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盛唐血刃 > 分节阅读 91

分节阅读 91(1/2)

目录

历,就知道他绝对不简单”

“哦”长孙无垢装作诧异的样子,望着李世民:“二哥的发现了他的不同之处”

李世民点点头,一脸凝重的道:“据苏府小厮传出来的话说,是苏护欲强行玷污陈应,陈应奋而反抗,用砚台砸伤了苏护,随即逃出苏府。苏护勾结万年县县尉高万青,利用三班水火衙役和万年县马步弓手追击陈应,陈应不得已,这才投效军中。”

长孙无垢的脸色一缓:“也是一个苦出身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得到的消息还是太少,苏府的小厮说陈应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可你看看他做的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哪有一件是一个懦弱的人可以做得出来的”

“泾阳之战,陈应以身作饵,诈降宗罗睺,趁宗罗睺不备,利用箭簇挟持宗罗睺,迫使西秦军两千五百余人放下武器,蛊惑泾阳城百姓奋力杀贼”长孙无垢翻看着李世民面前的情报,她越看越是心惊。

“两千五百余名西秦,自宗罗睺以下,全部被杀,无一幸免。”

“随后,迎战西秦小霸王薛仁果,用一千五百余名泾阳乡勇,阵斩薛仁果三千余锋大军。”

“泾阳之战,论功行赏,以白身晋为宁远将军,官封东宫右卫率勋二府折冲都尉。”

“率领东宫右卫率勋二府三百余名将士,前往始州平叛。在利州招募一千五百余人新兵,不月余平定旁企地之乱,斩首万级。”

“率右卫率四府十六团共四千八百余名将士支援灵州,先后四战,斩突厥始毕可汗三万余颗首级,其中还两万余级被陈应在野猪岭山下垒成京观”长孙无垢看完这些薄薄的情报,内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良久不能平静。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垢,忧心忡忡的道:“此子当不当得出手果决,行事机敏”

长孙无垢摇摇头。

李世民好奇的道:“观音婢,在你眼中何人才能算得上英雄”

“二哥,你忽略了一个细节”长孙无垢郑重的道:“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忽略了一个细节”李世民越看情报越感觉奇怪:“什么细节”

长孙无垢喃喃的道:“二哥,难道没有发现这个陈应极擅长练兵吗泾阳之战,陈应以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乡民为兵,斩宗罗睺,败薛仁果,这泾州兵战斗力恐怕与百战精兵相比,都不能算弱吧”

李世民点点头。

长孙无垢又道:“平定旁企地之乱,用的是利州招募的新兵,依靠这支利州新兵,陈应平定了旁企地之乱。连败突厥四阵,用的是右卫率的兵,这东宫右卫率,除了勋二府有过战斗经验,其他将士大都是新近招募的新兵”

“这说明”李世民的眉头皱起,脸上渐渐浮现了凝重之色。

“这说明陈应非常擅长练兵”长孙无垢断然道:“练兵之法,为兵家至宝,轻意不会示于人前,按道理,陈应作为一个普通的侍墨书童,跟着苏护识得几个字,倒有可能,跟着苏护,就是变成学问大家,也不会让奇怪,毕竟,苏氏一门,家学渊源。可是,陈应这练兵之术,从何而来”

第八十章宁杀错勿放过二更

“天下豪门巨族,我们事先也是做过功课的”李世民脸上浮现凝重之色,缓缓开口道:“用兵、练兵当如陈应这般,怎么可能籍籍无名”

长孙无垢小心翼翼的道:“山东贵族七宗五望以文宗入世,其他大族也莫不如是,关陇将门世家难道这个陈应不姓陈,而复姓侯莫陈”

”侯莫陈“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侯莫陈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三字复姓。侯莫陈姓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侯莫陈崇之后。世代将门。史书记载隋朝灭亡,概因杨广昏庸无道,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耗用民力。这只是史书,并不是历史的真相。事实上杨广在即位之后,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这样以来,损害了关中贵族的利益。于是乎,向来以家国天下为主要思想的关中贵族们不干了,杨玄感开始率先站出来造反,虽然杨玄感最后失败。却出现了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几乎所有世族门阀都或明或暗的参与叛乱,接着李密公然走向前台。接着以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太原温氏支援的李渊扯旗造反,宇文化及,以及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支持的王世充也走向前台。

李渊在起兵之初,曾秘密调查各大门阀的杰出人物和势力范围,在没有达成和解之前,李渊一直蛰伏待机。李世民搜遍所有的记忆,却找不到关于陈应的任何消息。李世民喃喃的道:“观音婢是说,这个陈应应该是复姓侯莫陈,名应”

长孙无垢道:“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陈应善武,八柱国之后,各大家族渐渐没落,尤其是侯莫陈氏最为衰弱。“

李世民点点头。侯莫陈崇之长子侯莫陈芮在大业初间被杨广流放岭南,役死岭南,次子侯莫陈颍为南海太守,安抚岭南。然而此时侯莫陈氏是李渊在起兵之前,调查最为松懈的一个家族。其他家族都是用尽了十二分的力气,唯有早已没落的莫侯陈氏轻轻带过。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从来没有想过陈应是真正的寒门,因为寒门无法出贵子的惯性思维让李世民自然而然的认为陈应一定是贵族。

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会打洞。”这句话是一句谚语,其实也是中国的传统。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认知达到了巅峰。在南北朝时代,陌生人相识,打招的第一句话通常是:“兄台高姓郡望何处”在古代拼爹其实并不为耻,反而为荣。

在这个时代,虽然门阀政治已经是日暮西山,然而却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以我们熟悉的隋唐英雄来说混世魔王程咬金,可谓是如雷贯耳。

可是程咬金的父亲叫程娄,济州大中正。可以理解为省组织部长。祖父程哲,晋州司马。可谓上程咬金三代之内,都是省级高官。

那么再说秦琼,秦琼的曾祖父秦孝达、是魏广年县令正七品,祖父秦方太为北齐广宁王友正五品、父亲秦爱字季养,弱冠出仕为广宁王录事参军正六品,秦琼的门第虽然没有程咬金高,但是秦琼在九品中正制时代,也算是中中等为五品门第。

最后提一下另外一个门神尉迟恭,他的曾祖尉迟本真,后魏中郎将、冠军将军、渔阳郡开国公。祖父尉迟孟都,齐左兵郎中、金紫光禄大夫、周济州刺史。父亲尉迟伽,隋仪同三司正三品,幽州都督、幽、檀、妫、易、平、燕等六州诸军事、幽州刺史、常宁安公。可以说在程咬金、秦琼、尉迟恭三人之中,尉迟恭的门第最高,算上中门第,算是第二等。

其实这个传统认知是非常有道理的,贫寒之家不是不能出人才。但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特别是像兵、法、术、儒、医、匠等专业性极强的知识,也只有较强的天赋,极高的素养,再加上耳闻目睹的环境,才能在这某一方面形成专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