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4(2/2)
孙成心中恐惧但却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终归是为司马季在洛阳收集了多年的信息,一个中人之姿的男人,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脑海中迅速想着办法。
把这件事报告给司马季这当然是必须的,可是不能说出孙虑在其中的作用。这倒不是孙成和孙虑多么感情深厚,而是他害怕自己被孙虑连累到。
虽说晋朝很多处罚的时候界限明显,并不会因为是一家的就株连,可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万一株连起来,他岂不是性命不保
“兄弟先在这休息,到时候在回宫,只是为兄这几天要去一趟蓟城看看,进一些东西回来贩卖。”片刻之后孙成还是决定先离开洛阳一段时日,他的身份是在洛阳经商,当初司马季把一些自己的商铺交给孙成打理,这也是为了给孙成一个收入来源,因为这样孙成才不令人怀疑的去幽州,因为幽州很多商品孙成要进货。
现在孙成明显就是要借着机会,暂时离开洛阳观望一下,如果一切平安无事,过段时间孙成自然会回来,要是出事了,他这一次便一去不归。
“这么急啊,真是扫兴啊。”孙虑嘟哝着醉话,倒是对孙成的话没有怀疑,摆摆手道,“明日我就回宫了,兄长可以自便,反正来日方长。”
“来日方长、来日方长。”孙成重复了两遍,便把孙虑扶进房内休息,同时命人准备好马车,等到把孙虑安顿好之后,便直接出城直奔着蓟城而去。
孙成敢去报信,这是因为他相信司马季不是喜欢迁怒的人,谁让燕王对人从来都两副面孔呢,对封国百姓那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压榨,为了攒足造反的本钱,什么招都用。对地下工作者那就不一样了,一代贤王的评价一点不过分,孙成也是被这幅面孔给骗了。觉得就算是孙虑做事,也和自己无关。
两天后,司马虓派人来报太子身亡的消息终于送到了洛阳,贾南风得知了消息之后,立刻招朝臣入宫,做出一副和朝臣同时得知的样子,满是惊讶的宣布司马遹身亡,面容悲切、声音沉重,宣布了这个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
对裴頠和张华而言,这个消息就像是一道炸雷,把两个人劈的够呛,脑子里面嗡嗡作响。
“怎么会如此太子不是前段时间还好好的么是怎么死的,范阳王怎么说”裴頠愣愣的开口,现在还不敢相信的道,“是谁害死了太子”
裴頠这一声质问没有人回答,似乎就没有人听到一样,张华冷眼看着不知一声的众多朝臣,轻轻的哼了一声,心中满是无奈和酸楚,燕王早就说过皇后会杀了太子,只不过他不愿意相信罢了,现在看来就是自欺欺人。
满朝大臣真的看不出来太子是被谁杀的么不过就是在配合皇后演习,故作不知而已。
今天这一幕让张华想起来了从前,因为齐王司马攸的事情触怒过武帝,贬放幽州;过了好几年才回到洛阳,今天这一幕何其相似
不同的是现在张华已经年近七旬,年轻时候的不折不挠现在还剩下多少一时间张华意兴阑珊,上前一步对着贾南风道,“臣张华年老体衰,想要辞官返乡,希望天子恩准。”
他本来就答应过司马季,一旦太子身亡就辞官归隐,现在在这种场合提出来,也算是履行承诺。
第三百三十七章众矢之的
裴頠看着张华已经无悲无喜的双目,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绝对不是开玩笑,也回想起来了燕王当初的话,“一旦太子身亡,宗室是不会放过加害太子的人。不管他是谁,宗室藩王如此之众多,别指望没人敢出来做这件事。”
一瞬间,从尾椎骨升起一股凉意直冲后颈,裴頠猛然看向大殿的另外一边,比起朝臣这边的热闹,处在另一边的宗室是不是太安静了一点
梁王司马彤、赵王司马伦、淮南王司马允、齐王东海王、自始至终没有加入到争吵当中,似乎死的不是大晋王朝的继承人,不是皇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而是一个街道边上的乞丐,死了就死了,没人在乎。
这一幕比任何事情都让裴頠心惊肉跳,这种如至冰窟的寒意,他一个年少成名,三十岁就已经是上国宰辅的大才,还是第一次才见识到。
似乎是感觉到了裴頠的目光,站在梁王司马彤身后的东海王司马越,用余光扫视了一眼裴頠,但马上就收回目光,看向的似乎是地面,可能地上有蚂蚁吧谁知道呢。
“臣臣最近恶疾缠身,需要调养一番,希望天子恩准臣返乡。”司马越的目光似乎给了裴頠非常大的刺激,在重臣因为张华要辞官退隐还喋喋不休争论的时候,上前一步再次在大殿上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满朝哗然。
而裴頠说出这番话之后,没来由的感觉到了一身轻松,身上的窒息感消失了。
谁都没有想到,太子身亡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变故,太尉和尚书令竟然敢在这个时候辞官归隐,这不是明摆着给皇后难堪么谁不知道是皇后杀的太子所有人都心照不宣,为何这一老一少这么执拗
为了一个已经死去的太子,何必要把自己搭进去看看人家王衍,人家还是太子的岳父,不也装聋作哑一句话没说么这两个人何苦来哉呢
这是大部分朝臣的想法,人走茶凉在他们眼中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太子活着他们都不会为他说话,更何况现在太子只剩下尸体了。
希望两人收回成命的话,把张华和裴頠两人包围,朝臣们认为两人只是故作姿态,利用这件事博取一个虚名而已,那他们自然乐于配合,将气氛烘托一下,替两人再次在天下扬名,大家合作愉快。
和朝臣这边的热闹相比,宗室这一边则陷入到了一片死寂当中,和对面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泾渭分明,仿佛就不在大殿当中。
“老臣张华,请辞太尉之位,返乡养老。”张华不管不顾的第二次大声道。
“臣裴頠,请辞尚书左仆射,返乡,请天子恩准。”裴頠同样不卑不亢的重复道,两人平视着上方的皇帝司马衷,目光毫无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