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4(1/2)
块文章,也不是能增广见闻的游记,有兴趣的人不会太多。”
梁啸笑笑。有兴趣的人不多,那还搞什么劲,要搞就是要搞大的,不敢说天下人都关注,至少长安附近的人都要关注。如果天子脚下的百姓都不关心这件事,岂不是很失败。
“所以要想办法搞一些吸引人的事。”梁啸说道:“第一点,就是文章要有趣。不仅要言之以物,而且要通俗易懂。让那些不识字的人听人读,都能听懂是什么意思,这样他们才会关心。”
窦婴若有所思。“这倒是个开启民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朝廷的良苦用心,的确不错。”
“考虑到书生作文都喜欢引经据典,排比文章,让他们一下子写得通俗易懂,恐怕不是易事。所以,最好能找一些评论员,由他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点评,不至于因为不明其意而产生误解。”
“这个没问题,长安游士很多。”
“既然是生意,就不能用养客的形式,最好是用雇佣的形式。根据他们的水平和勤奋,付一定的报酬,并定期更新,使之不至于老生常谈。有见识,文章受欢迎的人,可以推荐给朝廷。”
窦婴也答应了。
“另外,为了让那些游士们勇于言,可以给他们稿费,让他们凭借写文章也能维持基本生活,不至于寄人篱下。俗话说得好,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如果寄寓于人,恐怕说的就不是他自己的话了。当然了,如果有人愿意出钱养客,替自己写文章,那我们也不反对,但是稿费照给。”
刘安提出了担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大王别急,还有其他的开支呢。”梁啸接着说道:“文章印出来了,还要卖掉,才能换钱,而且越快越好。让你们去卖,肯定不合适,不如招募一些半大小子,就是那种将成年未成年,有体力,没正事的小子,让他们去推销,根据销量给一定的报酬。如此,文章可以尽快送到读者的手上,他们也能获得一定的报酬,补贴家用也是好的。”
刘安有些不安起来。“那需要多少钱啊”
“一篇文章,以千字计,纸墨工钱全算上,成本是多少”
刘安叫来负责人,推算了一下,大概是两个五铢钱。
“那好,一篇文章卖一个五铢钱,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应该能承受得起。”
刘安瞪着梁啸看了又看,就连窦婴也忍不住笑了。“你听错了吧成本两个钱,你卖一个钱这还没算上稿费和推销者的工钱,照你这么算,一篇文章,得亏三四钱。如果每篇文章印一千份,那就是三四千钱,积少成多,一个月得亏十几金啊。一年半载的,大王不会说什么,万一拖的时间长了,嘿嘿,他恐怕不会饶了你。”
梁啸笑了。“你别急啊,我还没说完呢。你们想想看,一篇文章,如果卖一千份,转相传看,至少有三千人过目,没问题吧”
“应该不止。”窦婴说道:“长安周边全部算上,大概有十几万户,我估计有一万人过目都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那好,就算一万人,有什么样的消息渠道,能比这个办法覆盖面还广如果陈家出了一口新刀,在这上面布一条消息,几天之内,就有近万人看到。再比如说,来往各地的商人又进了一批新货”
窦婴一听就明白了,失声道:“你是要让商人借这个机会做宣传,然后向他们收取费用”
“不可以吗”梁啸笑眯眯地反问道。“窦公,如果你新编了一部书,你愿意花多少钱做个宣传”
窦婴哈哈大笑。“我懂了,我懂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传单一出,愿意买的人主动上门,再也不用我忝着老脸去推销了。如果要卖一千部书,获利三十金,花个三五金做宣传,我肯定不会推辞。”
“那么,仅是这一家,每份传单就能获得三五十钱的收益,就算十天有一个客户,你也能保本了。更何况,一份传单上可不是只能做一个宣传。”
刘安连连点头,眉开眼笑。如果照梁啸的办法实施,他至少不会亏本,这项业务完全可以长期经营。
解决了最根本的经济问题,接上来的事就好办了。梁啸以学问有限为由不掺乎,起身去找陈须兄弟以及郭禹等西域商人拉赞助,把其他的事交给窦婴和刘安。
经过反复讨论,窦婴和刘安达成一个协议,刘安将以优惠价承印相关文章。为保证公平公正,刘安不能对文章进行任何修改,文字校对等工作皆由窦婴另行安排,印书坊只管印就行了。
刘安同意了窦婴的要求,但是他也提出了一个建议:什么文章可以印,什么文章不能印,不能由窦婴一个人说了算。你窦婴好儒,谁知道你会不会偏向儒家审稿权不能给你一个人,要组织一些不同学派的人共同组成审核组,确保任何一个学派都有声的机会。
窦婴没有立刻同意,但是他答应向天子转达。
第576章争榜
一连数日,天子忙得晕头转向。曹时、李广已经班师,还有三四天时间就能回到长安,盛大的欢迎典礼自然不用说,将士们的封赏也在紧锣密鼓的讨论中。丞相田蚡、御史大夫韩安国等人可以拿出方案,但最终定案还要天子来把控。
封赏,与其说是对前一阶段战事的评价,不如说是下一阶段战事的预热。封赏如果不丰厚,将士们出征的热情就会受到打击。太丰厚,又会造成经济压力,同时让将士们满足于富贵,不愿意再努力。如果封赏不公,影响会更加恶劣,说不定还会惹出不必要的矛盾。
天子为此操透了心,脸都瘦了一圈。
难得偷闲,天子步出大殿,凭栏远眺,一眼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梁啸吗”天子指着远处匆匆而行的人影,眯起眼睛问道。接连看了几天的文章,他不仅手臂酸痛,眼睛也有些花。
“好像是我师兄。”霍去病最近的眼力好得很,一眼就认出来了。“咦,他好像不是往这边来。”
天子一听,大感意外。梁啸在宫里出现并不奇怪,他本来就是内朝官员,有门籍,可以随意出入未央宫。但是梁啸进宫一向只去两个地方:要么在承明殿随驾,要么去天禄阁、石渠阁查书,不会轻易去其他地方,就连椒房殿都不怎么去,陈皇后多次召他去问话,他都找理由推了。
“把他叫过来。”天子心情不太好,忙得搓火,很想找个地方撒撒气。
霍去病不敢怠慢,连忙跑了过去,拦住了梁啸。时间不长,梁啸跟着霍去病来到天子面前,躬身行礼。天子站在台阶上,俯视着梁啸,面无表情。
“不是说你病了吗,一连十几天都没看到你,怎么突然进宫了。”
“回陛下,进宫谈点小生意。”
“进宫谈生意”天子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进宫谈什么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