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汉箭神 > 分节阅读 351

分节阅读 351(1/2)

目录

个衣衫整洁,相貌清秀的少年。

“原来是太史公的爱子。”董仲舒温和的说道:“你在这里读书,读的是什么书呀”

“是山海经图。”司马迁有些紧张,小脸泛起了微红。虽然他在宫里的时间不短了,石渠阁、天禄阁就像家里一样熟悉,可是站在大儒董仲舒的面前,他既兴奋,又不安,生怕说错了话。

“山海经图”董仲舒微微蹙眉。“你年纪尚幼,应该读些圣人经典,怎么读这些怪力乱神的书”

司马迁抿紧了嘴唇,强笑了两声,不敢说话了,只是将怀里的书抱得更紧。

董仲舒见了,也觉得有趣,便放缓了语气,招招手。“来,跟我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司马迁走到案前,跪坐在席上,将手里的书摊开。董仲舒只看了一眼,就不禁惊讶的吸了一口气。司马迁手里的书并不是常见的帛书,而是用新纸重新抄写的,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稚嫩,却非常工整,应该是司马迁自己写的。

“你怎么会有新纸”董仲舒大感惊讶。他见过新纸,却没有得到。窦婴说,他已经派人去淮南采购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到手,所以董仲舒只能写在竹简上。为了改一个数字,董仲舒经常要大费周章。

“冠军侯送的。”司马迁有些小得意。

“冠军侯梁啸你认识他”董仲舒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司马迁是因为司马谈现了新的星象才由童蒙为郎,司马谈最近在研究的那个什么定式就是梁啸让枚皋带给司马谈的,梁啸当然认识司马迁。

“我和冠军侯有数面之缘。我还向他讨教过有关山海经图的问题。”

董仲舒笑了起来,带着几分调侃。“没错,他也喜欢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学问。”

司马迁有些不高兴,提高了声音。“夫子为什么这么说”

董仲舒童心大,故意和司马迁抬杠。“我说错了吗”

“呃,小子不敢说夫子说错了,小子只是觉得学问可以有大小,却不应该分什么雅俗。现在的雅,也许正是以前的俗,现在的俗,也许就是将来的雅。别的不说,如今有几个人能懂得所谓的雅乐,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听的不都是楚声么。在周朝的时候,楚人可是中原人看不起的下里巴人。”

董仲舒一时语塞,不禁大为感慨。“小子所言有理,我的确失于妥当。那你说说,这山海经图究竟讲的是什么呢”

“这正是小子想向夫子请教的。”司马迁细细的眉毛蹙了起来。“夫子,尧不是圣人么,为什么他要杀鲧”

“因为鲧治水失败啊。”

“治水失败就要杀吗洪水那么大,他失败了,也未必就是他的责任。”

“因为他治水不循正道,用堵而不用疏。治水失败,就是他的责任。后来他的儿子禹治水成功,舜帝不是将帝位禅让给他了吧他不承担责任,谁来承担责任”

司马迁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又说道:“可是我还是觉得尧的责任更大。夫子不是说天子出现失德之事时,上天才会降以灾异,以示警告吗如果尧是圣人,为什么会出现遍布天下的大洪水,以至于鲧治水九年而不成,禹治水十三年方告成功”

“我”董仲舒哑口无言,睁圆了眼睛,瞪着司马迁。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按照他的天人感应理论,尧的确算不上什么圣人。亏得这小子没在天子面前提这句话,否则他会比现在更丢脸。

“还有啊,尧舜禹是禅让,以德得国。可是启却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他做得对不对”

“这个”董仲舒收起了玩笑之心,小心应付。这小子虽然年纪不大,却刁钻得很,颇有些梁啸的作风,专往薄弱处下手。刚才关于尧的那个问题不好答,现在这个关于启的问题同样不好答。儒家言必称三代,启是夏代开国君主,如果说他是有德之人,那他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岂不成了正义之举如果家天下是正义之举,那尧舜禹岂不是做得不对如果说启做得不对,那他又怎么能开三代之风

董仲舒越想问题越多,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司马迁。

其实他也清楚,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就像讨论汉家得天下是否合法一样。高皇帝刘邦究竟是乱臣贼子,还是上苍眷顾之人都不好说。刘邦逝世不过六十余年,他的那些“英雄事迹”很多人并不陌生。如果说上苍眷顾的就是这样的人,那上苍选人的标准也未免太随意了。

董仲舒被司马迁那又黑又亮,充满疑惑的眼睛看得心慌意乱。身为成名多年的大儒,连一个孩子的问题都无法回答,或者说,不能给出问心无愧、无可辩驳的答案,这几十年的努力难道真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梦

“夫子,夫子”司马迁低声叫道,把董仲舒从神伤中带了回来。董仲舒自嘲地笑了笑。“你这个问题,我真的回答不了,要让你失望了。”

司马迁歪了歪头。“我以后是写一部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书。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第550章招生

梁平安和荼富贵四只小手飞快的拉动滑轮,铁链哗哗作响,沉重的石碑被缓缓拉起,吊在半空中。几个壮汉小心翼翼的扶着石碑,推到已经挖好的坑旁,放了下去。

旁边的工人们看着这一幕,不禁出惊呼声,交头接耳起来。这块石碑高一丈,宽四丈,厚一尺五寸,如果用人抬,没有七八个了根本抬不动,可是现在,两个小孩子拉动铁链,就将石碑吊了起来,轻松得让人不可思议。

“这铁葫芦真的好用啊。”

“没错,这么重的石碑,两个小儿就能拉起来,简直是不敢相信。”

“这是个好东西。”一个白胡子老子连连摇头。“我老汉扛了一辈子活,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神物。若是早点知道,我这背也不会驼成这样。”

“哈哈,老丈,你只能怪你生得太早了,梁君侯又生得太迟。要不然的话,以君侯的仁慈,他不会忍看你的腰弯得比他的弓还要弯的。”

众人太笑,眼中露出喜色。他们都是做苦力的,平时遇到的都是重活,没别的办法,只能肩挑背扛。年轻时还能仗着身体好硬撑,年纪大了,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如今看到这神奇的铁葫芦,他们自然爱不释手,恨不得立刻上前拉两下,试试手感。

石碑到了坑里,汉子们将石碑扶正,抽出绳子,开始填土。

见大功告成,梁平安欢喜得直拍后,拉着荼富贵,转身向梁啸、刘陵奔去。“阿翁,阿翁,我厉害不厉害”

“厉害,厉害。我闺女最厉害了。”梁啸弯腰将女儿抱起,抛在空中。梁平安张开双臂,像欢乐的小鸟一样展翅飞翔。刘陵见了,笑道:“好了,好了,留点礼数。”她又摸摸荼富贵的小脑袋。“小富贵,辛苦了,去找你姑母要吃的。”

“好咧。”荼富贵咧着嘴直乐,却没有走,仰着头,等着小平安,不时地看一眼荼花儿。直到小平安飞够了,下了地,这才俩人一起向荼花儿跑去。

“有了这滑轮组,以后装货卸货就方便多了。”刘陵喜滋滋的说道:“我要尽快给伍被送几组去,他在夷洲一定用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