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6(1/2)
音煞然,一字一句问道:“离开之人未必不是忠义之臣什么忠义之臣杨庭贞,你身为大宗伯,怎能说出这样浅薄的话来”
“国难当头啊这等时机,孤尽起天家内库,连孤赚银子养锦衣卫的方子都要卖了,只为赈济灾民。太后得闻朝政艰难,连她老人家积攒了一辈子的家当都要拿出来当卖了,以解百姓之苦”
“这等时候,他们就因为太傅澄清吏治,抓贪官拿污吏,杀那些坏份子,就因为太傅严厉强硬一些,他们就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乞骸骨告老还乡,撂挑子不干了,舍千万灾民而不顾,这也算忠义”
“你身为大宗伯,你以为这朝廷,这天下,是谁人的只是我刘家一家的么”
“你是什么心思,当真以为孤不知”
“你深失孤望”
礼部尚书,乃是国朝第一清贵要职。
几乎已经半只脚迈入了内阁。
在当前内阁阁臣大半缺少的时候,杨庭贞多半以为,他是要补入内阁的。
却没想到,赵青山一点规矩也不讲,竟然胡乱作为,强行拉扯起三名佐尔小吏入阁。
这让杨庭贞心中如何能服
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贾琮会连一点体面都不给他留,就差将他最后一点阴私之心揭破。
“怎么样,孤也严厉了,孤也不留情面,你杨大人要不要也乞骸骨请辞”
贾琮之言,将杨庭贞一下给怼上了墙。
若是之前,杨庭贞被骂的狗血淋头,哪还有脸面留下
官员是世上最不要脸的一类人,可以睁着眼说瞎话,没有丝毫负罪感。
但也是最要体面的一类人,因为没了名望,颜面扫地后,将寸步难行。
可是,因为贾琮之前那番话,现在他若还敢请辞,便正中了在国难之际,撂挑子走人的大臣。
这已经不是忠不忠的问题,这已经上升到了道德层面。
贾琮这一番话,比准了那些官员的请辞更狠
彻底将他们打入了无德佞臣的行列。
那些官员,但凡心性强些的,听闻这番话后,都难再苟活下去
杨庭贞自不敢迈入此列,只能强忍着火辣辣的面皮,拜下道:“臣虽浅薄昏聩,但仍有忠君报国之心,不敢请辞。”
这一答,虽撇清了自己,却也算给之前离去的官儿们,投下了一块落井之石
贾琮却未再答他,而是对赵青山道:“太傅,有人进宫告状,说太傅有不臣之心。还有人猜疑说,孤是拿太傅当刀使,清洗朝堂后,就可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诛太傅以安天下。正如当年孤还为锦衣卫指挥使时,有人断言,孤必不得好死一般。
但今日,孤就同先帝当初告诉孤一样,告诉太傅,也告诉天下人:
若如太傅和当初之贾琮这样,不计己身名利荣辱,一心忠于王事、忠于社稷的忠臣都难得善终的话,那么这个朝廷,必难长久,早早晚晚要亡国
所以太傅不必担忧谗言,更不必担心没了下场。
尽管放手去施为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黑白不能颠倒杀贪官污吏澄清吏治还能有错
若如此有错,孤一肩担之
你们大可再来逼宫”
说罢,贾琮一挥龙袍,大步折回后宫。
王春面色同仇敌忾的瞪着百官,尖声宣道:“退朝”
说罢,也赶紧追上前去。
金殿内,赵青山泪流满面,带着魏毅、范浩、董新三人,大礼拜下:“臣等,恭送殿下”
林清河并左中奇、岳宗昌等高官见之,无不心中一叹。
自今日始,赵青山再难制衡。
清查吏治,其势不可挡矣
更让他们心惊的是,贾琮的帝王心术之狠辣。
逼宫二字一出,乞骸骨的那些官儿,皆难得善终啊
尤其是那些身上不干净,想趁此机会逃离朝堂的官员们,怕接下来,就将迎来第一波残酷的打击。
赵青山,从不是善类
今日那些官员险些让太子下不来台,这让身负太子之恩堪比天高海深的赵青山,怎能放过
心中一叹,林清河、左中奇等人纷纷对视了眼,摊上这样一对君臣,他们要做好长期伏低做小的心理准备了
s:解释一下啊,那个粉丝名称叫红楼金钗,不是说你们就是红楼金钗,卧槽那还能看么你们就是女装大佬也不行啊,辣眼睛我是祝大家能一人得一个像金钗一样的好老婆,喜欢哪种性格的得哪种,当然,像我这样出色的,自然都要,嘿嘿
第七百一十五章妖女
慈宁宫,寿萱殿内。
武王面色极差。
而太后却如同在哄小孩儿一般,在哄着她的幼子
“皇儿不高兴,该打板子的打板子,该摘乌纱帽的摘乌纱帽,该下狱的下大狱,实在不行就是杀了他们的脑袋也是一道旨意的事,何苦恼成这般”
武王面色铁青,道:“太子如今监国,自有他的盘算,朕不好出手,以免坏了他的章程朕只是恼火,那群混帐好大的胆子朕还没死呢,就敢逼太子的宫朕若是来日驾崩”
说着,武王眼中掩饰不住的杀气,让叶清身旁的黛玉面色怯怯,有些害怕
叶清握了握她的手,以示安慰后,对武王笑道:“九叔,您这是太小瞧元寿了。您也不想想您这位太子的手段,古往今来,有几个如他这般心性手腕的太子原我还觉得他差我那么一丢丢,前些日子又觉得他和我差不多,今日之后,我是真觉得,元寿真真是天生帝王种子九叔您说说,可曾见过这般妖孽的太子没有不是小九儿我捧他,就他现在的心术来看,九叔您当年怕也不及”
“胡说”
却是太后不依了,嗔道:“你知道什么你九叔当年那才叫惊艳第一战出征,就打的蒙古王爷磕头求饶,还要把帐内公主送给你九叔,只入不得眼罢。元寿虽也是好的,但还差些。”
叶清有些头疼的和黛玉对视一眼,二人相视一笑。
不过武王的面色到底舒缓了些,正要说什么,就听外面宫人传禀:“太子殿下来了”
又一阵请安声传入后,便见贾琮大步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