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小相公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2)

目录

开展起来就要简单得多了,郑子文的人手也开始进入其他几个州郡。

随着一笔笔钱的花出去,一袋袋干燥的蝗虫粉也被运到了京城,然后在郑子文的授意下,这些大袋大袋的蝗虫粉被装上了马车,运回恒州去。

同时,在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一个新的酒馆开张了。

这个酒馆出售的酒水只是大唐一般的酒水,十分的便宜,不过他们却有一种十分有名的招牌菜陆地飞虾

这道菜是长安最近才出现的,一经出现就收到了大家的热捧,那喷香的滋味和酥脆的口感,凡事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短短三日之内,就享誉长安。

有名了,自然价格就贵了。

一盘“陆地飞虾”就那么十来个,居然就要十文钱,差不多一文钱一个了

尽管如此,前来享受美食的人依然大有人在。

谁叫它好吃呢

半个月不到,长安城里已经开出了十几家陆地虾酒馆,几乎在长安每一个城区都有。

面对这么多酒馆的开业,“路地虾”的价格却不降反增,达到了二十文一盘的程度,连带酒水的销量都涨了许多。

喝着小酒,就着下酒菜“陆地虾”,已经开始称为长安的时尚,而“陆地虾”的真面目也开始慢慢被人们知道了。

竟然是蝗虫

没错,所谓的“陆地虾”其实就在郑子文六十文一斗收购的那些处理干净的蝗虫。

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时候是感到震惊的,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并不是自己居然吃了蝗虫,而是感到“陆地虾”酒馆太黑了。

一盘蝗虫居然收我们二十文,实在太黑了

面对这样的指责,“陆地虾”酒馆的掌柜自然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说法。

“你们知道这个陆地虾多么难得吗这需要我们的酒馆派人前往九个蝗虫州,然后高价让人捕捉蝗虫,经过十分复杂的工序处理之后,然后用盐水浸泡着连夜送到长安来”

总之,在这些掌柜的嘴里,这些蝗虫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昂贵稀有的东西,能吃到就应该高兴了,如果还拿价钱说事的就立刻回家忏悔。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陆地虾”的价格再一次上涨,变成了三十文一盘,但数量还是不变,依然只有那么十几只。

他们哪里知道,其实郑子文收购那些百姓处理干净的蝗虫也之是六十文一斗,也就是十二斤左右,这些蝗虫已经足够用油炸出一百多盘了。

纯利润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一千

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过了几天,郑子文就收到了手下人的消息,说他们发现有人也在京兆府周边开始收购蝗虫。

听到这个消息后,郑子文顿时笑了。

“抢生意的还是来了么”

第3卷请叫我州长大人第一百六十六章驸马宝

女人漂亮有人追,生意红火有人抢,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郑子文也看得很开。

抢吧抢吧,你个流动摊贩怎么抢得过我这个正规经营的

抢生意的当然是那些看到长安城里“陆地飞虾”卖得好就眼馋的人,现在几乎全长安的人都知道蝗虫能吃了,而且还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

除了少部分非常讨厌虫子的人之外,几乎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尝尝鲜。

没看到人家官老爷都吃了吗人家官老爷都能吃你个小屁民有什么不能吃的

所以说,这是一个跟风的时代。

如今长安城里“陆地飞虾”酒馆已经属于中上层消费场所了,在里面吃一顿的价格和去酒楼吃一顿差不了多少,很多低收入的人都吃不起了。

但着并不代表他们没办法了。

长安城外现在蝗虫到处都是,雇几个人抓一个下午也能抓那么一口袋。

然后大家把它回家弄干净了,拿点油一炸,再撒上点盐,味道和那些“陆地飞虾”酒馆的差不了多少。

很多人意识到长安城里卖炸蝗虫已经不太容易了,吃得起的人都去“陆地飞虾”酒馆了,吃不起的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所以,这些商人就算收到了蝗虫,处理之后也送到了长安周边的府衙这些比较富裕的地方去卖,而更聪明的商人们则会选择跨越一百多里地,拿到当初的东都洛阳去卖。

洛阳是当初隋朝的都城,后来又被窦建德给占了,窦建德兵败被杀之后,这里虽然有所没落,但毕竟底子还在,比一般的州郡府衙都要繁荣很多。

油炸蝗虫在这里也算是有一定的销路。

谁让大唐时期大家都吃煮的菜呢,突然出现个“嘎嘣脆鸡肉味”的油炸蝗虫,又怎么可能不好卖

很多商人觉得他们赚到了,但他们却不知道,此时郑子文却在长安里笑得脸都快抽筋了。

“任你们这些奸商精似鬼,照样得喝老子的洗脚水,你们以为油炸蝗虫是大头,太天真了”

油炸蝗虫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就处理起来非常麻烦,把蝗虫捉来用开水烫死之后还要把翅膀还四肢减掉,还要把它肚子里的内脏等脏东西挤出去并清洗干净。

这样一来根本弄不出多少来,一户人家一天最多十几斤就算是不错的了。

而且像这样的蝗虫郑子文还需要用六十文钱来收,对于别人来说虽然已经是暴利了,但对于郑子文这个大财主来说,还远远不够。

相比之下,那些一石六十文的蝗虫粉才是郑子文的目标所在

蝗虫打死之后就可以拿来晒干并碾成粉末,制作非常简便,在这些蝗虫成灾的郡县,每一户人家一天很轻松就能弄出两到三石蝗虫粉来。

当然,这是半个月以前的成果,如今的蝗虫虽然还是十分泛滥,但一天下来也只能弄到一石多一点了,估计再过半月,就只能用斗算了。

一斗,是十二斤。

和他们预想的一样,当七月秋草黄的时候,蝗虫一抓一把的情况就已经没有了。

这个时候郑子文从恒州调来的六十多万两白银也花得差不多了,另外还有蔚迟恭悄悄入伙的十多万两白银也全部耗尽。

这时候郑子文大手一挥收尾

收尾就是搞定最后的小部分蝗虫,如今正是天干物燥的时候,就是一个字烧

如果是以往,官府下达焚烧田地杀灭蝗虫,可能百姓还不会有什么抵触,但这一次他们不乐意了。

凭什么烧啊那是我家的蝗虫,我家还准备捉回来卖钱呢,就算不能卖钱,弄干净了给孩子吃也是好的嘛,人家城里的大官都说了,这可是好东西

面对百姓的抵触,当地官员只能很耐心的和他们解说,告诉他们六月已经过完了,再不焚烧灭蝗就赶不上种粟米了,不能因小失大。

这样一说,百姓们才勉强同意了焚田灭蝗的做法,反正他们这两个月赚了不少,现在烧了虽然有些心疼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

根据各个州郡的统计,在这两个月里面,九个遭受蝗灾的州郡百姓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家家户户都发了笔小财,几乎每一家都在这两个月内赚到了六贯钱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