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红楼之庶子风流 > 分节阅读 280

分节阅读 280(1/2)

目录

宗,才是棘手之处。

方悦、郭钊等人,都不知该如何向天子、向内阁解释他们的视而不见。

更不知该如何去处置

督抚衙门、布政使衙门和按察使衙门若是现在发布命令,让人去调查贾家十二房那些罪证。

顷刻间,整个金陵城整个江南都会知道此事。

因为衙门中不知多少人都是他们的眼线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这句话可见其猖獗,也可见其底气。

知道此事后,便会有各种力量暗中拦截调查,调查结果往往会变成另一种答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了。

让人憋屈又无奈

可是贾琮将这份烫手山芋丢了过来,难道他们还能无动于衷

唐延见他刚才的叫嚣一点用也没有,方悦和郭钊都没有理会。

又沉思了许久,一咬牙道:“督臣,明日还是命贾清臣前来议事吧这件事因他而起,因他贾家而起,那就该由他来终结。换旁的事也罢,可贾雨村分明是他贾家人举荐而起,又和贾家人勾结犯下大案,难道他还想置身事外”

诸葛泰提醒道:“他多半会以回避原则,来规避此事。”

唐延冷笑道:“贾清臣不是总说锦衣卫乃天子亲军,要诛不臣固皇威么贾家十二房所为,便是动荡江山根基,有损皇威之逆事,锦衣卫此时不出手,何时出手”

见众人都沉吟不答,一咬牙道:“明日下官去和他谈”

方悦、郭钊对视一眼后,一起点点头,道:“善。”

又都看看唐延,原以为此人只是溜须拍马、钻营逢迎之辈,才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没想到遇到实事时,也还是敢于任事的。

唐延见被刮目相看,登时心中自信满满。

斜眼瞥了眼垂着眼帘坐在那不吭声的诸葛泰,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一队车马自太平里千户所衙门而出,未有惊动金陵内城的百姓,自玄武门北出,绕过玄武湖,又自上元码头登船,直接往扬州航行而去

第三百六十章要沉住气

巳时二刻,唐延闻讯后才从布政使衙门惊慌跑来。

看着往日里连巷口都布下精兵校尉警戒的太平里此刻却空空荡荡,唐延只觉一口心头老血直往上涌

全金陵城全江南全天下都在等着贾琮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第一把算是刘昭,第二把算是贾雨村,可第三把呢就这样没了

金陵城为江南诸省城之首,他不在这待着,往哪跑

还有,听说他连甄家都还没拜见,就这样走了

这算什么

还讲不讲道理按不按常理做事

官场规矩人情往来还讲不讲

站在太平里锦衣巷的巷道口,想想诸葛泰那不阴不阳的鞋拔子嘲讽脸,唐延看着湛蓝的天空,却觉得官途如此晦暗

金陵西城,栖霞里。

甄家大宅。

书房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清隽的面庞上,隐隐带着疑惑。

看着书房内的几个清客相公和管理家中庶务的侄儿甄頫,问道:“贾家这位文曲星,就这样走了”

甄应嘉与贾政生性相近,最喜文事。

听说贾家那位不世出的文华种子南来,早先就心情激动,盘算好必要秉烛夜谈。

甄家与贾家六十年前便是老亲,又是世交,一甲子的深厚交情,几乎不以异姓相待。

之前甄应嘉没让人去叨扰,是怕耽搁了贾琮的大事。

甄家代天家坐镇江南重地,抚慰监视士林动向,自然不会不知道贾琮面对的困境。

甄应嘉甚至想过,若是贾琮遇难求上门来,该如何帮助。

他却从未想过,贾琮连甄家大门都未登过,就离开了金陵

贾家难道想和甄家划清界限

听到甄应嘉之言,甄頫面色有些不自然,想了想道:“许是贾家世兄有大事要忙”

这话虽明着是在为贾琮说话,可居心不良。

贾琮到金陵十数日,刘昭已经拿下,贾雨村都被拿下了,还有什么大事

再说,他能登宋岩之门,能登薛家之门,能在贾家荣国府老宅宴宾客,就不能来甄家

念及此,甄应嘉面色渐渐难看起来。

正这时,前面管家忽然来报:“老爷,外面有一锦衣校尉说,奉指挥使之命,给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送信一封。”

说着,眼神有些不自然的看了面色骤变的甄頫一眼。

他也是无奈,若是旁的事,他不得不卖这位甄家大爷一个面子。

可人家打着公事的名号,他要是还敢弄鬼,回过头事露,甄家老爷怕是能杖毙了他全家

终于感觉到不对,甄应嘉先扫了甄頫一眼,然后接过管家手中的信,拆开匆匆扫了一遍,面色愈发难看,等看罢,满脸震怒,瞪向早已跪地请罪的甄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另一边贾琮带人将内眷和一百亲兵送至上元码头登船后,又折返至十五里外杨柳大营。

三千锦衣,经过数日的初步磨合,虽还是样子货居多,但总算已能成建制。

薛正、杜豪等八个宋岩为贾琮培养出的识字少年,经过这些日子已经将这三千锦衣中金陵千户所的千五百余人,全部记档在案。

如此一来,便彻底知道且掌握了根底。

再加上异省当差,对于五省千户而言,这一千五百人分赴五省后,可培养成为核心校尉。

再以此为骨干,收兵买马,五省千户所即可重建。

而一千五百客兵,从五省而来,初至江南,也还未被污染掺杂。

等南镇抚司清录司将他们的家底也全部摸底收录之后,同样也可大用。

这些就是贾琮以后的主要班底。

集六省之力,如今也不过集出一千五百匹马。

这一千五百匹马作为先头军,先一步兵发扬州。

不过,贾琮心知肚明,必有人比他们先一步抵达扬州。

大军行动,无论如何都会因为庞大而延迟。

单骑却不会。

太平里的千户所和城外的杨柳大营,早就被不知多少双目光一天十二时辰不间断的盯死。

贾琮起家的几次突袭着实惊艳了世人,也惊恐了世人。

可这样的突袭落到自家头上,却一点都不惊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