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当我熬死皇帝之后 > 分节阅读 37

分节阅读 37(1/2)

目录

在赵郴身上。”

四个皇子中湛王成婚最早,大约是因为他总是多病,先帝也担忧他能不能活到成年,十六岁那年便给他赐婚,一正妃两侧妃一同进府。没过多久湛王妃传出好好消息时先帝高兴极了,赵衡也为兄长高兴,赵郴出生在夏天,满月后赵衡兄妹几个一同到湛王府看新出生的小侄子,大夏天里小人儿光着屁股穿着肚兜乖巧躺在摇篮里,两条腿藕节似的,赵衡记得兄长战王亲手给赵郴换垫在身下的尿布,抬起赵郴两条腿时,赵衡看到赵郴屁股上有两个红点点,在大片青色胎记的婴儿屁股上很是显眼。

“大哥,郴儿臀上怎么有两个红点点”惠王先问出口。

赵衡记得湛王笑笑却不多解释,孩子身上有什么胎记特征都是隐秘之事,赵衡约莫知道这规矩,暗中给惠王使个眼色,大家都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高明纯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道:“难不成胡彬是湛王的孩子”

湛王怎么想的府中姬妾那么多偏偏让杨婉莹怀上身孕嫁给别人,要为多子多孙不该接回府中教养吗以杨家家世,杨婉莹给湛王做妾也不是什么难事。

赵衡也是同样的想法,但有一点很说不过去,那个疤脸男人和杨钊元都护着胡彬,再加上胡彬和赵郴一样的胎记,所以胡彬的身份应该是皇家子弟才对。

“难道湛王没死”

赵衡摇头:“不大可能,湛王的丧事是朕一手操办,况且他离世时我们兄妹几个都在跟前,床上躺着的肯定是湛王。而且当初所有太医都说湛王的病无药可医,他身子破败到这种程度也很难死而复生在外头逍遥吧”

说的也是,高明纯叹声气:“也许是咱们想错了,胡彬是恰巧和湛王世子有一样的胎记而已,或者先帝有皇子流落民间”

她又想到一点,往赵衡臀上瞄了瞄:“难道陛下身上也有红点点”

赵衡轻轻弹一下她额头:“朕身上有没有你不清楚”

“臣妾当然不清楚”她又没从头到脚看一遍。

“那等晚间朕给你机会好好看一遍”赵衡说完不等她反驳,立刻正色道:“父皇虽然、咳咳好色,但甚少在民间流连,就算在外头有宠幸的女子也都会带回宫里,皇子公主出生都有金令赏赐,宫内登记在册,无金令自然不算皇家骨肉。”

罗太妃的信件上并无任何疤脸男人的信息,两人似乎没什么关联,高明纯叹声气揉揉脑门。

“别着急,他们总会露出马脚的,只是接下来要劳累皇后了。”赵衡本不愿再将高明纯牵扯其中,但最近看来他的皇后并不是普通柔弱女子,她足够睿智冷静,也许当初正是凭着这份冷静才能将腹中孩儿安然无恙的生下来。

高明纯摸摸肚腹,无声点头,她可都是为了自家孩儿。

等到晚间,赵衡宿在椒房殿未回承乾殿,拉着高明纯查看他身上到底有无甚么显眼胎记,等到夜深才吹灭灯烛。

进不到椒房殿内殿当值的宫女悄悄记在心中,等到第二日清晨才将消息送到罗太妃处。

罗太妃正在上妆,妆容一向是清新淡雅的看不出什么妆粉痕迹,穿着依旧是往日平淡模样:“皇帝都快没命了还想让皇后怀上身孕,可真够不要命的。”

宫女想逗趣附和一句,抬头见罗太妃神色冷冷的,再不敢张口。

病了大半个月的皇帝终于要复朝,群臣准备着一大叠奏章,个个在府中喝足水,第二日斗志昂扬上朝而去。

皇帝还未到太极殿,群臣都在小声耳语,礼部尚书高均海慢吞吞站在他的位置上,对旁人打量的目光眼皮都未抬一下,仿佛不知今日上朝众位朝臣是为谏言皇帝广纳后宫或是挑选皇室近亲立储,总而言之皇后未来的日子很不好过。

“高大人,今日可还好”问话的人是兵部尚书诸葛隆。

高均海勉为其难看他一眼,慢条斯理道:“多谢诸葛大人关心,在下一切都好,吃得好睡得好。”

他骨子里有很重的文人孤傲,加上高家百年世家的底蕴,如今又被封承恩候,在外人看来的确是高不可攀的,尤其是诸葛隆从军中摸爬滚打几十年拼到六十多岁才和年近五十的高均海比肩。

诸葛隆面上不显,心中却在暗骂,高家出了皇后又如何,若是陛下归西,那皇帝之位是谁来做还不好说,到时候再是尊贵的皇后也不一定有乡野女子自在。

诸葛隆吃个不大不小的闭门羹,旁人轻易不敢和高均海搭话,高均海偶尔与熟悉老友说上两句,仍旧是平时的文雅模样。

到了时辰,皇帝驾到,群臣行礼山呼万岁。

赵衡着衮服坐在上方,底下朝臣远远看去仍旧是面色惨白的,各人心中都有了谱,就等着有人开口起个头。

最先站出来的是湛王妃娘家父亲御史大夫杨廷芝,义正言辞道:“臣深知此时提及立储一事对陛下不恭,但臣依然要说,陛下身体有恙,很该提早立储以正皇位正统,是为江山社稷安定绵长考量。”

“御史大夫说的极是,臣不明白陛下为何迟迟不肯立储,皇室宗亲内不乏优异子嗣,陛下大可从中择优立储,以安朝臣百姓之心呐”一把白胡子的中书令郭伟如此道。

有人开头,下首自然纷纷谏言,群臣激昂,赵衡坐在上位仔细看这些人的神情,大多是慷慨激昂,一副关心国之根本的忧虑,而杨廷芝一党则在着重选立赵郴来回强调,若是往日赵衡只觉得被吵得头大,他年纪轻轻刚登基,自然要以笼络群臣为先,可若他骤然离世,留下部分尚未收拢的臣子,皇后太后又该如何应对

也有缄口不言的,官职小的事不敢吭声,举足轻重如宰相顾成直、礼部尚书、刑部侍郎等人均是老神在在。

赵衡咳嗽一声,太极殿内很快安静下来,众臣纷纷等待皇帝开口说话。

“诸卿甚合情理,立储一事势在必行,不过,皇后有娠,快则年底慢则年后才会诞下皇子,诸卿便等年后再议此事罢。”赵衡轻飘飘一句话犹如大石落到平静无波的湖中,群臣目瞪口呆,而皇帝扔下这句话后问众臣可有事奏。

众臣哑口无言,赵衡直接起身退朝。

站在群臣前头没开口那些人例如宰相顾成直掀起袍角利落下跪:“臣等恭送陛下。”

他拉长的嗓音在店内回荡,众臣这才反应过来,稀稀拉拉下跪行礼,大多都是恍然没回过神的。

皇后有娠年底或年初就要生了怎么没一点消息众人包括杨廷芝在内一起看向仍旧波澜不惊的皇帝丈人高均海,不过高大人待人一向没甚么高低分别,儒雅一笑转身要离开太极殿,不曾想王儒章忽然折返,走到高均海面前行礼:“高大人,陛下请您到后殿叙话。”

高均海一拱手,随王儒章朝后殿而去。

他一走,顾成直成为众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顾大人,皇后有娠怎么悄无声息的”

“顾大人方才不言语,是已经知道此事了”

以耿直闻名的宰相顾成直顾大人一脸茫然:“在下也不曾得知,只不过,诸位,此乃陛下家事,皇后有娠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