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道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2/2)

目录

中年匠人摇头大笑起来,便也不说话了,旁人也是闷声,这猪羊放在屋子里养各地倒也不是没有,再说他们这些仆役只管干活,主家心思又岂能是他们猜测的。

待黄大郎转身将要离去时,才听那中年匠人忍不住道了一句:“可惜了,这数百亩的好田,下掘三尺都是熟土啊”

想来也是,这黄州一地秦汉时就是望郡,平原一带的土地都是耕作了上千年的正田,三尺熟土算个什么。

不过这句话倒也提醒了黄大郎,便自回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便将车上的大缸都卸了下来,然后全装上稻麦由孙家四老领着孩子们押运回了黄州。

十二两大车共计装了三十石旱稻,二十石麦子和十五石的粟米,这些未脱壳的粮食运回黄家可不是用来做吃食,而是准备试制混合饲料的原料。

还有就是他们运来的大缸,的确是准备用来做白霜糖的,只是黄大郎命人用淘米水加石灰放在缸中烧沸,然后洗净阴干,并且特别做了标记,反正日后这些大缸出的糖他是肯定不会吃的。

这日中午时分,万年青坐着马车急急忙来了,见了黄大郎也是满脸苦笑,他自然也知道了昨夜黄大郎的说辞,因此也猜到黄大郎知晓他的苦衷。

万年青瞧了瞧两位哥哥的面色,便也坦然相询:“贤婿,事已至此,还当如何打算,不妨道来。”

黄大郎便让孙立拿来一张画卷,上面是昨夜他亲自观测后画出的庄子建筑简图,指着上面打的无数叉叉道:“如今之计,便是只有一个拆字不过却不是全拆,留下大屋六座、中屋十二座、小屋三十二座,其余按图尽速拆卸。梁柱棅椽还有篾席且编号登记,先储藏起来,日后若有需要再取出搭建。”

当即万家三人都上来看这简图,发现要拆掉的木屋并非连片。其中三十二座小屋围成一堆,处在东南最外围,周围画了一圈虚线注明是围墙,正好与万家原有庄子间隔三里,互为守望之势。

中屋十二座却是四散分布,每一座周围的木屋都被打了叉叉,空出许多土地来,至于六座大屋倒是紧靠万家庄子的南面,也用虚线圈了起来,题写作坊一期的字样。

三兄弟瞧了,万年松和万年竹对视一眼后,都来瞧万年青,他便苦笑着点点头,对黄大郎道:“拆便拆吧都做的卯榫,并不曾用钉,拆起来也快。”

卯榫费工费料,用钉却能省了许多工料,这话意思也是暗示黄大郎,万家人做事务实。

随后黄大郎又让孙立拿出一张图来,展开与众人看。只见这第二张图顶上写着“万黄联庄一期规划远景图”,图上一左一右画着两个粗略的庄子图样,然后十二座中屋周围却用网格线画出了扩散区域,注明了是鱼塘。大屋上的作坊一期倒是未变,只是在三座大屋上面注明是养殖区,另外三座上注明的是加工区。

三人一看都是一愣,万年竹道:“大郎,这鱼塘是何意不是要用来饲养猪羊的么”

黄大郎又让孙立拿来一张图,这图显示的区域更大,便道:“庄子周围,方圆五里之内的田地,都是耕作经年的熟地。俺问了这些日子搭建屋子的匠人,得知这一带掘地三尺都是熟土,用来养猪羊岂不荒废所以,俺便决定掘地三尺,将熟土全部运至回龙山下的下田铺撒,这样下田便成了上田,种植粮秣收益不减。”

万家三兄弟听了都是大惊,他们脑中一时还真转不过这个弯来,还是万年竹问道:“大郎,这上田的熟土搬去了下田,果真能让下田变作上田”

“这上田下田,区别在何处如今说来舅伯不信,明年便知了”黄大郎也不理解其中确切道理,只是在奇梦中瞧见过后世之人居然在巫山巴东的绝壁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水坝,将滚滚长江之水拦截下来用做什么发电。

不过这不是重点,他所得奇梦主要是讲如何将江水淹没之地的熟土搬运去了生地造田的法子,自然叫他记下了。

不好意思,除夕将近事多,待进了正月定不忘飨食各位书友。

此外,换了个新简介,还望大伙儿给些建议

第一百六三章年关近

虽然都带着狐疑,可万家兄弟也不是种地小能手,对这个事情还真是吃不准,又把目光投向了养殖区,万年松问:“如今庄内的大小猪只便有四百来头,三间大屋如何够啊”

黄大郎便也笑着反问:“敢问舅伯,先下天寒地冻,猪只可是都养在庄中圈内”

“正是原先只有一个圈,能养百十头,后来又加盖了两圈。”万年竹答了一句,还是不解道:“可庄内的圈儿,每一个都比这大屋大了不少。”

黄大郎便也直言:“到时庄内的猪圈还养猪母猪公,养殖区内则专门圈养猪仔,这一丈方圆的空间就可以养双月仔猪三十头、三月猪二十头、六月猪十头,如今才是一期,若是不够使用,日后慢慢扩大就是了。”

“羊呢”万年青倒是主意黄大郎没提羊的事情,图上似乎也没标注出来,自然来问。

黄大郎便用手一指大图上西北方向的一片区域道:“今年先不养,不过要将这处的五百余亩旱地改种苜蓿。”

随后,黄大郎也把自己原先做的联庄计划再次解说了一下。

这黄州的黑毛猪肉贱和长江鱼贱其实都在黄大郎的计算之内,他也不是好高骛远之人,所以最早定下的计划是相当的保守。按照他的构想,庄子的第一期工程中,猪母存栏二百头,仔猪存栏三百头,以六个月为一个饲养周期,每月能够出栏五十头就算达标。

不足的部分,自然就要依靠民间百姓散养,再说这几百年来黄州附近也从未听说短缺过猪肉不是

再来说长江鱼贱,如今除了某些好饕餮者喜食的真鳊还能卖上些价钱外,长江里的鲤鱼、鲫鱼、鲳鱼还有普通鳊鱼价格都是很贱的,巴掌大小的鳊鱼也就几文钱,三、四斤重的肥美鲫鱼也就十来文,所以为了掩护雪盐的制作,竖起一个鱼鲊作坊也就在情理中了。

而且,万家庄子虽然距离黄州有四十余里,可往东五里就是举水,江上的渔夫可以直接驾舟沿举水逆流而来,收鱼也不麻烦,一个月万斤左右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