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2)

目录

“哎,一号,那些机器”董晨说道一半突然拍拍自己依然光亮的脑门,“哦,对了,基地全部建设和装修完毕了是吧。”

“是的,先生,基地已经全部装修完毕,需要我带着您转一转吗它们可是跟您离开之前有了很大不同。”

一号邀请着董晨,并且一辆电动小车已经开了过来,董晨的一些喜好和习惯它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当然。”董晨欣然同意。

坐上一号开过来的电动小车,董晨就开始了自己的基地之旅,从穿越广场这里开始,走廊中都是空空荡荡的,但是相对的哪种乱糟糟的东西没有了,像什么脚手架、辅助管线等等都没有了,看起来整洁无比。

原来没多少东西的各个实验室里,原先暴露着电缆和管道的地方也被相应的仪器代替,各种机械设备和科学仪器填充了那些原来空荡的地方,让每个实验室都看起来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其实不是看起来像,而是确确实实的科幻场景中才有的东西,科幻片中的东西大多是一种先进的科学幻想,或者推测的地球几十、几百年后的样子。

而这里的实验室装置都分别比当前的科技水平高几十年和上百年不等,对于这座基地外边的人来说,这里可不就是科幻片中的场景。

待车走到工业区的时候就停下了,因为董晨见到了那些不再到处溜达的机器人,它们正在被改造,拆下一部分机械装置,然后又装上另一些不同的机械装置。

董晨看着一个带有针头一样装置的机械臂被装到一台轮式机器人上,这台机器人上还被装上了几组电驱动的滑轮,于不是好奇的问道,“那条机械臂是电焊吧它们上边的电驱动滑轮是要让他们在脚手架上移动”

“是的,先生,我们接下来的造舰计划要用电焊焊接舰体,这台机器人是要在舰体外部的脚手架上活动的,装上滑轮可以让它们更加高效的移动位置。”一号说道。

“嗯,这些机器人的数量够不够,我们要不要再增加一些机器人数量,等潜航器确定了设计,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来。”董晨想了想,给了一号一个参考,“用这些机器人,我们如果要造一艘十万吨级的航空母舰要用多长时间”

听了董晨的提问,一号毫不迟疑的就给出了答案,“先生,造一艘十万吨的航空母舰,我们只需要64天到70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我们现在有各类型机器人1700台,不需要用到100数量的机器人,只需要78数量的机器人就可以达到最块速度,数量多了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速度。”

“哦,这么快吗也就两个月出头我们就能造一艘航空母舰”

得到这个答案,董晨确实是挺惊讶的,虽说这座基地造的很快,也是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建筑和航母的建造难度可不一样,没想到造航母也这么快。

“是的,先生,我们拥有更先进的制造技术,这就可以大大提高建造速度,机器人的建造速度和精确度也不是人类工人可比的,而且机器人可以一天24小时不停的工作。”

“我们机器人的技术也很先进,故障出现率非常低,在建造基地的过程中,只有32台机器人出现过故障。而且据了解,航母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多方负责,不排除这些非建造原因拖慢进度,而我们只需要向您负责就可以了。”

说完之后,一号好像是顿了几秒钟,然后又说道,“而且您有95的时间不管事。”

呃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总觉得被人工智能鄙视了。

不过董晨也不能跟个“不懂事”的人工智能生气,知道了机器人们造舰很快之后,他就让一号开着车继续往前走了。

离开了忙碌的工业区域,这里已经很接近码头了,拐了几个弯就来到了码头上,这里也是另一个忙碌的地方。

长江31号潜艇已经被转移到了船坞中,上边有大量的机器人在工作,原先完整威武的潜艇已经不见,整艘潜艇被拆的七零八落,很多外壳都被切割了下来,透过缺口可以看到潜艇的内部大部分的仪器也都没有了,只剩下了空架子。

那些拆下来的设备和船壳,在经过一系列先进的回收程序之后就被还原成了原料堆进了材料仓库,等着再次被取出来使用。

在这里待了一会,董晨就又出发了,直到电动小车转完所有的地方,最后开到了董晨的专用实验室门口。

说是实验室,其实就是地上住处的复制,卧室、餐厅、厨房是什么的也都有,还有一处私人的小实验设备,只是这里的科技水平比地上高了很多罢了。

董晨来到工作台前,把自己带回来的移动硬盘连接到了数据接口上,让一号开始转移数据。

看着一号整理数据,董晨突然想起了之前一号说的替换计划,于是问道,“对了,我之前给你的那些资料,整理完毕之后有多少基地中设备可以被升级和优化”

“先生,是这样的,经过对您带回资料的整理,基地内的设备有35可以被更新,其中需要被完整替换升级的设备有12,可以通过替换零件或增加新模块达到优化升级的设备有23。”

“基地内的设备经过升级后,科研能力预计提高2325,制造能力预计提高1718,内部武器防御能力预计提高912,墙面防御预计提高,地板防滑,空气清新”

“停停,”前边还好,听到后边董晨赶紧就喊停了,“你这后边都是什么,还地板防滑,你咋不上天。”

第二百五十章与我相关的大事

事实证明,一些看似很标准的话,并且被人日常挂在嘴上的话,并不一定是万事皆准的。

哪怕这只是用来调侃和开玩笑的话。

董晨刚对一号说完“你咋不上天”就意识到,一号是真的可以上天的,只要是把董晨给它的资料消化消化,可能几小时就上天了,或许几天就飞出地球了。

所以董晨也就不跟一号扯这个了,直接对它说,“把实验设备和生产制造设备先升级吧,其他的就不用了,优先升级生产制造设备,正好利用一下这几天的空闲把它们升级完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