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晋太宰 > 分节阅读 217

分节阅读 217(2/2)

目录

而就在这时,变故突生,只见左右两边的山坳上射出无数箭矢,顿时间使毫无防备的禁军伤亡惨重。“杀”燕王的军旗高高飘扬,一支装备精良埋伏于山林中的司马季骑兵杀了出来,打了禁军一个措手不及。

在无尽弓弩箭矢的压制掩护下,数以千计的骑兵从两边杀了出来,一下子便冲入了禁军大队伍的中央,将这支队伍拦腰截断。而面对着骤然降临的战事,所有禁军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要知道,他们根本没有防备,因为在禁军的印象当中,就从来没有人敢伏击自己更何况是人数不如自己的对手,禁军号称天下第一的战力,在这个时候屁用没有。

追击过来的禁军士卒没几个人知道,对面的统帅曾经两次统领禁军出征,对于洛阳这些中央禁军的臭毛病,那是在了解不过了。恨不得一个个一双眼睛都长在脑门上,让他们把眼睛放下来看看有无陷阱,那是多难的事情。

正面对阵司马季的军队所装备的是重弓,不但需要的力量更大,只有熟练的弓手才能射准,而且还射不远,真要是结成战阵,面对面的和中原弓的箭阵对射,说不定还会吃大亏。短兵相接之时才是重弓最好的发挥场所,可短兵相接的时候,长枪马刀又比重弓更重要。

要知道这种重弓一直就在东北地区存在,如果一点优点都没有应该早就被淘汰了,可事实上最后这种重弓以清弓之名成了最晚登上舞台的弓,却很快就一统天下,将其他几乎所有弓种全部淘汰,这和发展不相符。

就在这次伏击战,司马季见到了重弓可怕的一面,在距离合适位置,这玩意的威力太特么变态了,射出的箭簇在这种密集队伍的场合,甚至起到了清场一般的效果。燕王上辈子割水稻都没有这么痛快。

“听说那些深山的猎户,一箭下去,数百斤的野猪都能射穿,箭头插进地面,果然不同凡响。”司马季听着人马惨嚎的叫声,就算是洛阳禁军也没奢侈到以铁甲作为甲胄,面对这种箭簇覆盖,几乎就是非死即伤的下场。

箭头威力其实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要是用热武器对比的话,最好的对比就是鱼雷。鱼雷是既可以对战列舰一发入魂,也可以围攻驱逐舰一顿狂揍,还让人拍拍屁股走人的玄学武器。就算是威力最强的重弓,也不能代替其他兵种的作用。

从伏击刚刚开始,司马季就知道自己赢了,他不但猜到了后面有追兵,还提早进行了防备,一方是以逸待劳、严正以待的自己,一方是自己白白追赶了一宿,非但疲倦而且战意全无的禁军,哪怕后者的兵力比前者多,那又能如何

黑夜当中最忌讳伏击,从伏击成功的瞬间,战斗就呈现一边倒的效果。哪怕是中央禁军,有夜盲症的禁军士卒也比比皆是,一旦黑夜降临就看不清楚,这也是为何古代战场屡屡出现偷营的事情,司马季的骑兵都是吃肉的,没有几个有夜盲症。

中央禁军就算是战斗力很强,眼睛看不清楚也发挥不出来战斗力,这不是禁军的荣誉就能解决的问题,地广人稀挨着塞外牧民,换一个场合来看也不全是坏处,至少现在就表现出来好的一面。

这一场伏击实际上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当禁军的追兵出现混乱的一刻,司马季便下令不要追击,放任对方四下逃跑,他没有空在大晋的腹地为自己立威。

“本王已经手下留情了,要是换成以前,杀俘套餐早就在路上了,本王还没下令对伤者补刀呢。”司马季不阴不阳的对着身边的晋卫道,“传令大军北返,不要去追击逃兵,对了问问领兵追击的是谁”

至于这些被伏击还没死的士卒,他们就自求多福吧,司马季还没大方到对要杀自己的人展开救治,哪怕名义上对方也是大晋的一员。

“领兵追击的是孙秀之子,射声校尉孙会,我们应该没有攻击到他所在的位置,现在也不知道对方的去向。”不一会,晋卫就回来禀报道。

特么的,司马季心中有点后悔了,刚刚还是手下留情才给了对方逃脱的机会,以后可不能再犯这种错误,语气很差的道,“走吧,早晚还有机会。”

第四把一十八章燕王令五丁抽一

说是这么说,司马季还是等了一会儿,骑兵还要从残肢断臂上收集能够重复利用的箭簇,过于追求威力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重弓的箭杆又长又粗,长达一米,粗则有小手指粗,命中之后要是力量太大,箭杆容易折断,不过也正是因为又长又大,战后打扫战场还算容易。

只要能忍受住那股血腥就可以,在这种重箭面前,被一箭射断大腿骨绝对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又因为故意用钝箭头方便重复使用,所以钝箭头造成的伤口十分恐怖。

这也是司马季放了没断气士卒一马的原因,除了极少数的幸运儿之外,绝大部分伤者是死定了,这只是用三菱破甲箭的效果,用来破重甲的小铲子还没用,司马季对弓箭仅限于爱好,但也知道后世弓箭爱好者,利用成熟的工业社会,捣鼓出来了一种叫做斩首箭的箭头。

斩首箭箭头除了正常的箭头部分之外,周围还有一圈看起来像是发条的卷刃,受限于后世不能随意杀人,司马季只从视频上看到了大鹅、孔雀被射断脖子掉脑袋的场景。至于人的脑袋会不会掉,这就要看人的后颈骨是不是比孔雀更硬了。

这种箭头都是配合以威力见长的重弓,以射程见长的弓箭使用反而有些浪费。为何朝廷严禁民间出现弓弩,却不禁刀剑,乌合之众就算有刀剑,也对正规军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胁,弓弩是不一样的,这东西可不管你禁军精锐还是山野匹夫。

“殿下一战就能让中央明白,我们幽州不是好惹的。”身后身背巨弓的晋卫恭维道。

“射程还是短了一点,还有改进的余地。不过么,以后有更加适合他们的对手。”司马季嘴角浮现出诡异的笑意,“以后带着你们去,你们会自己认识到的。”

这种重弓在司马季看来,射程上绝对还有潜力,后世的清弓虽然不以射程见长,可也没有这么明显的距离劣势,司马季估算了一下晋卫的重弓,有效射程只有六十米,后世的清弓在射程上和中原弓的射程差距没这么大,百十米内还是可以保证威力的,难道中国制弓的手艺越来越回去了,这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重弓还有潜力可挖,可以把射程提上来,

至于最合适发挥重弓杀伤力的战场,并不在大晋境内,众所周知,罗马希腊那种文明,甚至西亚的波斯人,都有一种叫做标枪兵的兵种,占据了军队很大部分的比例。

而这种重弓的后辈清弓,因为威力巨大射程较近,被弓箭爱好者起了个外号叫标枪发射器,意思就是清弓射箭的威力,几乎和标枪兵投掷标枪一样,但是射程更远。

要是有朝一日碰到战争的标枪兵,只是深入浅出的想想,司马季都能笑出声,到底是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