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5(1/2)
柳明家的喊来,还有,请老爷来,让琮哥儿琏哥儿都来,再派人去王家,请舅老爷和舅太太来”
连贾母都没见过王夫人这般失态恼过,见她牵连这么广,想来必和她不相干,面色稍微缓和了些,道:“亲家那边是不是先不慌着请,总要弄明白出了什么事才好。不然巴巴的叫来,再弄成误会,反倒不好了,亲戚面上搁不住。”
王夫人却少见的不听贾母之言,她起身跪下,落泪道:“若果真王家有人行下骇人之事,媳妇再无容身之处。”
这话让满堂丫鬟媳妇都变了脸色,贾母沉声道:“纵然有人生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和你又什么相干你现在是贾家的太太,宝玉的娘。再说,也不定就有什么勾当。”
这话,怕是哪个都不信。
贾琮那样勤学,宁死也要读书,可想而知,他何等重视科举。
如今他连考试都弃了,就为了回来抓这两人,就算再自欺欺人,也不会有人信这两人是好的。
偏偏其中竟有王家人。
太棘手了,贾母都头疼不已,更何况王夫人
王夫人什么都不说,只能跪在那里,心里将王子腾二子王礼恨到极处。
再没见过这等蠢笨的厌物,更恼的是,他这般行事,还瞒着她,又将她置于何地
就在尴尬凝重的氛围中,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贾政、贾琏等人才匆匆赶来。
此时,他们都还不知,今日抓住的两个歹人中,有一个来自王家
等进入荣庆堂内一看,都是一怔。
就听贾母语气中满是怒意的一迭声问道:“今儿到底是怎么回事琮哥儿呢,他好好的乡试不考,又回来折腾什么”
贾琏多少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来龙去脉,忙解释道:“老太太,像是有人故意把一本泄露了考题的册子,放到家里来,三弟在贡院里看到了便回来寻这本册子,他明白写一个字都是罪过。可回来后,发现这册子倒是不见了,他院子里的小丫头秋珠也不见了,三弟便赶紧喊我一起去寻。到了秋珠家,就看到那两个该死的混帐,正准备取了册子要跑,被拦了下来。”
贾母闻言,只觉得一阵心惊肉跳,却又有些疑惑,道:“他们把那小册子带走是为什么”
贾琏道:“许是为了不让家里毁灭证据吧,他们拿到那个,再有秋珠的证词,三弟就百口莫辩了。”
贾母闻言大怒道:“那个小蹄子也是黑了心的,合该打死哼那个孽障不是了得的很吗,专捡我们的奴才挑不是,如今他的丫头也出了这档子事,我看他怎么说”
贾琏闻言苦笑一声,解释道:“老太太,那秋珠也是个不知情的。她是家生子儿,家里爹娘偏爱她哥哥,兄嫂又不慈,外面混帐寻到家里,只说是贪慕三弟的诗词和文墨,要用银子换。她兄嫂动了邪念,就逼她去偷,她抗不过,这才做下此事。
不过得知这是要置三弟于死地的证物时,她又拼了命的抢夺,还被打坏了。
等我们赶到后,她就往井里跳去,要不是三弟反应快,那样小的井口,跳进去都捞不起”
贾母面色恨铁不成钢的骂道:“你这下流种子,一点也不记心,没见过女人是怎么的整日里不该心软的时候偏心软,那些心里藏了奸的,你就一点看不透她既然偷了一回,往后就能偷第二回这回偷本书,下回她就能偷你的命琮哥儿怎么说”
贾琏讪讪道:“三弟说他是不信秋珠会背叛他的,让人送去了墨竹院,还让还让平儿看着点,别让晴雯打了她去。”
原以为贾母闻言会更怒,谁料老太太闻言,面色竟复杂起来,回过头还是骂贾琏:“你连个半大孩子都不如”
贾琏真糊涂了,莫名道:“老太太,三弟这不也原谅秋珠了吗你怎么不骂他只骂我”
贾母疲惫的看着他,道:“你啊,就好生给家里出力做事罢,其他的也别再想”
贾琏闻言面色一变,低下头来,贾母心软了些,解释道:“那个孽障要是当场骂那丫头一通,再警告她往后再不许犯,那才是真正体谅了她。如今这般处置,只是为了安她的心,让她不再寻死。这般客气对待,回过头必然要打发出去的。
罢了,多说了你也不明白”
贾琏面色一窘,就听贾母对下面一个紧张的媳妇道:“你就是柳明家的”
那媳妇面色苍白,忙赔笑应道:“回老太太的话,我就是。”
贾母沉声道:“你说今儿抓的那两个人,里面有一个是亲家太太家里二公子身边的小厮”
此言一出,贾政、贾琏面色登时变了,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眼贾母,然后目光一起落在了跪在那里的王夫人身上,纷纷倒吸了口凉气,脸色难看的吓人。
若果真如此,这是何等骇人听闻之丑事
柳明家的唯唯诺诺不敢说,不时拿眼看向王夫人,就听王夫人惊怒斥道:“你看我做什么老太太问话,还不快如实说”
这个时候还这般作态,是恨她不死吗蠢到什么地步
柳明家的何时见过王夫人这个模样,唬的噗通一下跪下,磕头道:“回老太太的话,琏二爷压着人回来时,正好被我家那口子瞧着,他认出年轻的那个便是舅太太家二公子边的小厮,名唤王勇。所以赶紧让我传话给太太,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别伤了亲戚家的体面。”
王夫人死死盯着她,问道:“果真是礼哥儿身边的人”
柳明家的懦懦道:“太太,我家那位常往王家跑,多不会认错。”
王夫人闻言,登时面如死灰。
娘家人谋害贾琮,谋害贾家的承爵人,这是天大的丑闻啊
这等骇人听闻之事,贾家族人的唾沫星子,都能让她名声扫地,无地自容。
便是眼下,这荣庆堂内,诸多媳妇丫头的目光,都已经异样起来
好在这时,贾母长叹一声开口道:“珠儿媳妇,把你婆婆扶起来。此事多半是王家小辈们胡闹,真要是宝玉舅舅做这事,怎会让一个小辈的小厮出面。和太太不相干,和王家也必没多大干系。”
见李纨将满面羞惭感激的王夫人搀扶起后,贾母又对脸色难看之极的贾政贾琏二人问道:“还有一人是什么来路为何要害琮哥儿还有,琮哥儿又野哪里去了,怎么还不来”
昭国坊,杨府。
贾琮和吴凡带着四个随从在此下马,看着眼前这座明显清贫的府邸,任谁也看不出,这里竟会是当朝从一品大员,兰台寺左督御史杨养正的门第。
也是再三确定后,贾琮方用宋岩留给他的那张名帖,敲开了杨府大门。
第一百九十七章回护
杨府。
一老仆引着贾琮吴凡二人入内,一座小二进宅院,转眼即到。
看着庭院内简陋的陈设,贾琮心中感慨不已。
这世上,果真有安贫乐道,甘守清贫之士。
宋岩走后,他曾刻意打听过这位御史台掌印官的事迹,还真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极有唐时魏征的风范。
甚至还要过一些,因为魏征虽也清贫,却没有拒绝朝廷的赐宅
到了书房,只见房门上挂一匾,刻有明镜斋三个字。
贾琮心知,这必是应了那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典故。
书房外不似贾政的梦坡斋,外面没有侍立奴仆,里面也无清客说笑声,老仆进去通秉了声,就折返回来请贾琮吴凡入内。
不大的一间房内,却落满了书籍。
唯有中间一块闲地,一张陋旧的书桌后,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身体笔直的坐在那。
眼神不似一般老人那样浑浊,而是凌厉老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