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逍遥大亨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2/2)

目录

杨靖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小姨,是我回来了。”

小姨很高兴,但手里还端着尿盆呢,也没办法给这个外甥来一个拥抱,于是兴奋的冲着里面说道:“姐,你儿子回来了,你快出来看看,我这正忙着呢。”

说完,小姨就端着尿盆闪开了门口,下一刻,伴随着一阵旋风,老妈李萍的身影顿时如同瞬移般出现在了病房门口。

老妈的脸上全是惊喜的神色,很显然,杨靖这个做儿子的搞出来的惊喜非常成功,可以打十分。

老妈在门口愣了大约不到05秒,然后伴随着一声惊喜的“啊”,一把就抱住了杨靖。

感受着怀里那熟悉的温暖,杨靖的眼眶子不由自主的红了。

小姨微微一笑,端着尿盆快速向着厕所的方向走去,把时间和空间留给了这对两年多没有见面的母子。

“妈,您还好吧”

“我挺好的,小靖,你怎么不声不响的就回来了呢不是说好了回国前通知家里一声吗”老妈放开了儿子,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摸着杨靖的脸颊。

“你这个头是越来越高了,妈都快摸不到你的头了”老妈的眼睛同样红红的,泪珠子不由自主的往下掉。

杨靖伸出手轻轻的擦了擦老妈的脸颊,笑着说道:“妈,我都二十五了,不是小孩子了,回家还用专门通知您吗”

老妈笑着捶打了儿子的胸口一下,这才拉着儿子的手说道:“好啦,别戳在门口了,有话进去说,你姥姥见到你肯定也很高兴。”

杨靖点了点头,跟着老妈走进了病房。

果然,正躺在病床上输液的外婆在看到杨靖之后,满是皱纹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小靖回来啦快过来让姥姥看看。”

老太太一边说,一边就试图用另外一只手把身体撑起来,杨靖赶忙放下了手里的行李箱上前两步,用手臂揽住了外婆的后背,微微一用力就把外婆扶了起来。

这个过程,杨靖的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酸。

外婆比以前又轻了很多,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很多,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啊

s:鞠躬感谢“骑着乌龟上天庭”2300的打赏,“封小杰”500的打赏,“紫炎天骄”、“hgtyqwas”100的打赏。

第六十七章外公

杨靖的突然回家,让外婆非常非常的高兴。

老太太坐起身来之后,那只没有扎针的手就一直抓着杨靖的手不放开,看外孙子的眼神也是如此的温暖。

小姨回来之后,一家四口就这么在病房里聊了起来,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幸好这间病房是一个双人间,而且另外一个病床没有病人住,外婆就相当于住在单人病房里。

一直到护士来给换药,外婆这才擦了擦不知道流了多少次眼泪的眼,对杨靖说道:“小靖啊,别在这里陪我这个老太婆说话了,回家看看你姥爷和你舅舅吧。”

听到老太太这么说,老妈也点头说道:“是啊,小靖,再有这一瓶就输完了,你先回去吧。等这瓶药输完了,你舅舅开车来接你姥姥,每天都是这样的。”

这个情况杨靖倒是清楚。像外婆这种通血管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在医院过夜的,虽然是办的住院,但通常都是早晨老舅开车把外婆送到医院,然后输一上午,到中午输完了就回家。

之前外婆通血管都是这么过来的。

杨靖点头说道:“那好,那我就先回去。一会儿我先买点好吃的,让我舅舅给我做。两年多没吃到我舅舅做的饭菜了,可馋死我了。”

小姨笑着说道:“那感情好,今天中午又能跟着杨靖沾光喽”

老李家,也就是杨靖老妈的娘家有一个光荣的传统,那就是女的不怎么做饭,做饭的事情全都是老爷们的事儿。

老李家除了老爷子,也就是杨靖的外公之外,其他的男士都是做菜的一把好手。从杨靖的大姨夫开始,杨靖的老爸、小姨夫还有老舅,做的饭菜都格外的好吃。

结果到了杨靖这一辈,杨靖身为老李家第三代的唯一男性,也不知道是遗传啊还是平时见多了姨夫、老舅做饭的方法,反正杨靖对于做菜这一块也是无师自通,虽然做的饭菜的味道不如老舅和姨夫他们那么好,但在他这个岁数的年轻人当中,也算是数得着了。

要不然胖子这两年也不会被杨靖给把胃口养刁了。

拉着行李箱出了医院,杨靖快步向家走去。医院离家并不算很远,只有七百多米的距离,十分钟足够杨靖走到家了。

一回家,老舅李龙见到亲外甥之后,果然是兴奋的不得了,不过让杨靖感到心酸的是,外公竟然不认识自己了。

看着外公那张浑浑噩噩的脸,杨靖的心再一次的抽了起来。

没办法,外公是属于典型的脑外科手术后遗症,脑子的右前额叶部位因为脑出血做开颅手术受到了不可逆的创伤,结果导致了老爷子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以前外公的身体非常的棒,因为是当兵出身,后来转业之后进了国棉厂成为了一名工人,但外公当年在部队里练就的一身技能却是没有忘下。

据老舅讲,外公当年哪怕是进厂当了工人,但每个周日都会和一群老哥们出去“打猫儿”,也就打野兔子。在天衢当地,把野兔子都称为“猫儿”。

外公那时候打猫儿杨靖没见过,但小时候老舅经常给杨靖讲那时候的事情。

外公自己会做枪,当然不是那种有膛线打子弹的步枪,是那种比较简单的土枪,也就是打铁砂的散弹枪。

据老舅说,那时候家里有三把枪,都是老爷子亲手打造出来的,家里还养着一条细狗子。每到周末老爷子休班的时候,老爷子就会骑着二八大金鹿自行车,车子大梁上安放着一个小座位,那是老舅的专座,那条细狗子拴着绳在前面跑,枪就插在后座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会儿,国棉厂的效益还不行呢,人们生活普遍困难。那时候外公和外婆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才六十多块钱,却要养活一家七口人当时老妈的外婆还活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