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3(2/2)
但他们身上可是着铠甲的,不像是其他的兵马俑,不用描绘铠甲那些复杂的东西。
“恩,不急”李元吉点了点头。
兵马俑属于陪葬坑,没必要同时下葬,稍晚一些也没什么问题。
近七千件,这个规模应该与秦始皇兵马俑差不多。
甚至,李元吉都在开始考虑,是不是这次的国丧结束以后,自己也开始制造一些兵马俑来备着
不需要太多的人,毕竟自己还年轻,保留一个百人规模的团队,就不停的一直做着就好,这样等到自己死的时候,怎么着也有个几万具的规模了吧
虽说当了皇帝,但实际上李元吉心里还是有一种想要做个大新闻的冲动。
额,跑题了,李元吉觉得还是等这次的事情过后,看看花费再做决定吧。
如果不费钱,倒是可以做着先准备一下,费钱的话,那就算了吧,毕竟自己是个节省的人,现在没那么多钱去搞这个。
除了兵马俑以外,其他的事情全部准备好了,早已复工的官员,明日也将停工一日,整个朝廷都要参加入土仪式,这个规模自然就不用多说了,不然怎么能被称之为国丧呢
李渊依旧如同历史上那样,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与窦皇后合葬一处。
不管过程怎样,这个结局依旧是同样的,李渊的人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正文第六零五章:哪来的自信
李渊已经当了九年的太上皇了,与他当皇帝的时间一样长,看起来倒是挺唏嘘的。
一代英雄人物,最终却落得如此结果,很多时候,不得不相信命运这两个字。
不管怎样,随着李渊的死去,随着兵马俑的下葬,属于李渊的时代,已经彻底的画上了句号。
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李渊这个太上皇,再也没有了那个深夜居于宫中苦思冥想的老人的身影了。
朝廷早就恢复了正常的运转,三日的停顿,只是让他们的工作量积累了一些,好在时间不久,影响不大,加班几天也就能解决掉。
市面上也同样在逐渐的复苏着,国丧在第三十七天的时候基本就结束了限制,但即便只有这三十六天的限制时间,朝廷依旧抓到了一些不省心的人,按律狠狠的处罚了一番,于是,整个天下似乎都太平了。
但是,内部的确是太平了,可外部有出现了问题。
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人,还是在于国丧这一件事情。
古制,国丧期间,不宜动兵。
所以,当李渊驾崩的消息传到济州的时候,身处于那里,刚刚对高句丽发起攻击的王玄策犯了难。
“此时双方军队刚刚交手,且在大军兵进百济的时候,就出现了高句丽的身影,若不是我军实力强胜,硬拼着杀出一条血路,那一战我军遭受的损失,将会是不可估量的”程知节汇报着关于前线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在于双方刚刚交战,国丧的消息传来,这个时候,他们是继续打呢还是停下来
可不论怎么选择,对于王玄策来说,都不是个很好的决定,继续打,固然是他最希望看到的,也可以让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可这违背了国丧的原则,违背了一个身为大唐官员应当遵守的规范。
不打一但让高句丽得知了国丧的消息,他们就会疯狂的涌来。
百济虽然被平定了,但内部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稳定。
才不过一年的时间,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可以在一年之内去做到如同内地一样的治理。
济州是孤立无援,加上岛上军队数量就是人口的一半,还来了数十万的大唐移民,他们就算是有贼心,也没那个贼胆,更没有那个暴动的实力。
但是百济不同,那里没有太多的移民,加上高句丽的暗中怂恿,所以百济的局势一直不是太稳。
这个问题,同样让李元吉有些头疼。
礼制是不能打,现实情况却是不能停,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个开战的时机不对。
“若是停下来,会怎样”李元吉紧皱着眉头问道,他也不想去破坏这个礼制,一些该保留的东西,李元吉还是想让其保留下来的。
但他也不会单纯的为了礼制,就去让将士们平白无故的牺牲。
“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停下来的话,有可能会令百济不稳。高句丽在那里经营的时间太久了,用根深蒂固来形容也毫不为过,百济国内,到处都是高句丽的人,明着的,暗着的,层出不穷。
对付这些人,单纯的依靠理性,依靠仁政是行不通的,唯有以绝对的武力,迅速的摧垮他们,打掉他们最后的精神支撑,让他们成为一盘散沙,失去阻止,失去目标,失去动力。”程知节说着。
李元吉微微瞄了眼程知节,吓的那货连忙缩了下脖子,暗道坏事。
看到这一幕,李元吉倒是心中忽然的笑了起来。
果然如此,这货根本就不是愚钝,一点也不笨,反而聪明的很。
历史上程知节只单独领兵过一次,而那一次却将整个战事搞的乌七八糟的,证明了他并不适合作为一个统帅。
但是现在看来,那明明就是故意的嘛,如果没有那个能力,现在他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如果真没有那个能力,他会活到武则天那时候成为为数不多的,可以善始善终的老臣
一个总会该在作死的时候,去作死一次的人,又怎么会是笨蛋呢
“既然要打,那就大打”李元吉微微一笑,直接开口道。
停战的损失,是大唐无法接受的,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去停战
因为礼制礼制只是针对正常时候的,但现在并不是正常时候,按照礼制的话,会死更多的将士,一边是礼制,一边是将士们的性命,怎么选根本不用考虑。
礼制并不是束缚人的根本,礼制也是可以适当改变的,凡事一成不变的遵循礼制,最终只能是回到过去。
但改变礼制,也不是一句话就可以的,不然的话,这些礼制又有什么作用
礼不可废,废的不是礼,而是对思想,对人性的解放,就像后世那样。
后世不好吗很好,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