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1/2)
无损的全身而退,这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范畴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跳进滚烫的油锅里洗了个澡,然后毫发无损的走了出来,这完全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人们对未知的事物都是恐惧的,所以百姓对郑子文既崇拜又畏惧。
如果郑子文的安然无恙可以解释为运气好的话,那么他从恒州带来的上千人的护卫队又怎么解释呢
他们可是一个都没少
如今在长安百姓眼中,郑子文已经不是一般的人了,而是如同一个鬼神一般的存在。
神秘,且令人敬畏
但郑子文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骑着马走在最前面,把自己的脑袋高高的扬起,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后面则跟着他的护卫队。
这些护卫队的成员们一个个穿着铮亮的银色战甲,座下骑着白色的战马,排成了四列整齐纵队跟着郑子文的身后。
他们迎着百姓们羡慕和敬畏的目光,雄赳赳气昂昂的进了长安城。
就在这时,后面顿时传出一声高呼。
“郑大人万岁”
这声高呼声就如同一根点燃的火柴扔进了油桶,一下子就把百姓们的热情点燃了,顿时大家都高呼起来。
“郑大人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
数万人的喊声那是何等的响亮,当雷鸣般的“万岁”之声回响在郑子文的耳旁时,差点把他从战马上吓得掉了下来。
“万岁”那是谁都可以的往头上戴的
郑子文发现这事如果处理不好,就算李世民不说什么,心里肯定得有疙瘩,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个疙瘩就会变成死疙瘩
看着激动的百姓们,郑子文觉得这时候阻止是不行的,那么只能引导了。
郑子文灵机一动,顿时振臂一挥。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当他喊出这句话之后,在他身后的护卫队也高呼起来。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慢慢的,数千人的高呼声甚至压过了百姓们的声音,郑子文觉得时机也到了,顿时再次振臂高呼起来。
“大唐万岁”
后面的人也跟着吼了起来。
“大唐万岁”
百姓们也受到他们的影响,纷纷高喊了起来。
“大唐万岁万岁”
众人的高呼声如同浪潮一般,此起彼伏,他们的声音响彻在长安城里,甚至连皇宫里都能听得到。
郑子文暗叫了一声庆幸,也不敢继续慢悠悠的显摆了,连忙加快了脚布。
这里人太多了,太容易出状况了
如今郑子文已经不是刚来大唐的愣头青了,他并不觉得刚才的那一声“万岁”是巧合。
天子脚下,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就算真是巧合也必须严肃对待。
而且,万一不是巧合呢
想到了这个可能,郑子文脸色也变得难看了起来。
他不想生事,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在恒州搂着自己的老婆混吃等死,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郑子文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
“果然是人红是非多,这次怕是有人想整我了”
回到驸马府之后,郑子文就让护卫队驻扎在驸马府里,然后命下人准备食物,而他自己则匆匆换了身衣服就进宫去了。
相信只要进了宫,一切就明白了。
和他想的一样,进了宫之后,他从李世民那里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和他想的一样,给他添乱的,只是一群因为眼红而搞不清楚状况的家伙。
他们觉得郑子文的外调的官员,没什么可怕的,而且大唐从来还没有过因言获罪的先例。
弹劾别人本来就是言官御史的特权,就算是弹劾错了,大不了道歉就行了,只要别得罪朝中的大佬,就什么事都没有。
他们却没有想过,虽然郑子文的影响力不如房杜、长孙之流,但其实他也已经算得上是朝堂上的“大佬”了。
如果他们只是顺便蹦跶,郑子文也不会理会他们,但这次他们居然开始干涉自己的事了,这是郑子文感到最为不满的地方。
如果没有这群人干涉,说不定李世民就已经派人普及了牛痘,若是长安附近的几个州郡都已经都普及了牛痘,这样一来,京兆府的天花还会爆发么
不过这都是猜测而已,郑子文也知道这事不能单纯的怪谁,不过他的心情却变得极差了。
从皇宫走出来的时候,郑子文的脸都是黑着的,回了驸马府之后更是把门一关,谁都不见。
直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郑子文才从驸马府走了出来,和昨天不一样,他的脸上已经恢复了玩常那种玩世不恭的笑容。
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他只是嘴角在笑而且,眼睛里却一片漠然。
他一声不吭的坐上轿子,开始前往皇宫,等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
郑子文不紧不慢的来到皇宫的大殿门口,然后面无表情的站着闭目养神,等待李世民的召见。
不一会,里面就传来了太监们的高呼声。
“宣郑子文觐见”
郑子文的眼睛立刻睁了开来,一脸严肃的走了进去。
郑子文径直来到了大殿之上,看着上方面露笑容的李世民,然后大袖一挥,就是一个九十度的大礼。
“微臣,恒州刺史郑子文参见陛下”
李世民微笑着伸出了手。
“爱卿平身。”
“谢陛下。”
看着郑子文直起腰来,李世民顿时点了点头。
“朕已经看过京兆府尹呈上的奏折,子文你劳苦功高,乃大唐之栋梁,朕特封你为云岚县侯,食邑八千户,世袭罔替,如何”
李世民丹丹的一句话,顿时让郑子文给愣住了。
“云岚县侯食邑八千户”
也难怪郑子文感到很惊讶,因为在他心里,李世民历来都是小气的,否则当初就不会把他的封地弄到海南岛去了。
为什么这次这么大方
侯爵是一道槛,侯爵以下都只能算是中小贵族,但侯爵不一样,他是真正的大唐上层贵族。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最后那句话“世袭罔替”
这代表着郑子文的长子可以继承他的爵位,一个新兴贵族就这样诞生了
更何况郑子文还有封地
在大唐,实权贵族和非实权贵族之间的差别就是封地,地位越高,封地越大,地界也越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