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道 > 分节阅读 488

分节阅读 488(2/2)

目录

黄杰听得陪着一笑,便也道:“二兄有如此念头便好,待到了宁州且与俺给宗保哥哥问好便是。”

孙新笑着答应下来,本欲拍马就走,可是想想还是勒马停步与黄杰道:“大郎,你可还记得我家三哥”

黄杰一想,倒也记得那三哥孙新的第三子是孙新一家在黄州落户后,由孙三婆婆做主,请得媒人聘得黄州本地一户大家闺秀所生,名字唤作孙豹,算起来年纪应该还小,政和五年1115年与青霞生母姚玉前后脚出生,如今该有十五岁了。

说着孙新从怀里摸出了一块小铜牌来,交与黄杰道:“这是我家三哥在龙山书院拿的奖牌,他对大郎你家的七娘妹娘,生母青禾有些小心意,托某转交,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黄杰接来一看,倒也见得是龙山书院在乾道元年十月办法的校内六艺比赛射术一等奖的奖牌,瞧着奖牌上的孙豹二字都被摩擦得闪闪发亮,先是一呆,但旋即了然。

当下便也郑重点头笑道:“二兄放心,俺必定转交与妹娘,也叫三哥好好学艺,这想要做俺家女婿倒也容易,至少打得过俺闺女才成”

孙新听得哈哈大笑,自然答应下来,便也拍马跟上队伍,追了上去。

瞧着孙新远去的背影,黄杰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突然一紧,眼前恍惚闪过了当年在黄州,他与大兄孙立远远骑马过来,由师兄公孙正引荐给自己的一幕,那时孙新青春年少,穿一身武服劲装,将两把铁锏交叉背在身后,也不多话,只是一脸的木讷彪悍跟在孙立身旁。

恍惚间,黄杰遥遥看得远去的孙新背影似乎转身与自己招手,他便也举手作别,没来由双眼一润,竟有一股子悲苍弥漫胸中。

黄杰师从朱桃椎,道门之中的种种秘书多少都有涉猎,自然明白天人感应之道,所以也立时反应过来,只怕孙新此去恐有劫难,或许就是他大限所在,所以才有这番交代。虽然黄杰立时就动意想要派人将他追回,可又想到方才孙新所言这收复燕云乃是他的平身所愿,便也只能止住了心思。

最终,只能遥遥望着孙新的背影与三千敢战士融为一体,渐行渐远。

第一千零十八章备战

送走了三千敢战士,并且正式开始了徙民,辽阳城内也一改之前的懒散模样,在每日组织发送百姓南迁的同时,也开始城内的土工作业。

所谓的土工作业,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修缮城墙,改造瓮城和附属防御设施;其二是填埋护城河,挖掘深井并修建给排水设施;其三便是修建城内暗道系统。

先来说修缮城墙,改造瓮城和附属防御设施这一条,倒也从字面上看出内容简单,如今的辽阳城乃是辽国在神册三年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后修建。

当时是在襄平老城的基础上,修葺辽阳故城,改为东平郡,置防御使,并“铸铁凤以镇之”,因故又称铁凤城。

到了天显三年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即帝即位,改辽阳府为南京,作为辽代的陪都,迁东丹国首都于辽阳,建东丹王宫今辽阳市老城东北隅,徙耶律倍居之辽天显元年即公元926年,辽灭渤海,改其国为东丹国东契丹之意,立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

辽会同元年938年,改南京为东京,置辽阳府。设东京道,统辖四十州。其辖境西至今康平县以西大凌河下游,东临滨海日本海,东南至今鸭绿江下游南岸,北至今松、嫩合流起点,东北直达黑龙江下游。

东京辽阳府辖辽阳、仙乡、鹤野、析木、紫蒙、兴辽、肃慎、归仁、顺化等九县。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年,被迁徙至辽阳的渤海人,为反抗辽朝当局加税和虐待船工而起义。东京辽阳府军事首领渤海人大延琳参加起义,取得领导地位并宣布独立,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兴辽,建元天庆。但一年之后,起义便告失败。

辽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联合汉人在东京辽阳起义,自称大渤海皇帝,改元隆基,数月后失败。

辽阳作为辽国五京之一,在契丹、汉族、渤海、女真、高句丽等族人民的辛勤开发下,到辽末时期也即大宋的政和年间辽海地区已成为“边户数十万,耕垦千里”的富庶农业区。

可是,随着阿骨打称帝并定都会宁府今阿城县白城子,于政和六年1116年起兵攻克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市,作为陪都之一。

而如今,当年据称“边户数十万,耕垦千里”的辽阳地区已然一片狼藉,原本鼎盛时总人口超过二十万的辽阳府城如今仅剩下八千二百一十五户,共计四万三千五百五十人,由此可见金人的施政是如何的不得人心了。

话说回来,因为城池本是辽人修建,所用的城建工艺自然是辽国的技术,也就是城墙砖石合筑,内石外砖,墙心夯土的老办法,加上建成已有百年,说是古董也不夸张,如今既然要据守城池跟金国打一场拉锯战,自然要好好修葺一番做些加固。

以下为反盗版内容

所谓十年修得同船,百年修得共枕眠,大伙能来瞧老黄的小书,至少也得修个二、三十年交情,所以还请各位喜欢本书的读者移步支持一下老黄哥、支持正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给点支持行不行

所谓十年修得同船,百年修得共枕眠,大伙能来瞧老黄的小书,至少也得修个二、三十年交情,所以还请各位喜欢本书的读者移步支持一下老黄哥、支持正版,万水千山总是情,给点支持行不行

所谓十年修得同船,百年修得共枕眠,大伙能来瞧老黄的小书,至少也得修个二、三十年交情,所以还请各位喜欢本书的读者移步支持一下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