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莫名其妙的黄牛儿愕在当场,不知所措,中年人笑了一会才道:“哈哈将这个桥段演出来,我可是想了好久。好吧坐下,我们说正事吧”
待黄牛儿一头雾水的坐下,中年人便道:“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叫做为官不可贪,为商不可奸。要想做善事,必须先有钱。”
接着话锋一转,问:“所以,拉面好吃吗”
“好吃”黄牛儿如实答道。
中年人继续道:“你师兄的话我也听到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已经驱逐纥石烈部的完颜阿骨打,最多还有两三年就会反叛辽国建立金国,再过十年之后就会南下破宋。所以,统共算起来,你应该还有十二年的准备时间。”
“十二年”黄牛儿心里算了算,那时自己该有二十五六岁了吧
“要想抵抗金国南侵破宋,大宋的朝廷自然是靠不住的,所以你必须要有实力,这实力就包括了钱粮、装备、人手,简单点说你需要有一支属于你自己的军队。”
“啊军队难道先生让俺去造反”黄牛儿听了一呆,不由问道:“不说俺舅父是朝廷命官,只怕俺爹娘就不会答应。”
中年人笑道:“且先不说造反该不该,为何你会认为这是造反”
黄牛儿想了想,问:“难道,先生是想让俺投效朝廷”
中年人先摇头却又点头道:“算了,先不说这事。这金国之所以能灭了辽国又打破汴梁,是因为金国的军队非常骁勇,士兵的战斗力极强,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骑马、射箭、冷兵器作战等军事技能。所以想要跟金国的军队对抗,就需要一支战斗力同样强,甚至比他们更强的军队,这强军都是练出来的,不管你将来是想投效大宋还是造反,这样的军队都不可能凭空出现,大宋或许有这样的强军,也未必会给你指挥,因此你就需要自己练兵,懂了吗”
黄牛儿似懂非懂,但还算是能听明白意思,中年人这才道:“所以,这练兵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个普通人训练三个月或许能勉强能叫做军人,但想要达到精锐的标准,至少得训练三年。如果是想要达到,甚至超过金国那样的强军,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的,这你明白吗”
“十年”黄牛儿听了十分惊讶,可想想自己这都练了一年的武了,却还使不了沥泉枪,也拉不开一石的弓,倒也明白了。
中年人点头道:“不错,而想要训练出一只军队,首先需要的不是人,是钱粮。也就是想要做大事,必须先有钱,所以你眼下要做的打算就是如何赚钱。拉面的想法很好,但只能赚些小钱,想要养起一只军队远远不够,只能作为一个不使人怀疑的起点。所谓开门七件事,赚钱不过盐酒茶,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谋划的就是如何从盐酒茶下手赚到这第一桶金”
第三十八章食汇街
夜深了些,姚二娘与弟弟姚政商量了一些家事之后,便送他回去,又绕道儿子的房间瞧了一眼。
看着儿子趴在案上睡了,姚二娘眉头一挑正要呵斥,却一想这几日种种事故,倒也不忍只能上前摇了摇道:“我儿,倦了便上床去睡吧”
被二娘一摇,黄牛儿就惊醒了过来,朦胧着眼睛瞧了瞧二娘,却大叫一声道:“啊娘却何故来扰俺”
二娘只道是惊了儿子,倒也没生气,道:“夜深了,还不上床去睡”
黄牛儿被从梦境中强拉出来,虽然有火但对自己娘亲却也不敢造次,便道:“俺理会的对也娘,老店修葺好还需多久”
二娘便答:“修葺倒也简单,三五日就好,不过你爹却要在下月初六开张,是要借着你拜师宴的喜气,还有给你表妹下聘的喜气,做个三喜临门。”
“下聘倒是好个三喜临门”黄牛儿听了,倒是觉得老倌好算计,竟然懂得借势,便也起身请了二娘坐下,道:“娘,俺晚间思想一事,想得倦了这才瞌睡,如今正好给娘说说。”
“何事啊”二娘见儿子正色,倒也不敢小看。
黄牛儿理了理自己的思路,便道:“就是俺家老店重开的事情,光是卖个羊汤拉面和皮蛋是不是太少了”
二娘皱眉道:“却也不少了,虽说那皮蛋还没好,但想来定不比拉面差,还要如何莫非我儿还有从老神仙处学的吃食”
这之前提到黄牛儿的师尊,二娘多用的是“你师父”三字,在这次经历了险难之后,却是突然改口叫做“老神仙”了,倒也不让人意外。
黄牛儿点头道:“不错,俺细细想来,多不敢说,二三十种也是有的。再说俺也想到,这南门一里之内只有俺一家脚店,为何不将周围也谋划下来。”
谁知二娘却白了儿子一眼,道:“这事你却不知这靠了城门的地,都是官府的公地,可不准买卖。再说这平日里不打仗还好,若是打仗,城下一里之内都是险地,俺家老店当年建时,也是离了城墙整整三百大步,亏了这些年黄州风调雨顺,不然早被祸害了。”
二娘这么一说,黄牛儿倒也醒悟过来,他也随师尊朱桃椎走过不少地方,都瞧见各地城池的城门后面必然有大片的空地,城墙脚下既没人建民居,更不会有人在上面种粮食,之前因为对此不感兴趣,所以也就没问。
如今听了倒也明白了,这平日不打仗是好,若是打仗,靠近城墙的房屋和田地自然也就首当其冲遭了殃不是
“也就是说,这些公地官府是不卖的”黄牛儿搔搔头,要是官府不卖,还很是个难题,因为他就是看着自己老店对着南门口这几百步的路边两侧都是空地,所以打起了主意。至于老店向北的主街两旁早已店铺林立,想要插上一脚投资也就大了。
“不但不卖,路边还不许摆摊”姚二娘可要比儿子聪慧多了,自然悟出了儿子想法,不过她也动了动脑筋道:“不过,老店宅地可是三亩,牛儿若是有把握,可将店面再扩上一扩。”
黄牛儿忙问:“能扩多大”
姚二娘笑道:“黄家老店占地也不过三分有余,再说往东面去也都是私地,若按着宅地大小都建成屋企,再扩上十间正房也是无碍。”
黄牛儿一想,便将老店周围地势想了想,也明白了过来,然而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就冒了出来:“娘,往东再走二百步,是不是吴门巷的巷尾然后过了大路往西一百多步有小巷能进菜街的街尾”
“是啊”姚二娘想了想,脑中倒也把地图勾勒了出来,不明白儿子这么问的缘由。
黄牛儿拍手道:“成了,俺听爹说过多次,当年老祖买下老店的宅地也不过统共三贯钱,就算如今翻上一翻好了,娘算算俺家以老店的南界为边线,要是把东到吴门巷的巷尾,西到接着菜街的街尾的小巷这两块地买下来,一百贯钱够是不够”
姚二娘眉头一皱,便心中一算,当即点头道:“够还多了统共也不会超了十亩,就算这几年涨了些地价,也不会超了五贯一亩。”
黄牛儿谋算的这些地毕竟是靠近城墙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