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大器宗 > 分节阅读 410

分节阅读 410(2/2)

目录

送别吕沂源,李晚陷入了沉思。

这吕沂源所说的东西,可是太震撼了,几乎颠覆他对整个修真界的认知。

不过,越是这样,便代表这“天罚之眼”的价值越大,虽然在吕沂源口中,这物极不稳定,几乎是用过几次便扔的消耗用品,但若能够破译其中道纹禁制秘密,深入挖掘劫雷之力,乃至能够真正操控,必定可以洞悉诸天生灭大道,领悟无穷造化之理。

“听这吕沂源说,想要修复天罚之眼,和苍阳环,是同一道理,都需要运用到一种名为苍灵云精的珍稀宝材,这等宝材,就连他们吕家,也极难寻得。”

想到这里,李晚心中也免不了感觉可惜,如果器宗大典里面,有对此物的明确记载,当可能够运用自己刚刚领悟的虚空造物之法创造出来,多寡不计,终归能够派上用场。

但是,器宗大典形成于比吕家后祖还要更早的年代,当时极少有人得知此物用法,也未必就是叫这个名。

“还好,除了此物,也有的是其他门路,或者不需要它,也能修复好。”

李晚一面吩咐下去,命自己家族和麾下联盟,众弟子,各自去寻找线索,一面请托碧波府主,吕家,妙宝散人等各方,看看是否能够弄到手。

如今看来,修复苍阳环,首重其效能,但却未必是按照原样修复,而是照着操驭劫雷,渡劫成道这一点而去。

吕家那边,虽然没有真正帮上自己,但却也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便是培养此物灵蕴的宝材。

灵蕴是高品阶法宝的根本,法宝通灵,方才能够宛如生灵活物,自行修炼和完善。

其实历史上,有不少灵宝,本身并不强大,炼制它的炼器师,也非名师高手,但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灵蕴,便如山石草木通灵,自行修炼起来。

李晚此时考虑的,也是从这一方面着手。

或许此法要消耗一二十年之久,但却有更大的机会成功,而且随着自己修为渐长,凝炼的法则之力变强,或也有机会,将从那眼瞳奇宝“天罚之眼”中摸索出来的东西,运用到此物之上。

时间很快到了半个月后,李晚终于收到回报,说是天南器道之中,有一器道名师,叫做霖道人的,知道与此物相关的线索。

“师尊,这封便是霖道人的来信,今天早晨,刚刚加急送到。”

周彦把一封密函放在案前,在李晚的示意下,撕开封签,把里面的东西取了出来。

李晚见到,微微一笑:“这霖道人,倒是有心了。”

周彦从中取出的,是一方锦帛,上面用彩色的燃料,绘制着一幅栩栩如生的彩图,宛如实物在前。

除了这锦帛之外,另有详细附注,讲明此物的形状,产地等消息。

周彦看了一下,道:“师尊,霖道人说,他是在探寻一处中古遗迹时,发现此物的,是从一具遗骸身上取得,那人身上带着锦盒,盒上贴有标签,这才知道,它就叫做苍灵云精,应该和您要找的是同一物。”

李晚看着案上的彩图,点头道:“按吕道友所说,苍灵云精,是一种极似玉石的白色絮状矿石,可研磨成粉,搅合干拌,又似石灰质,里面蕴含着苍岭云母的灵蕴,当能蕴养雷性器灵,对一切操控雷法类的法宝,都具有裨益之效。它没有其他的别称,就是外形太普通,容易被当成一般矿石而错过。”

周彦问道:“现在霖道人手头上就有这种宝材,是不是派个人过去,把它取来”

李晚想了想,道:“也好,让天南那边,想办法弥补一下他,我们要用这宝材,也不能让人吃亏了。”

周彦道:“弟子明白,那,就这么回信了。”

“去吧。”

很快,周彦便按照李晚意思,跟那霖道人联络好了,短短几日之间,琥山盟中几名结丹修士出面护送,平安抵达。

碧波府主也得知了此事,很是高兴,派了几名亲信高手,去把它取回来。

李晚足不出户,便得到了这件宝材,一看之下,果然正是自己要的东西。

“太好了,有了这些苍灵云精,当可修复有望,就是不知道,重新培养灵蕴,要花多长时间。”

李晚特意让碧波府主建立一个专门用来存放苍阳环的密室,然后,亲自在内布设聚元大阵,以及开始着手修复此宝。

这次的修复,花了李晚足足一个多月,不但把它破损之处修复完整,还参研一番,拓制了几份相关道纹禁制图谱,与自己所得那件眼瞳奇宝“天罚之眼”比对,意图通过其中异同之处,发现更多的头绪。

这一下看去,果然不出所料,道纹之中,可以用来驾驭雷霆的那一重劫雷纹,越发清晰简洁了。

等到哪一天,真正挖掘出它的完整图谱,明白其中真意之时,必定能够获得更为优越的御雷道纹

做完这些之后,李晚把苍阳环留在密室之中,运转全身法力,对着宝体就是一点。

“灵尊点化大神通”

一名白芒生起,隐隐地从苍阳环宝体里面浮现出来。

“好了,现在此宝已经初具灵性,就先把它留在这里,自然育成,等过个一年半载,我再开始定期查看”

第六百一十三章布局

修复已经开始,但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而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李晚在点化苍阳环之后,并没有继续在碧波岛上停留,而是辞别府主,准备离开。

院堂前,周彦等人已经备好行装,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看着李晚登上仙舆。

弥烟弥罗左右侍立,在李晚进入仙舆之后,便放下了垂帘,坐在上面。

李晚的声音,从仙舆中传了出来:“你们留在这里,要好生勤勉修持,不得有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