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2(2/2)
而且在进来这里之前,众人都不知道,具体的内容,因为以前有器道前辈闯关挑战的线索,都被负责监督的烈家先辈销毁了,只是隐约听闻,需要准备人手,而且要炼制很多法宝。
仓促之下,大家也没有提前准备什么。
好在,对现在的天南器道来说,形势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哪怕仓促之下,他们也可以随时召集起足够的人手,通过这个考验,应该不成问题。
七位宗师商议了一番,决心把其中一幅图谱交由李晚的琥山派完成,另外两幅,由其他六派完成。
这个考验设置的时代,毕竟是天南器道起步之初,当时的前辈,甚至都没有想到,天南本土的大师能够达到上千之多,在他们想来,能够凑得起百位,就已经不易了,其他普通修士,考验的也是器道功法的完善程度,以及领衔之人对门下弟子的调度控制。
至于所需宝材等小节,众人看了一下,甚至都感觉不值提起了。
要是整个天南器道,连炼制这三幅图谱所示法宝的宝材都凑不齐的话,也不用成立什么宗门了。
这些还不是真正的考验,只是入门关而已,更加看重的是整个器道的组织力度。
果然,在七位宗师发力之后,此间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外界,李晚等人所带的一众元婴大能,自愿充当信使,往来穿梭,短时间内,便组织起了庞大的力量,参与这三件需求秘宝的炼制。
一天的考验时间,刚过一半,在第六个时辰到来之际,众人便完成了第一步。
又是元婴大能亲自把炼制完毕的法宝部件送回来,交由李晚,妙宝散人和千工道人三位宗师负责最后组装。
他们各自神念如电,飞快对照着三幅宝图,挑拣出不合格的部件,或是将瑕疵精炼消除,不到两个时辰,也完成了最后的组装。
最后,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三尊巨大如宝塔,但却似用积木搭成的柱形巨物,一一推放在指定的祭台之上。
当三人先后完成,宝物归位的时候,三道金光突兀地从虚空照下,一个个扭曲如蝌蚪的道纹印记,浮现出来。
它们绕着柱形巨物飞了几圈,渐渐消失,但是台阶上,原本被一层宝光笼罩的前路再无阻拦,在众人面前显露出来。
那是府邸的正门,宽阔的大厅,显露在众人面前。
众人相视几眼,先后拾级而上。
s:今天第二章送到
第七百零五章造化鼎
“原来如此”
“铜道人前辈留下的考验,竟然是这物”
不久之后,道君府中,众天南大能齐聚在议事堂中,看着一尊通体紫红的三足紫金鼎出神。
妙宝散人,玉矶子等人,还有烈空镜,五大宗门使者,前来助拳的大能们,个个神情复杂,震撼莫名。
他们都由衷地为前辈高人的精绝构思和宏大目标而深感佩服,就连李晚,面上也露出几分诧异:“原来,早在十万年前,就有前辈高人高瞻远瞩,意图炼制道器”
此刻,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尊三足紫金鼎。
此鼎通体散发着浓郁的灵光和宝气,灵蕴非凡,却又隐含道蕴,带给诸人明显不同于寻常灵宝的感觉。
感受着从其宝体里面传出来的宏伟浩大气机,却不是传说中的道器,又是什么
李晚仔细端详此鼎,发觉它与自己当初在碧波府主处见过的那件残缺道器苍阳环,存着很大的不同,此鼎三足端正,方圆合形,大约有三尺来高,鼎身以细腻的风雷云纹为饰,暗藏法阵,连通着内外构造,形成一个蕴含小洞天的虚空世界,由于此物已经具备了完整的道蕴,众人神识并不能够投入其中,但却隐约可以感受到,它的身上法则之力异常浓郁,已经不亚于圆满大成的元婴修士。
此物大概是前人的心血之作,历经多代天南器道顶尖高手加持精炼,并且在这百座灵峰聚集的福地吸纳灵气,裨益自身,蕴养了数万年,早已经和铜山灵脉结合一体,化为镇压铜山气运的镇山之宝。
不过这还不是众人震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众人在鼎身上,找到一篇铭文。记载着它的名目和作用。
此鼎为“造化鼎”,作用不是防身保命,也不是克敌制胜,或者其他争斗用处。而是用来炼器
简而言之,这是一件用来帮助炼制法宝的法宝
“用来炼制法宝的法宝”李晚神情中,也带着由衷的惊叹,“若是以器道宗门而言,这般重器。的确称得上是真正的镇山之宝,可以镇压道统气运,代代传承,只不过,人能炼制法宝,本身就是夺天地造化,法宝是器物,何德何能”
这种事情,想想都有些异想天开,莫非。这才是法则力量的真意
妙宝散人道:“不要着相,铜道人前辈提出这一构思,只是大胆设想而已,依我看,未必能够实现。”
几名宗师看了,也道:“这件法宝,不过一粗胚耳,连基本的法阵构造都还没有完成。”
众人惊醒,暗自苦笑起来。
这倒也是,他们只顾着震惊了。却没想到,就连中古时代的前辈高人,都没有完成它。
这就好比长生逍遥,修真界中。人人挂在嘴边,乃是至高的道业,但是又有几个实现了
没有实现的东西,再宏伟,再辉煌,也是无用。
这时。大堂中再次响起铜道人的声音:“后世同道可鉴,此物尚为粗胚,只因我等器道造诣有限,不能完成,若有人能够将其炼化,当可继承我等遗志,掌控洞天”
铜道人又道:“由于此物乃是我等即兴而炼,未有图谱,万望后人慎之。”
李晚,妙宝散人,玉矶子,还有一众天南器道高手听见,顿时面色微变。
烈空镜和五名大宗使者听到,也大为惊叹:“这还真是够难的。”
众人都清楚,修真界中的道器,大多都出自于灵宝宗,而且还有不少,是历经多年,数代高人之手,不断精炼完善而成,更多依赖的是自然造化之功,相当于自然孕育的生灵修炼成道。
但是,芸芸大众当中,能够修成道境的,本就已经极为稀少,更何况是一器灵
而且,即兴炼制,没有图谱,就意味着,在器道一途的探索上,这些前辈们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或许这些前辈们,当真存在一些神通手段了得的道境巨擘,但这是他们自己的本事,并没有把器道前路探明,迷雾驱散。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器道本身,其实并没有太大贡献。
妙宝散人轻叹一声,语气中充满了颓然:“难怪以前,历代前辈都难得铜山,原来还有这层原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