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红楼之庶子风流 > 分节阅读 262

分节阅读 262(1/2)

目录

、或轮指、或吹箫、或擂鼓

而唱出的,竟是清臣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众多书生士子们原本发出勃然的呼声,不过随着诸女凄婉悲戚的和声,让整个天地间的氛围都为之一变。

欢呼声止,人群竟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连贾琮都在近前勒住了马缰,静静看着她们展示才艺。

这不是后世流行音乐的曲调,而是古乐经流传下来“宫商角徵羽”的唱法。

虽没有那么强的歌唱性,但韵味悠然深邃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一曲罢,不知多少人为之落泪。

一百余花魁唱罢,齐齐看向贾琮。

见贾琮点了点头,百余佳丽无不振奋,为首一满身仙气的白衣女子面蒙白纱,如星辰般明亮的眼睛看着贾琮,在贾琮看过来后,微微颔首躬身为礼,而后一双纤长细手在古琴上一挥,曲调骤变,其她诸女赶紧跟上。

听闻此曲调,周围本已安静下来的人群又沸腾起来。

不过在花魁们轻启丹唇开唱时欢呼声又戛然而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竟是贾琮留在楼船上,流传出去的中秋词

贾琮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一曲中秋词,让他得到了天下第一才子的美誉

秦楼楚馆中,清臣公子之名,谁人不知

一曲不似人间韵意的水调歌头唱罢,贾琮于马上微微躬身致敬。

见他如此,原本跪坐的一百零八佳丽,竟连忙起身,均是白衣飘飘,屈膝福下还礼:“谢公子”

贾琮再度点点头,距离三十余步说了一声:“唱的不错。”

说罢不再耽搁,纵马继续向前。

身后却传来众佳丽和声一言:“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贾琮回首一笑,座下马蹄却不停歇,到底远去。

身后上元码头车辕滚滚,战马嘶嘶。

车厢内,宝钗和平儿面面相觑,有担忧,亦有自豪。

而还在楼船上慢了一步的薛蟠,看着码头上那一幕幕,羡慕的口水直流,恨不能取而代之

老天爷啊,要是能分他一半儿就好了

不过

薛蟠想起他妹妹和贾琮的亲密关系,铜铃大眼珠子溜溜的转了起来

前面贾琮自然不知道后面已经以大舅哥自诩的某人的心思,他纵马行至上元码头出口处,却忽然勒住了马缰,竟翻身下马。

这番动作,自然又引起了无数关注。

却见之前或英姿勃发,或风流不羁的贾琮,此刻居然有些失态的连行数步,在码头出口处一露台边生生跪下叩首。

这等突变,让满朝皆惊。

“不孝弟子,拜见恩师”

本是码头管事居中调遣的露台上,摆放着几张交椅,上面坐着几名老人,正中一人,便是天下文宗松禅公宋岩。

他已经极老极老了,面上布满了老年斑。

唯有一双老眼,依旧透着睿智的目光。

周围一阵善意的笑声响起,宋岩用老迈的声音说道:“琮儿起身吧。”

说罢,又对身边侍立的宋华摆摆手。

宋华忙上前搀扶贾琮,道:“小师叔请起。”

消息如石子落湖中般荡漾开来,原来是那位锦衣指挥使大人清臣公子遇到了恩师。

如此尊师重道,在文华遍地的江南是极为受人称赞的。

尤其是到了贾琮这等身份这个地步

宋岩看着满脸尊敬濡慕的看着他的贾琮,微笑道:“好了,今日是你的大事,不要在此作小儿女之状了。等忙完,到家里看看你师母,她很挂念你。”

贾琮还未答,一旁的曹永吹胡子瞪眼道:“小清臣,你不认得老夫了”

贾琮微微躬身笑道:“弟子见过润琴先生。”

曹永这才转嗔为喜,对旁边的几位老人道:“我就知道,这孩子最是谦恭知礼,乖巧孝顺”

曹永身旁老者亦是一身儒衫,面目清隽,颔首笑道:“久闻清臣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更甚闻名。”

贾琮恭敬问道:“不知老先生有何教诲”

老者看了看贾琮的脸色,然后绕过曹永对隔座的宋岩道:“都说你这弟子飞扬跋扈,霸道狠辣,我看着其实还好嘛”

宋岩呵呵一笑,对贾琮道:“这是博陵崔氏的崔铉公,近来在江南会友,听闻你最近闹腾的厉害,便来瞧瞧你究竟是真是伪,是仁是厉。你自己当面说说吧”

贾琮恍然道:“不想是谦明老人当面,贾琮有礼。”说着,再一鞠躬见礼。

即使贾琮之前一年都在黑辽熬守,可也知道当今天下三大文宗,皆可言称天下师者,除了德高望重的牖民先生、松禅公外,便是这位出身千年望族博陵崔氏别号谦明老人的崔铉公。

博陵崔氏出身于清河崔氏,乃是千年以来除却孔圣门第的第一名门。

再加上崔铉公自身德望高隆,在士林中清名不在宋岩之下,甚至还在其上。

在这个士大夫掌控绝对话语权的时代,就是天子都不敢轻慢了这些儒林巨擘,更何况贾琮

不过贾琮也并不惊慌,他挺直腰背后,目光直视崔铉公朗声道:“小子不敢自言真伪仁厉,只是,锦衣卫乃天子亲军,当今天子最是爱民,所以小子才以天子剑,尽诛残民之贼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