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盛唐血刃 > 分节阅读 715

分节阅读 715(2/2)

目录

何月儿说:“其实你完全不用紧张的。我算是看透了,这一切似乎都是天注定的,紧张也没用”

看着何月儿这个似乎从来没有露过怯,而且神经粗大如钢铁的女人这个样子,陈应不禁哑然失笑。

何月儿一本正经的道:“你还别笑,我说的都是真的”

“好好好,我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或许这一切冥冥不真的早有定数了,我们紧张也没用,唯有拼死一搏,杀他个血流成河,看看这个一心把人往死里逼的老天能否开开眼,给我们一丝活路罢了”

陈应说完,他的眼神深邃的望着南方的夜空,似乎想要穿透层层迷雾,看到长江上的战斗。

长江上的战斗本身,陈应其实并不担心,一时失利也不代表什么。在重建戎州造船厂之后,巴蜀在上游,拥有了完备的造船工业体系。

其实,巴蜀造船业并不比江南差,甚至可以说更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水军最为强大,而秦国仅在黄河河曲一带有少部分战船。因此秦楚交战,楚国水军往往利用其境内众横交错的河道,袭击秦军。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秦惠王决心组建秦国水军。在收编原巴蜀水军的基础上,秦国在巴蜀建立造船厂,大量建造战力极强的楼船、斗舰,列装秦国水军。由此,秦国水军建制开始成型。

公元前279年,白起统帅秦国步骑沿陆路进攻楚国郢都。与此同时,司马错由巴蜀出发,统水军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沿涪陵江攻打楚国黔中。在秦国水路联合的强大攻势下,楚国丧失大片国土,被迫迁都陈城。自此,秦国水军威震诸侯。

现在戎州今天四川宜宾的造船厂,已经陆续列装大型斗舰,在火箭弹的助力下,拼消耗,绝对不怕。

因为李世民为了控制长江水道,必须从远洋舰队抽调远洋战舰,一旦抽调越多,大唐水师在远洋之战中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要看李世民的魄力是不是足够大,能不能舍弃一切,不顾长江战势,全线推进,那样以来,反而不好打了。

在这样大规模的战斗中,其实伏击以及局部的优势,已经不重要了。就算歼灭李世民数千上万军队,对他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临淮城,李世民终于接到了长江燕子矶的战斗结果,这场结果他并没有太过意外,历练李承乾的心思大于战斗本身,而且这场仗准确的说,损失虽然大了一点。不过却夺回了暂时性长江控制权。

然而,李世民内心中却有一股莫名奇妙的不安。

他说不出哪里的问题,可是这股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杜如晦突然道:“陛下,多久没有大唐水师的消息了“

李世民摇摇头道:”自东海之战后,已经大半年没有消息了,现在也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不好“杜如晦道:”他们莫不是去了扶桑“

李世民摇摇头道:”我们几乎把扶桑搬空了,那里的金矿、银矿也全部分给了世族门阀,就算他们的水师去了扶桑,有的是人跟他们拼命再说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扶桑大陆非常大,光靠大唐水师那几百艘战舰根本就吞不下来,有可能会撑死。

可是,远洋舰队

第一七八章被烧坏的玉钺

第一七八章被烧坏的玉钺

如果说长江航道的控制权,是决定着江南战场上的重要因素。那么太平洋航道,将是这场较量的最重要因素。

此时的江南并不是后世的江南,无论人口还是经济,包括基础建设,都与后世没法比。南朝三百年的经营,刚刚显露出繁华的端倪,结果在孙恩、侯景以及隋末之乱中,化为乌有。李世民占领的,只是一个在废墟上建立的茅草屋。

高楼大厦只在北方,江南无法支持李世民二百多万大军的补给消耗,无法养活李世民八千余头战象,三万余头犀牛,这一切都需要李世民从扶桑大陆向中原输血。

李世民自然不是傻子,他很容易想到消失的大唐海军去了哪里。那个刚刚吞并了李世民庞大远洋运输舰队的大唐海军肯定是去了太平洋那漫长的航线上,去某个点伏击。

只是非常可惜,李世民已经无法回头,更无法修改这个结局。

因为双方的侧重点不同,大唐海军与扶桑远洋舰队,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大唐海军在李靖的主导下,侧重点在于海战,所以打造的五牙战舰与隋朝时期发明的五牙战舰有着明显的不同。

隋朝发明的五牙大舰,“五牙”实际上是指战舰有五层结构,高百余尺。左右前后设置六台拍竿,高五十尺。每根木桅顶系巨石,下设辘轳,战斗中和敌舰迫近时,可以迅速用辘轳把巨石放下,砸坏敌船。若一击不中,也可迅速收起再放。若敌舰四面包围,还可以“六管齐下”,其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

不过,五牙大舰仍旧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与楼船一般无二。长方形的结构,尽管高大,却没有很强的抗风浪性,控制性非常一般。可是五牙战舰虽然同样是五层建筑,却降低了甲板高层,增加尖形结构,增设了龙骨,让整个船体更加流畅。而且全舰取消了拍杆结构,改用八牛弩或石炮作为主力远程进攻手段。

可是李世民为了追求运载能力,牺牲了灵活的操控性以及速度,哪怕在同方向风时顺风的情况下,远洋运输船的速度要比大唐海军的五牙战舰慢一些,虽然不是太多,大约少上一两成。然而,在海战中,这却是非常致命的。

此时,李世民的远洋舰队面对大唐海军的时候,将会非常尴尬。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

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有一座非常不起眼的小岛。然而,从中原到扶桑大陆远洋航线上,这座小岛显得非常重要。

这座小岛就是著名的中途岛。原本,这里是一座并没有淡水的珊瑚岛,根本就没有补给淡水的价值。可是,在李世民往来运输物资非常多,不可能把有限的运载能力用来运输淡水,况且,在淡水还有一定的保质期。

中途岛就被聪明的工匠改造成了一座可以拥有淡水的小岛,当然这个淡水依旧有限,依旧太平洋上丰富的雨水,利用瓷砖修建一座专门用来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可以补给部分淡水。

三个月前,大唐海军就抵达中途岛,在远洋航线上进行伏击扶桑远洋舰队。远洋舰队数量多达六千余艘,却分成上数百支分舰队。每支分舰队由数十或数百艘远洋运输船组成,不仅没有专门的海战人员,而且没有护航舰队。

在这三个月的战斗中,大唐海军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

他们战伪装成扶桑远洋舰队,打着需要救援的旗语,悄悄接近,出奇不意的出击,先后消灭数十支远洋舰队的分舰队,自身损失渺渺无几。

万里之外的战事对于长安来说实在太过遥远了,遥远得仿佛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与自己毫无关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