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斗战狂潮 > 分节阅读 427

分节阅读 427(2/2)

目录

王重强忍着心里的咒怨,再次确认了一下书名。

“细胞宇宙学。”

好坑爹的书名,但凡起这种名字的作者,本身就是个逗比吧。

简单点说,连图书馆管理员估计都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混进霸族图书馆的,著作书名是“虚幻映照现实的神”,笔名比书名还不要脸,但重点是免费

如果说人类发现灵魂可以第五维度,让人类终于摆脱了身体的桎梏,真正接触到宇宙的奥义,这是自黑暗时代以来最超前的进步,那这本书从开篇第一个字起就是在教人类如何倒退。因为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类的身体其实同样也蕴含着宇宙的奥义,更深层的、超越灵魂的奥义,甚至,组成人体的每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宇宙

里面用了莫名其妙的术语来阐述这个观念,什么原子、原子核,甚至分子、电子,号称进入微观的世界里去阐述宇宙,可书中又并没有对所谓的原子、分子进行详细的解释,这都是尼玛些什么鬼原子,你还包子呢

坦白说,一般人真看不懂,地球科技的辉煌是在维度世界降临之前,自进入黑暗时代以来,人类曾经的科技和一些学术已经基本失传了,迫于生存的压力,人类对抗的是变异兽又或是第五维度的强大生命体,关于微观方面,也主要是医疗方面,但也止步于细胞这个程度,更微观已经放弃。

无论是联邦还是帝国,又或是圣地,基本都不会有人太过关注这些,这些专业的术语对普通学生来说更是太过晦涩,看起来无疑是天书一样的东西,但是王重懂。

在小时候王重就和辛巴讨论过很多,也学习过很多,完全处于一种被科普的状态,那个时候连王重都觉得这些东西是没用的,但是随着成长,王重觉得旧时代文明的理解也不能说完全是错误的,只是科技走偏了,会繁荣,去距离宇宙奥义越来越遥远,黑洞计划看似解决资源带来灾难,但实际上破而后立,让人类中断了错误的方向,接触了最快速度了解宇宙的方法,只是就文明中的一些理解是对的,至少一些方法论是对的。

看的时候抱着批判的态度,可多看上几页,王重的眼睛就有点挪不开了。

任何一种功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学识、一种认知,想要练好它,首先要它真正的吸引你,而这本书里的很多观念,在能理解的情况下,就已经吸引了王重。书里认为真正的淬体不是广而化之的在类似人体的层面去淬炼,而是要从微观的世界入手,人体本身就蕴含无穷的宝藏,每一个细胞原子中都有原子核,其中蕴含有难以想象的宇宙洪荒之力,可以称之为“核力”,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核力”才是真正的强大。

而当你掌握核力之后,再完成魂力和核力的结合,人类就可以成神,纵横宇宙无所不能

霸族的熔炼系中很多人放弃人体,通过类似液态金属、炼金产品等物来替换人体部分,那样的做法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简直就是买椟还珠、愚不可及,他觉得人类的身体其实才是这个宇宙中最强大的,原子生物核的能量不是宇宙中其他任何一种能量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存在这样的理念对现在无比兴旺的霸族熔炼系来说完全就是彻底的否定,也难怪这样可以著书出册的人在霸族的族史记载上默默无闻,换了谁也不会喜欢他。别说霸族了,这样的理念即便是放到修道院或者录武堂,也同样不会受待见。

人类对自身孱弱的印象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从黑暗时代对抗变异兽,到征战第五维度,在面对一切挑战时,人类依靠的都是魂力或者灵魂,相比这两者,人类的身体实在是孱弱得不值一提

一柄普通的小刀就可以割破的皮肤,你给我说那是宇宙中最强的物质,只是没有开发出来真要最强,就算没有开发出来好歹有个一两成的基础,也不至于弱成这样,这神理论也只有鬼才信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有钱能使磨推鬼

可是王重却有些着魔,或许他也疯了,但是他真的觉得有道理,对方确实是有些异想天开,可是说得通从原子角度来说,这里面确实蕴含着恐怖的理论,这是旧时代超大威力武器的原型,在那个时代运用到人体里完全是做梦,可时代不同了,人类的魂力开起了一个可能。

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个超绝的疯子,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对两个时代的文明都相当了解,旧时代偏向于科技,新时代偏向于灵魂,其实都有偏薄,只有灵魂,脱离肉体,人类并不平衡,灵魂和肉体相互作用,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同样一个道理,一万个人一万个理解,这种理解无疑是最疯魔,最深层的,作者提出的只是一个概念和可能,或者是方向论,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无数的问题和难关,但是王重从心底里接受这个理论,因为他就是不神化魂力的存在,相信人的本尊存在,肉体确实脆弱,即便是有魂力的加持,人类的肉体依然无法和维度生物相比。

但任何事情都是两面性,脆弱可能是真的脆弱,也可能是根本没有发现真正的使用方法,他的细胞能量理论,以及质能转化守恒理论,是王重可以接受的,难度在于,如何激发和控制,以往的人类是没有的,但现在的人类有了,那就是魂力。

魂力是打开细胞核能的钥匙。

找到钥匙的人,立地成神,称之为上帝也不为过,但也有可能瞬间爆炸,核能的庞大,需要匹配足够的灵魂和魂力控制,这本书的作者自己都陷入了一种极度的矛盾当中,一方面说明可能性,一方面说明危险性,以及很可能是条不归路。

王重觉得这个作者没疯,反而比任何人都清醒,他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和猜想,但并不是说一定能成功。

王重看入了神,就这么抱着图书馆里最厚的细胞宇宙学坐了整整三天,如痴如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