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道 > 分节阅读 470

分节阅读 470(2/2)

目录

甚至很多时候,对于这些人而言,最好的指挥就是没有指挥,他们完全可以按照本性和经验自有的发挥。

因为这支军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个士兵都能被称之为勃堇军

“嗷嗷”

还在宗望思绪不定时,宗磐已经领着人来到了营地南端一处通道口上,此处的金兵由于要等后对送来帐篷才能搭建营帐的原因,便也提前卸下了马具,并将之按照搭建营帐的规划将至堆放,因此很是巧合的用马具堆出了类似街垒一般的障碍物。

当宋军突击进来的时候,便有聪明的士兵迅速将这些马具退到并队列,使之成为了一道骑兵难以越过的障碍,随后便也寻了兵器、弓弩在此处阻截宋军骑兵,不使得他们借此通道继续冲入营地之中。

而宗磐来到此处障碍的边缘处时,正好瞧着马具堆旁嘈杂的战场上,一个个金军士兵呲牙咧嘴正用弓箭对绕行而过的宋军骑兵胡乱射击,可偏偏箭矢射中了宋军的铠甲后,居然十有七八直接弹开,根本就扎不透宋军的铠甲。

不过,这种负隅顽抗的办法,倒也给了他一个思路,就听得宗磐搓指成哨发出一声唿哨,便对身后跟着的勃堇们交待几句,要他们四处散开将此法交待各军。

“把我们的油脂全部扔进去”

此时,瞧着帅帐上的布幔和皮革差不多已经烧尽,原本升腾起五、六丈的火焰也差不多渐弱,宗望却是耍着马刀来到了帅帐残骸处,却指着火势将尽的帅帐下达了命令。

顿时,便有士兵急忙从附近的马包里寻出了装有油脂的皮囊和陶罐,纷纷投入了火中,随着陶罐的碎裂,里面琥珀色的油脂在溅出的瞬间便生出了猛烈的火焰,把周围再次照亮。

“去把火都烧起来,好叫儿郎们更好杀敌”

宗望脸上带着浓烈的笑意,继续让士兵们拿出油脂放火,比起宋军的火攻,其实此时的宗望更担心的宋军之前射入的火箭烧完了熄灭,那时在一片黑暗之中,金军显然无法发挥他们的战斗力。

因为即便是如今,就算金国已经建立的数年,士兵们的营养摄入比以前好了数倍,也还是无法避免夜盲症这种顽疾。

也就见得听令的士兵迅速四散开来,不断寻来马包之中的油脂,便就地将之投在死人、死马、乃至散落的鞍具上,用火把一点,当火焰接触了那琥珀色的液体时,顿时熊熊烈火升腾而起,滚滚腥臭的黑烟,迅速开始蔓延

猛火油这种油脂,早已不是宋军或西夏党项人独有的专利,女真人在干残了辽国之后,便也全盘接收了辽国的科技和各种匠人、配方,自然也是早就弄出了猛火油来。

短短片刻,金营之中再次燃起熊熊烈焰,不但热浪极为迫人,甚至因为点燃的尸体上穿戴的皮革和毛发起到了强烈助燃效果,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不断,更有一股猛烈的烤肉香气开始在空气中蔓延。

“嗷”

持着狼牙大棒在各处游弋的宗磐居然很快聚起了一队匆促上马的骑兵,用嘶吼声作为信号,开始引领他们在营地中追杀四处乱串的宋军骑兵。

而还有更多因为早早就卸下马具让马匹休息的金军,却是也听着宗磐的嘶吼自发的集结在一起,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反击。

在火光之中到处都是宋言和女真语交织在一起的喊杀之声,以及早已分不清彼此的兵器碰击之声,可怪异的是并没有哪怕一名金军士兵因此胆怯、避战甚至逃跑,每一个人都拿着随身的武器,对呼啸而来的敌军展开殊死决战。

也不提金营之中的战事如何,便也说先早那队点火烧了帅帐的骑兵,在迅速突围出了金营之后,身中大纛战旗的那人在下达命令让其余人继续转身入营冲击之后,便也独自一人往正南方向绕行而去。

莫约行得二里,正好绕过金营南面半里前后之处,便也瞧得一野丘之上停着数百骑人马,当先一人身穿宋军主将制甲立在一杆折字大旗之下,便也强撑着伤痛策马近前。

“折彦斌,你怎么撤回来了你麾下的人马呢”瞧着那骑兵近前,宋军主将竟也借着火光瞧出他是谁来,一边呵斥一边正要策马上前,却见那折彦斌却是突然翻身下马,然后爆喝一声,手上一推一车,竟是将半截旗杆穿腋而过,捧着半截残缺旗杆大声道:“回禀大将军:斩获敌军大纛战旗,特来献上”

随他喊声,大纛战旗便也迎风展开,虽然旗面上此时早被鲜血染红,不过那只好似猫头鹰一般的肥鸟,却在火光之下清晰可见

第九百八二章待罪

“好”那主将手抚苍髯,哈哈大笑着一把接过旗杆,迎着凛冽夜风一展,便也瞧见了枪头上缀着的血红牛尾鬃原本应该是白色,看着旗布上苍劲古朴的海东青画像,竟是将脸上被西北之风吹出沟壑纵横的皱纹也笑开了。

瞧过战旗,北征骑军主将折可适便也大手一挥道:“来人速速将后军指挥折彦斌拿下,裹扎伤势之后,押回中军待罪”

“大将军,这是为何”折可适身边侍立的众多将领听着都是一惊,十分不解他为何叫人拿下折彦斌。

却将折可适眼神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死死盯着折彦斌道:“尔身为一军指挥,不与将士同袍结阵杀敌,却借献旗临阵脱逃、避阵怠战,本将以军律处置,你可敢有怨言”

折彦斌当即呆若木鸡,原本以为受伤而应激潮红的面庞顷刻间便是一片死灰,他身为折可适的幼子,自然知道亲爹最重军法。而折家能在西北屹立百年不倒,可以说靠的就是对折家人和折家军一视同仁,所以数百年来这支铁血部队也才能在强敌环顾的西北鏖战之地休戚与共。

说起折家军,至此时当真是数百年的戍边历史了,从唐代初年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