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超级地产大亨 > 分节阅读 242

分节阅读 242(2/2)

目录

秦然倒是还挺佩服萧佳凝,她居然隔了那么多线索,还能找出自己,并且敢付诸于行动来验证推论。

萧佳凝回来后,继续在远处打量着秦然,依旧觉得他跟自己认识的秦然很像,只不过她再也没有机会上前去验证,因为签约结束后秦然就先行离开了现场。

江南地产io上市以后,终于开始在股市上定向增发配售资金,公告宣称将以281元每股为底价,向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61亿股,募资金额不超过15764亿元。所募集资金80将用于在新进入10个城市所在的22个项目,据估算上述项目可以实现销售收入2742亿元,利润总额合计663亿元。其余20资金将用来偿还到期银行贷款。

有了股市融资通道和稳定银行贷款,现在秦然已经不再和江浙一带的地下游资打交道,陆有财等人这些年在江南集团飞速发展中也获得了足够稳定的利益。随着经济发展,江浙一带蓬勃发展中小企业主给出的利率更高,陆有财他们也把目标转向更高利润的一方,对江南集团要求的低息标准也看不上,因此双方结束合作友好分手。

秦然感谢这些地下游资,号称影子银行给自己提供的帮助,没有它们存在江南集团不可能一开始就拥有高起点。但随着双方规模的扩大,各自寻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友好分手就是最好结局。

当初定下的融资战略就是两条腿走路,江南地产在港股,江南商业在内地上市,现在一半目标已经实现,但另一边要让江南商业在国内上市有些困难。

国内上市是审批制,有大把企业排着队等待上市,还有要求就是企业连续3年赢利,此外在公司结构方面和股东国籍方面也有限制。

江南商业属于外资企业,而且还是离岸公司控制的vie结构,国内监管部门无法对vie结构的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因此要上市必须拆除vie结构,重新组建符合国内监管部门要求的公司结构。

此外,身为大股东的秦复生属于外国藉人士,他的身份比较特殊,虽然江南商业主要市场行为在国内,但要经过相关部门层层审批很困难。以外资身份企业在国内上市,省政府、商务部、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一整趟跑下来,至少要花费一两年时间盖公章。因为没有外资企业成功上市的先例,所以耗费大把时间人力还不一定成功。

为何不继续在港股上市呢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港股国际化程度高,但如果两家主要公司都放在一块,既容易打架又分散不了风险。到美国上市的话,那边更青睐高科技公司,对传统房地产企业估值偏低。新加坡上市的话,市场容量太小,影响力不大。

尽量争取在国内上市,实在不行再转去港股,秦然下定了决心。

“我们的市场在中国,客户在中国,合作伙伴也在中国,因此如果有选择的话,我更希望江南商业能够在国内上市,如此一来我们的投资人、股东也将都是中国人,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红利。”

秦然不得不开始在大众媒体和政府部门面前公关,他释放出江南商业强烈想在国内上市的愿望。

当然从此时的政治风向看,新总理上台后屡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消除制度壁垒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用市场的手段来合理调节资源,允许外资企业到国内a股h股上市就是一大讨论热点。

外经贸部首先表态,中国鼓励外资公司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融资,遵循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要求。证监会的官员在公开演讲时,也表示应鼓励境外上市公司在国内上市,允许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上市,试点对境外投资者有限度的开放国内股票投资渠道,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商务部表示原则性同意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在境内上市,但提出包括外方必须是国际知名企业、必须符合产业政策、有相当规模及经济效益等诸多限制。省级地方政府则大力支持,毕竟上市公司对当地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大批学者也趁机呼吁,要改变股市为国企融资脱困的定位,转变为培育一批业绩优良,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以此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股市也从单一的筹资功能,变成风险定位,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自然功能;引进外资蓝筹股,能起到鲶鱼效应,产生优胜劣汰的积极效应,打破目前上市企业不思进取股民无法取得合理回报的困境。

有了这些吹风,一向闭关锁国的中国证券市场似乎出现了一丝松动,门缝中透露的信息是外资背景企业有机会在国内上市。

在总理的协调下,中央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资并购条例、外资参股管理资金设立规则、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的格式和内容特别规定,从法理上扫除了外资背景企业在国内上市的阻碍。

虽然法律条款都出台,但能够上市还是需要各部门联合审批。允许你有上市的机会,条件符合的话依旧要经过我的审批,同意了才能上市,不同意便一直排队候着吧。股市根源上还是审批制,和国外注册制相比,行政部门的权力决定了企业能否过堂排队上市。

一时之间,江南商业仿佛成为了外资企业投石问路的试金石,人们都在猜测它会不会成为第一家在国内上市的外资背景公司。

跟有关部门接触了一圈,孙金贵发现国内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管控还是十分严厉,尤其设计外资外汇方面很敏感,江南商业的股东背景拥有许多外籍机构投资者,创始人也是外籍华侨大股东,想要在国内io基本是不可能。另一条路就是借壳上市,收购壳资源再把资产置换进入上市公司,倒有可能走得通。

外资io第一股是不用想了,但是外资上市第一股还是能抢得到。

听完负责上市事项的cfo孙金贵的汇报,秦然决定接受他的意见,在国内借壳上市,这段路程估计也要耗费不少时间,初步预计在2006年实现上市意愿。

冯少又一次找上门来了,得知江南商业想在国内借壳上市,他这次是带着诚意过来。离上一次见面,又过去了近两年时间,跟秦然火箭般爆发的财富相比,冯少倒是少了几分风采。

秦然已经被誉为了内地首富,而冯少依旧站在黑幕背后当他的财富投资家,两者之间的实际身家也相差许多,秦然是以百亿计,而冯少以十亿计算。这些年,冯少是赚了不少钱,但也花了不少钱,尤其还要把利润分给许多合作伙伴。倘若依靠辛勤劳动相比,冯少可比秦然轻松多了,他只需要动动嘴皮打打电话便能轻松入账上千万。

江南商业要在国内上市,自然被许多有心人盯上了,大家都知道一旦上市成功,又是一架量产富翁的批发机器。

冯少带来了一个完美的壳资源,这家公司他已经完全掌控,江南商业只需要并购它,就能借助壳资源在国内a股上市。这个壳资源,冯少开出的价格不算贵,只比市场行情要高出20,这样的溢价秦然可以接受。另一个条件就是要秦然拿出江南商业5的股份允许他的公司战略入股,市场价行情多少他就愿意出多少金额。

跟以前唑唑逼人的姿态相比,冯少现在跟秦然谈话,至少是把他放在了对等地位,不再是盛气凌人的态度。

江南集团现在背后站着许多资本和权贵,秦然已经悄然成长为国内一股很强大的商业力量,不再是任意受人拿捏的蚂蚁。

完全合规,冯少给出的步骤完全是市场化正规化的道路,江南商业若是如此上市,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麻烦。

原本冯少只会依靠关系开路,秦然害怕跟这样的人扯上关系迟早会被清算,现在看他提出的合作方案,考虑得方方面面。

5的战略股份能唤来上市道路的一路绿灯,市场价的出价秦然也不亏。

据冯少透露的口风,那家壳资源公司和5的战略股份里面,隐藏着许多秘密,不少人早已经潜伏在里面,只要江南商业完全按市场化操作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