁啸噎死。

上次在驿馆外的比赛,是刘迁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大耻辱。兴冲冲的去挑战,结果梁啸八箭射完,他连举弓的勇气都没有。那些箭何止是射在靶上,简直是射在他的脸上,将他的尊严射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

刘迁往人群中的亲信递了一个眼神,立刻有人站了起来。

“梁君侯,在下淮南竹由,有一个问题,久思不得其解,还望梁君侯不吝赐教。”

梁啸微微一笑。他虽然不是以目力著称,但毕竟习射多年,观察能力还是有的。刘迁与此人交流的眼神落在他的眼中,他岂能不知此人来者不善。不过,你有千般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引经据典我不行,讨论这些基本常识,嘿嘿,有什么好怕的。

“赐教不敢当。”梁啸很谦虚,甚至有些惶恐。“我出身卑贱,没读过什么书,只是略有小智而已。你可千万不能提什么难题,要不然,我会很丢脸的。”

刘迁笑了,嘴角微挑。

竹由也笑了。“君侯说笑了,你可是折服大儒董夫子的奇才,普通问题如何敢在你面前献丑。其实,这也是一个老问题,君侯想必也听过,也就是列子中曾经提及的两小儿辩日。”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在座的就算不是黄老学派,在淮南呆久了,多少对这个故事有所耳闻。列子中的这个故事虽说是道家调侃儒家先师孔子用的,但说得实际一点,道家也解答不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是公认的难题。

竹由一开口就拿出这个问题考问梁啸,可见战意甚浓,实在不怎么友好。再联想到他和太子刘迁的交情,这里面的意味就很明白了,绝不是简单的讨论学术这么简单。

淮南王刘安沉下了脸,瞪了刘迁一眼。刘迁一脸的无辜。

刘陵扯了扯梁啸的袖子,示意道:“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吧。”

第469章辩日

刘迁正等着看梁啸的笑话,怎么能让刘陵代劳。他立刻笑道:“王妹,这第一个问题,还是由妹婿来回答吧。你虽是翁主,妹婿也是封君,总不能让女子拔了头筹。”

刘陵眉头紧皱,正待要质问刘迁是何用意,梁啸伸手轻按她的香肩。“陵儿,太子说得对,这个简单的问题就由我来回答吧。待会儿有更难的题,你再帮我就是了。”

刘陵苦笑,心道这还是简单的题

门客们也面面相觑,搞不清梁啸是真的深不可测,还是根本不知道厉害。这个问题简单吗如果真的那么简单,会连孔夫子都回答不出来。

就在众人睽睽之下,梁啸一本正经地看着竹由。“竹君,你说,这两个小儿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啊”

“轰”众人再次哗然,讥笑声一片。原本还以为梁啸真有两把刷子,现在才知道,他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有人立刻意识到,梁啸以为这个问题简单,大概是被题目骗了。两小儿辩日嘛,他一定以为小孩子讨论的问题能是什么高深的问题,这才一口答应,还拒绝了刘陵的帮忙。

这可真是贻笑大方了,无知者无畏啊。

竹由也是如此想,他强忍着笑,先背了一遍列子原文,又体贴地解释了一遍,生怕梁啸听不懂古文似的。众人听出了他的调侃之意,更是摇头叹息。竹由这么做,实在不够厚道,也不够明智。梁啸毕竟是淮南王的女婿,你如此作弄他,置淮南王的脸面于何处

梁啸静静的听完,拍了拍手,如释重负。“果然是小儿才会讨论的问题。”他随即又奇道:“竹君,你莫不是故意考我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会百思不得其解要不。你还是换个问题吧。”

众人听了,不禁哑然失笑。有人觉得梁啸是无知,听了问题,还没感觉到其中的敌意;有人觉得梁啸是故意装傻。说不定真的知道;有人则觉得梁啸可能真的回答不出来,但是他很聪明,反呛了竹由一句。

竹由脸上的笑容也有些不自然。这话怎么回答是说我真的不懂,所以才向你请教,还是说我其实早就知道。就是故意来刁难你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个坑啊。

“这个还请梁君侯指教。”

梁啸说道:“好吧,大王,有琉璃片么,最好是盘型的,带点弧度。我可能需要演示一下,要不然这个问题真不太好说。”

刘安皱了皱眉还没有说话,刘迁抢过话头。“有,我立刻派人去取。”他生怕淮南王偏心梁啸,推说没有。好让梁啸趁机下台。“我淮南其他的也许不多,琉璃盘却多得很。”

刘安叹了一口气,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刘陵一眼。刘陵却胸有成竹。梁啸的性格,她再清楚不过。这个问题,梁啸没有解释过,但是他拿来开过孔子的玩笑,不至于要竹由再说一遍。

时间不长,有侍者拿来了几个琉璃盘,正如梁啸要求的那样中间微凹。

梁啸拿过一只盘子,曲指轻弹。琉璃声清如玉,久久乃绝。梁啸招了招手,示意竹由近前来。竹由离席而起,走到梁啸面前。梁啸将琉璃盘举在他的面前。挡在他的眼睛。“你头不要动,眼珠动,对比正中间和边上看到的景物区别,自然就明白了。”

竹由将信将疑,将盘子贴在眼前,头不动。眼珠转动,仔细看了一会,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

“明白了吗”

“呃似乎明白了一些。”竹由放下盘子,偷觑刘迁的眼睛,又道:“却又不太明白,还请梁君侯做详细说明。”

梁啸狐疑地看了竹由一眼。“竹君这是故意考校我翁主提出折射原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连定式都写出来了,你没看”

竹由原本的确是有为难梁啸的意思。他研究这个问题已经有很久了,也有一些猜想,按梁啸的方法透过琉璃盘看四周的景色之后,已经有所领悟,只是受刘迁所托,一定要梁啸解释一番才肯罢休。在他看来,他懂了,梁啸未必懂,如果解释得不到位,他还有机会挑出破绽进行攻击。

可是,听了梁啸这句话,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错误:梁啸也许是真的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和光的折射原理有关

刘陵制出琉璃,进而提出折射原理,这件事在淮南王府曾经引起哄动。无数人被悬赏和好奇心鼓动,都做过一番研究,但都未能成功的写出定式。竹由也是其中之一。刘陵得出定式之后,竹由又做了深入研究,对此颇有些心得。

但是,他没想到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两小儿辩日”这个难题。如今被梁啸一提醒,他才彻底领悟梁啸让他隔着琉璃盘看东西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