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小相公 > 分节阅读 256

分节阅读 256(1/2)

目录

孙无忌的话之后,冯文的脸色顿时就有些发白了,就连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这这是贡品都督大人啊,这东西如果在半路上那个”

看着他一脸担惊受怕的样子,郑子文顿时笑着摇了摇头。

“我知道你的意思,等出发的时候,你让人准备十几个大桶分开装,每隔两天就把里面的海水换一次,从这里到登州最多半个月,放心好了,这东西命大,死不了的。”

听到郑子文这么一说,冯文才点了点头,然后下去办事了。

等冯文走后,郑子文又叫来一个卫兵,然后把一份奏折和一封信交给他,让他送到长安的驸马府去。

做完了这些之后,郑子文才高高兴兴的让人去找木匠了。

岭南这边山多树茂,依靠木材为生的手艺人自然也不会少,郑子文很轻易的就找了十几个手艺贤淑的老木匠。

这些木匠听说找他们来的岭南新上任的都督,立刻高高兴兴的就来了。

在他们看来,能为官家做工无疑是一件好差事,至少官家不会欠他们的工钱不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大唐的官府在公信力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当然,这和大唐民风彪悍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不管是谁激起了民变,李世民都饶不了他。

郑子文当然不会那种欠钱不换的人,而且他的名号就是一个活招牌,当木匠们听说他就郑子文之后,连工钱都不问了。

在木匠们看来,工钱这种事现在已经不用说了,难不成郑财神会缺钱不成

不过他们不说,郑子文确是要说的。

“我需要你们把木料解成一块块的板子,以方便我把它们运走,我听说诸位都是手艺精湛的师父,所以需要解成什么样子的,我也不说废话了,诸位看着办。”

说到这里,郑子文又突然笑了起来。

“当然,工钱方面自然不会亏待诸位,我听说岭南这边工匠是一个五十文钱,那么我就给诸位五百文钱一天,如何”

郑子文此话一出,顿时周围的木匠们呼气都开始有些急促了,显然对他们来说,一天五百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郑子文的活不可能一天就做完,如果需要做十天的话,那岂不是五贯钱

这可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了

此时几乎所有的木匠都开始激动了,但却还是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木匠站了出来,然后朝着郑子文躬身行了一礼。

“都督大人既然要把木料从岭南运走,想必是十分贵重的木材,小民想问一下大人,像这样珍贵的木材,解成板子之后还剩下的,该怎么办”

听到他的话,郑子文顿时微微一愣,但很快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么多人中,只有这个人没有因为五百文钱一天的工钱而太过激动,还问出了十分关键的问题,所以这让郑子文感到很满意。

“你很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郑子文问他的名字,这个木匠顿时就有些激动了起来。

“大人,我叫林森。”

郑子文一听他的名字,顿时就笑了起来。

“好家伙,光名字就有五个木头,是做木匠的料,我看好你”

被郑子文这么一夸,林森顿时摸着脑袋傻笑起来。

“嘿嘿,谢大人。”

郑子文再次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咂巴了一下嘴。

“你刚才的问题问得很好,这样吧,木板你们尽量解,如果真是没办法解的,或者解剩下的边角料,就弄成佛珠那么大的小珠子,林森,这事就交给你负责了,没问题吧”

听到郑子文的话,林森立刻点了点头。

“没问题,这事交给我您就放心吧”

看到他答应的这么爽快,郑子文就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

郑子文离开之后,剩下的木匠们都一脸羡慕的看着林森,暗骂自己刚才为什么没那么机灵,现在倒好,被林森这家伙给强先了。

不过也有机灵的,立刻就朝着林森拱手笑道:“林大师傅,那么咱们这就开始”

林森显然很满意“林大师傅”这个称呼,当即就笑了起来。

“嗯,开始吧”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几个木匠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在郑子文让木匠们加工黄花梨的时候,长孙无忌正在一旁的屋子里奋笔疾书。

他也和郑子文一样,写了一份奏折还有一封家书,写完之后就把东西交给了一个卫兵,让他把这两样东西送到自己家里去。

由于长孙无忌和郑子文他们的信和家书都是同一天送出的,所以信使到达长安的时间间隔也不超过一天,就连奏折摆在李世民的案头的时间,也没超过半天。

李世民看完了案头的两份奏折,顿时微笑的叹了口气。

他微笑,是因为郑子文没有让他失望,他确实有把岭南变成大唐第二个聚宝盆的实力。

而他叹气,则是因为他从长孙无忌的奏折里得知,现在的郑子文似乎已经彻底对朝堂失去了耐心了。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吗看来朕果然做错了。”

不过李世民毕竟是一个皇帝,只是叹了口气之后就立刻把心情收拾好了,朝着门外就喊了起来。

“来人”

随着他的一声大喊,刘炳立刻推开门进来了。

“陛下有何吩咐”

李世民微微一笑,朝着刘炳就点了点头。

“吩咐下去,派出一队千牛卫前往登州,接收郑子文从岭南带回来的贡品。”

“是”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第5卷新的时代第四百零七章财源滚滚

刘炳得到了李世民的旨意之后,就下去调派人手了。

虽然他不知道郑子文带回来的贡品到底是什么,但是只要是涉及到了郑子文的事,肯定不会简单,所以他还专门吩咐了千牛卫的士兵们,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去登州。

千牛卫不愧为大唐最精锐的士兵,仅仅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达到了登州,然后在第二十二天的时候,护送着几辆装满了大桶的马车回到了长安。

当李世民看到水桶里面的贝壳时,顿时就露出了古怪的神情。

“这就是辅机奏折上所提到的鲍鱼王莽会吃这东西”

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他感觉长孙无忌不可能骗他,而且郑子文也在奏折上说这东西是“海中第一珍”,所以他立刻就把东西交给了御厨,让他们去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