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9(1/2)
当李世民踏上战马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以外的时候,郑子文顿时就开心了笑了起来。
危机终于解除了
不过当他进门的时候,却又愣了一下。
“咦你怎么没走”
站在门口的正是李承乾,之前看到李世民带着大臣们走了,郑子文一度以为李承乾也跟着他们走了,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还留了下来。
而李承乾听到郑子文的问话之后,顿时就露出一个不高兴的表情。
“什么叫我怎么没走难得出来一次,我打算在恒州多呆一段时间,好好体会一下恒州的民生疾苦。”
听着他的话,郑子文的眼睛立刻就眯了起来。
“你是想好好体会一下皇家赛马场的气氛吧,我可听房俊说了,你在皇家赛马场欠下了三百多万两银子的债务,你打算什么时候还”
李承乾顿时面色一僵,然后用不敢置信的神情看向郑子文。
“你居然跟我要钱我可是你亲舅哥”
郑子文的表情没有一丝变化。
“别说亲舅哥,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说吧,什么时候给钱”
李承乾顿时沉默了,过了好一会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原本我还以为我们之间可以不用谈钱的,但是唉”
他一边叹气一边就走出了郑子文的府邸,看着他一副惆怅的样子,郑子文顿时愣了一下。
不过就在他愣这么一下的功夫,外面的李承乾已经骑上了战马,然后一溜烟跑了,郑子文这才恍然大悟。
妈蛋,上当了
他狠狠拍了一下巴掌,但转瞬之间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他一开始就没真的打算和李承乾要钱,之前的话也只是和他开玩笑罢了,让郑子文觉得好笑的是,李承乾这个家伙别的没学到,他的无赖习气到了学到了几分。
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也不知道以后李世民看到了李承乾的变化会怎么想。
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了,如今的李世民可没有那个闲情逸致管这些无聊的事,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需要做一些准备。
在李世民的命令下,兵部和工部这两个地方开始忙碌了起来。
大唐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当初郑子文留下的“滑轮组复合弩”的设想已经被工部实现了。
无论在什么时候,科技的力量永远都是首先被运用在战争上的,也正因为用了这个东西,李世民才敢接受郑子文的“日不落帝国计划”
现在大唐的硬弩都堪比三石弓,不但可以轻易拉开,同时在百步之内,弩箭可以轻易洞穿三套硬甲
简直称得上是大杀器
这一刻,李世民突然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还有一年他就五十岁了,如果按照郑子文的说法,二十年完成“日不落帝国的计划”,这时间似乎多了一些。
“二十年太长,朕打算十五年不朕只要十年,就要让大唐成为日不落帝国”
想到这里,李世民觉得自己的斗志都熊熊燃烧起来了
很快,李世民就发布了三条命令。
首先第一条就是扩军
将新组建的弩骑兵由三万直接扩充到三十万,整整增加了十倍,一边让将领加紧训练,一边让工部全力赶制加装了滑轮的硬弩。
这是对外战争的先决条件,是重中之重。
而第二条命令,就是派出斥候,将西域以外的欧洲地区探清楚,并且绘制出相应的地图,届时再让人制成沙盘。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沙盘的重要性,立刻就体现了出来。
李世民下的第三条命令,就是派出使臣前往大食国,让大食国配合大唐向欧洲进兵,作为交换,一旦大唐掌控欧洲,就回过头来帮助大食国掌控和他相邻的所有的南亚国家。
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强大盟友所带来的好处远胜过单打独斗。
而且最重要的是,自从和大唐联手搞定西域三十六国之后,战争胜利后带来的好处,让大食国食髓知味了。
吃过山珍海味的人,再面对粗糠咸菜的时候,必定是难以下咽的,这个道理,李世民理解得很深刻。
在郑子文的推动下,在李世民的决策下,在众大臣的期盼下,大唐这个战争机器即将向对手露出了锋利的爪牙
第5卷新的时代第三百八十三章征服的脚步
贞观二十三年七月,一代军神李靖病逝,享年七十九岁。
在他死后,李世民册赠他为司徒,追赠其为并州都督,风光大葬
李靖死后一个月,李世民就打出了“教化蛮夷”的旗号,派出三十万弩骑兵,由陇右出发,进入西域后和大食国的四十万兵马合兵一处,号称百万大军,向欧洲各国不宣而战。
处在战争情况下的大唐,再次爆发出了他强大的力量和凝聚力
战争进行得很顺利,欧洲各国在李绩、程咬金还有尉迟恭的三路大军下,被打得节节败退,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唐和大食国的军队就攻下了欧洲一成的土地。
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打了对方个措手不及罢了,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必定会想当初的西域三十六国一样联合起来,到时候战局肯定会陷入僵持。
这些李绩等人都有经验了,所以他们现在才加快战争的脚步,整齐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多打下一些土地。
经验是个好东西,也多亏了当初对西域三十六国的经验,李绩指挥起这场战争之后,才如臂使指,顺利得直让他暗暗叫爽。
对于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来说,战场才是他的归宿,如今的李绩就是这样的感觉。
只有处在战场上,他才感觉自己依然年轻,连心脏都跳动得那么有力
坐在帐篷之中,李绩打开了李世民交给他的一张密旨,然后仔细的看着上面的话。
密旨中,李世民告诉他,战争就是要一个字快
李世民让李绩要在欧洲国家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用最快的办法吞并他们,而且在战争中,让李绩不要心疼弩箭,就让弩骑兵们可劲的射,只要打赢,所有的消耗都会回来。
李世民的密旨也算给了李绩一剂强心针,像他厉害的将领,再加上不计消耗的战争策略,要打赢一场战争,还能什么困难的
有了稳固的后方,随着一车车的打造好的弩箭从大唐运到欧洲战场,大唐的弩骑兵开始发挥出他最恐怖的力量
欧洲各国的军队和大唐的战争往往都是一触即溃,面对那些可以直接洞穿三层铠甲的弩箭,他们最引以为傲的重甲骑兵也成了待宰的羔羊。
大唐对欧洲之战出奇的顺利,在入冬之前,就已经有数百辆马车拉着战利品返回大唐了,而欧洲的土地,也陷落了三分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