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2/2)
“大王夸赞了,刘徽早已经是一个老朽了。”见到司马季因为九章算术的注解而找寻而来,年近古稀的刘徽双目一下子明亮起来,但马上暗淡下去,苦笑着道,“这只不过是老朽的一些微末伎俩,在大才眼中当不得真。”
这番话加上这种表情,让司马季心情有些低落,开口道,“先生不必悲伤,有些人在当时所处的时代,并不一定被人理解。但是历史会记住他的名字。”
闲暇之余司马季也曾经看三国小说,对里面的各种文臣武将都耳闻甚详,但是他看过的三国小说当中,没有一本有刘微的存在。乃至于他都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个人就生活在自己出现的时代,如果不是这次在洛阳翻越九章算术,多看了一遍注解,刘微这个历史知名的数学家,他老死可能都想不起来。
而在历史课本当中,刘微的名气也没有祖冲之大。不过凭借看到的注解,司马季就断定,刘徽应该是中国古代的最强数学家,数学是需要证明的,知道勾股定理没用,如何证明勾股定理才是真正的本事,和古希腊那些几何学大牛相比,其他文明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太少了,刘徽就是其中一个。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刘微这种人凤毛麟角,并不向古希腊那样连续出现了众多数学家,在古希腊毁灭之后,古希腊的数学家建立的自然科学理论,已经很完整了。
“不知道先生可有公子”司马季开口问道,“不知道令公子在数学上的造诣如何”
“他对经商比较感兴趣,对数学并不感兴趣。”刘微微微的摇头口气中谈不上失望还是不失望,他不能太过于要求自己的儿子,一辈子像是自己一样甘守清贫。
“老先生这种人还是太少了”司马季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想多了,老子英雄儿好汉在数学这种学科里面出现的几乎没有,所以也不能怪刘徽没有好好教导自己的儿子,但是还是不死心的问道,“先生可还认识志同道合者”
“原来老朽有一个朋友,我们从未见过却神交已久。他叫王蕃是吴国人,我是魏国人,不过他已经被吴主孙皓杀了。”刘微微微摇头道,“像是我们研究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其他人不过当我们是异类而已,雕虫小技登不了大雅之堂。想要安身立命与朝堂,谁会关心我们这种人到底在摸索什么呢”
“其实世界这么大,肯定还有和先生一样的人。听说西域之西,西去两万里,有一个国家就有很多和先生志同道合的人。”司马季叹了一口气安慰道,“先生并不孤单。”
“如果可能的话,老朽也想要生活在那里,这样也许不孤单。”刘微有些欣然神往的道,“不管大王是不是在宽慰老朽,老朽都希望是真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拐卖老人
长谈了一天,司马季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离开了刘徽的房屋,临走之前拱手道,“和老先生一席长谈,本王受益匪浅,明日本王还会再来讨教。”
“殿下为何对一个老者如此礼重”回去的时候张达开口道,“殿下脸色难看,要不要请刘徽到府上做客,这样就不用殿下亲自过来了。”
“对方是老人,我主动过来请教是应该的。”司马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问道,“我脸色很难看么可能是一时激动累了,不过本王年龄不大还扛得住。”
脸色难看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宝藏,但是这个宝藏几乎已经快被掏空了。中国像是刘微这种数学家太少了,错过了太可惜。在他眼中,三国那些什么贾诩、郭嘉、陈群,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刘徽。那种谋士各朝各代都有,刘徽却只有一个。
冷静下来司马季才想应该怎么办刘徽已经年近古稀,说句不好听的,随时都可能去见阎王,司马季当然是想让刘徽的最后几年发挥余热,尽可能的把自己的所学,哪怕是填鸭教育,也要教给一部分燕山大营的童子军。
可对方现在还能远行么司马季一想到刘徽的年龄,便感觉有些头痛。放过太可惜了,就这么一个,就一个啊,下次再出现都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了。
有时候司马季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何古希腊会出现这么一群数学家,不是一个,是一群,而且这群数学家和其他地区的数学家还不一样,不论是波斯、印度还是中国都是注重实用性高的算数,对方怎么就重没有实用性的几何学呢
除了春秋战国那种百家争鸣的时代,第二波古代中国留下一些真正著作的其实是玄学当道的朝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而且越往后似乎和科学沾边的越来越少,火药它能爆炸的事实,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炭,而没有深入探讨它的化学和物理机理,所以才止步于黑色火药,没能研发出黄色炸药。发明了火药,所以才有了后来工业和军事上用的炸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黄色炸药和黑色火药没什么关系。
好像越是集权距离科学越远,我大清就不说了谁都懂。不过我大明那种翻译半本几何原本证明自己不落后世界的行为,也大哥别说二哥了。几何原本可是和商鞅变法同时代的产物。
如果只是中国后来被吊打了,说明那只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可这又不对,印度、阿拉伯也是和中国齐名的文明,表现还不如中国,说明中国这种中央集权固然干不过工业革命,但面对西方列强,比其他文明还是优良不止一筹。
所以说中央集权应该不是问题,它有自己的好处闭关锁国这也说不通,明清的闭关锁国都是时断时续,没有成为国策一直执行到死。
如果把事情往闭关锁国上推,伊朗、印度、奥斯曼、而且奥斯曼可从来没闭关锁国过,而且和欧洲还接壤,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对方的变化,司马季要是把自己代入到奥斯曼的角色当中,只能体会到亲眼看着对方一点一点的超越自己那种无奈。
那几个没闭关锁国的大帝国,看起来好像还不如我大清呢。
“根据马克思对封建制度的理解,中国与之相似的时代是周朝,晋朝这种分封也有点这个意思,难道要让思想活跃必须要把国家弄分裂”晚上睡不着的司马季辗转反侧,可这个代价太大了,弄好是西欧,弄不好那不是印度么。
“不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中国也是中央集权,追赶的不是很凶猛么。中央集权是中国摸索出来最适合中国的模式。”司马季直接坐起来,脑子里面还是一头雾水,中国和欧洲根本就是两个体系,互相比对好像很多适合对方的根本不适合中国。
也幸亏中国是世界上少见的君权压住教权的国家,虽然因为船小好调头的原因,起步的时候让日韩暂时领先,可后来这俩国家根本不放在中国眼里。
“我如果有掌朝的那一天,一定要去一趟希腊。”司马季下定了决定,必须要去希腊把对方的知识学过来。不过在此之前,先用好手中的人,他必须让刘徽和自己去幽州,言传身教把自己的知识教给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