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3(1/2)
。你们只需要负责具体的推行问题就行了。朕倒是要看看,有谁敢跳出来反对朕的意志,在大华难道还推行不下去了吗”
皇上这是动真格的了啊
看到皇上此时的状态,这十一个大臣心里不由暗暗叫苦。
一旦皇上露出这种神态,就表示他们的劝阻,皇上已经根本听不进去了。
唉
文字改革啊,一旦推行的话,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风波和动荡呢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将这场风波,尽可能的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
接下来,他们必须要给自己的门生故吏,打打预防针。
不能让所有人都跳出来闹事。
就算他们不支持,也不能跳出来闹事。
说实话,如果他们不是从最早开始跟随吕布,不是他们对大华,对皇上有着太深的感情。
就算是他们,也会跳出来反对的啊
同时,他们心里也有些好奇。
推行白话文也就罢了,这个很好理解。
不知道皇上要简化汉字,怎么个简化法呢
这么多汉字,每一个都要简化,还要思虑周全,这可不是小工程啊
就算集思广益,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啊。
皇上一个人得话,恐怕得需要几年的时间吧
希望如此吧,如果有个几年时间的缓冲,他们先把风声放出来的话,估计到时候闹出来的风波会小一些。
简化汉字,对吕布来说,其实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因为吕布根本就不需要亲自捉刀啊,后世有现成的模板,还是已经非常成熟的模板,他只需要拿过来用就好了。
甚至,这些东西,都不用他一一对照。
在后世,在网上,直接就能查到这些东西。
直接下载下来,重新排版打印,就搞定了。
简体字与繁体字对照表,打印下来,居然区区两页纸就搞定了。
简体汉字大概有八万五千多个。
但是这一次,吕布并没准备全部推出。
这一次,吕布准备只推出三千个简化字就足够了。
根据统计,一千个常用字能覆盖大约百分之九十二得书面资料,两千个汉字可以覆盖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书面资料,三千个,可以覆盖到百分之九十九了。
第九百八十九章:压力重重
先期推出三千简化字,正常教学的话,一千个简化字就足够了。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基本上都可以保证没有障碍。
于是,吕布打印了三千简化字和繁体字得对照表,再次回到大华。
回去之后,直接将对照表交给荀彧。
从皇上手中接过对照表得时候,荀彧的内心是绝望的。
原本还期待皇上搞上几年才能搞出来呢,没想到仅仅一天时间啊一天时间
你这么快,你让我们很难做知道吗
接过对照表之后,荀彧开始认真观看起来。
原本荀彧还以为,皇上就算搞出对照表来,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可能搞得很细致。
但是荀彧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这张表格,皇上竟然做的极为认真。
荀彧将表格从头看到尾,发现里面是有规律可循的。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简化了一些偏旁部首。
汉字经过简化之后,的确简单了许多。
学习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看完整张表格之后,荀彧不由陷入沉思之中。
或许,皇上的做法是对的。
汉字经过简化之后,学习难度大大降低。
有一天,真的有可能达到全民识字的地步。
如果全民开智得话,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得到多大得提升啊
既然皇上要做的话,那就做好了
在十一位大臣的推动之下,汉字简化还有白话文推广的活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公告,并且将简化字和繁体字对照表也一并发放下去。
并且这次的公告,使用的也是白话文。
当然了,字体仍然是繁体字。
毕竟简体字还没开始进行推广,如果使用简体字的话,恐怕没有人能够认识。
这次的简体字推行,并非是马上废除繁体字。
在这个时代,简体字和繁体字可以同时使用。
但是,但凡是大华的官员,一律要学习简体字。
给他们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所有的官文,统统要实用简体字。
各个学校里面,从一年级的新生入学开始,都开始学习简体字。
从新的一年,开始都改为简体字。
吕布也清楚,那些老儒,让他们重新学习简体字,是不现实的。
吕布不要求他们支持,只要他们不反对就够了。
这样的话,只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简体字就能推广开来。
五十年后,简体字差不多就能彻底流行起来了。
这次的文字改革,一经发起,马上在士林中引发轩然大波。
其实,又何止是在士林中间就算大华上下大小的官吏,又有几个不被轰动的
太可怕了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竟然篡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字,这怎么可以
这种事情,是要遭万古骂名得啊
这种行径,我辈断然要制止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我们都是不肖子孙,对不起列祖列宗啊,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皇上一向圣明怎么会做出如此昏聩得事情呢
怕不是被那十一位大臣给蒙蔽了吧
对
一定是这样
皇上如此圣明,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的
士林之中,彻底炸锅了
无数士子聚集在一起,声讨这种数典忘宗得行为。
官场之中的大小官员,纷纷上书声讨十一位大臣。
被吕布推出来的十一位大臣,被骂的狗血喷头。
每天上朝的路上,都有好多人跟在他们身边破口大骂。
将十一位改革先锋弄得灰头土脸。
文字改革才刚刚开始,便在整个大华闹的沸沸扬扬,不可开交。
荀彧不由苦着脸找到吕布,大倒苦水:“皇上,现在全国上下,闹的沸沸扬扬,不可开交。这么下去是要出事的啊您看,是不是暂缓改革的步伐”
吕布板着脸说道:“自古以来,改革从来都没有不背负骂名的,甚至从来都没有不流血的改革想要改革,就不要怕困难,不要怕阻力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荀彧哭丧着脸说道:“皇上,可是自古以来,改革者从来都没有好下场的啊,还要背负千古骂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