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1(1/2)
d言的人大加赏赐,所以天下间,祥瑞四起。
远的不说,曹操死后,在这种背景下,自然是各系统、各地的官员都报告祥瑞,都上表劝进。曹丕对此是一再推辞,这样折腾了半年多时间,曹丕终于架不住大家热情拥戴,只能勉为其难上位了。
“赵王要篡位他敢这么做”杨馨有些不敢相信的疑问道,出身弘农杨氏的杨馨自然是这些事迹耳熟能详,可现在并非是一个好机会。这么多军镇都在,司马伦有把握全部摆平“孙秀并非是鲁莽之人啊”
“哼哼,本王也不知道。”司马季挠着头皮,他也搞不明白这个问题。就像是他搞不明白贾南风为何前面几年平衡朝政,小心翼翼的维护大晋稳定。怎么最后半年时间就像是疯了一样,昏招频出朝着死路一路奔腾。
司马伦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身负海内人望连招贤都招不到人才心里没一点数。后来还有司马颖坐镇邺城遥控洛阳朝政,这种曹操都不敢做的操作。再后来,还有前期隐忍慢慢等待机会,最终逆袭成了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妥妥一个司马懿复生,结果自己刚开始权倾天下,领兵作战就一败涂地的司马越。
这种前期英明神武,后期狗头丧脑的转变,八王之乱当中比比皆是。司马季哪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他觉得人家外强中干,人家还觉得自己当世豪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当仁不让呢,自己最聪明人中之龙,其他人都土鸡瓦犬。
其他朝代造反,都是猥琐发育,司马氏各个都是出道即巅峰。在司马季看来,司马氏最厉害的人甚至都不是司马懿,而是才掌朝四年的司马师。
就凭司马师一朝汇集三千死士的高平陵之变,其中表现的手腕,就丝毫不比司马懿差。甚至可以说司马师身上的隐忍和司马懿相似,狠辣程度却如同曹操。蜀汉的姜维、孙吴的诸葛恪都不是他的对手,淮南的诸葛诞更是不敢再司马师活得的时候造次,后来帮着司马炎篡位的重臣,许多都是司马师一手提拔的。
司马昭甚至都不在司马懿的考虑范围之内,在他死之前,司马氏的继承人,应该是司马师、司马攸一脉,可惜司马师早死,被司马昭摘了桃子。
司马师身亡,司马攸被司马炎逼死,司马季相信,现在的齐王司马冏一旦有机会,绝对会想要为自己这一脉报仇的。
在给司马冏的回信当中,司马季专门加上了一句话,“此乃景帝之天下,齐王慎之。”
洛阳朝堂,不苟言笑的中书令孙秀慢慢走上朝堂,所过住处朝臣都噤若寒蝉,孙秀自从被司马季一个闷棍打了之后,愈发的不好接触,动辄大骂其他朝臣,还在司马季刚离开洛阳的时候借故杀了不少人,现在不少朝臣见到孙秀都倍加警惕。
孙秀也没管这些脸色微变的朝臣,直接走到最前方,打开奏疏道,“秦王、燕王乃是国之俊才,请天下召秦王、燕王入朝辅政。”
不少朝臣交换一个眼色,都暗自点头,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四百二十四章秦王要清君侧修
以天子之名召唤藩王入京主政,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可也要看召唤的对象是谁。从赵王和淮南王一战之后,圣旨还有多少约束力,不少朝臣都是很怀疑的。
要是没有淮南王兵败身死的前车之鉴,说不定秦王、燕王真的会听从圣旨来到京师。不过现在么燕王司马季听说正在幽州招兵买马,这就是拥兵自重的前兆。秦王司马柬就更不用说了,他都坐镇关中多少年了。
不得不说大多数朝臣都平时不吭声不吭气,但心里是不糊涂的,很快就明白其中的风险,一个弄不好,两个手握重兵的藩王就会起兵,至于借口么清君侧,多简单
只不过朝臣能看见的和孙秀能看见的,并不是一个东西。最近孙秀频频给外地的藩王书信,几乎所有的回应都是正面态度,似乎除了司马季这个混蛋之外,都对洛阳的事情磨不过关心,提及司马季的时候,也都纷纷表示自己会站在朝廷一边。
唯一的例外就是秦王司马柬了,司马柬在书信当中也没什么不客气,甚至还有示好的意思,只不过关中调运粮草,整训军队,这么大的动静是不可能没人禀报给孙秀的。
燕王司马季虽然能征善战,但幽州毕竟是边塞,威胁还远在天边。坐镇长安的秦王司马柬可不同,一旦司马柬的关中大军东出潼关,没几天就能兵临城下。
从齐万年之乱过去之后,关中已经恢复了生机,最近一年迎来了大丰收,一旦司马柬准备完毕,估计就是大战来临的时候。出于种种原因,贾后活着的时候最终也没把这位秦王怎么样,楚王、淮南王先后身死,更是让司马柬明白,绝对不能被困在洛阳。
在司马伦眼中,司马柬这种行为就是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便采纳了孙秀的建议,将两个不听话的藩王召到洛阳,同时收回关中和幽州的兵权。
经过暗中的书信试探,孙秀差不多断定,篡位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司马伦并非没有坐稳江山的可能,只要他争取到宗室的支持。而司马伦作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他自已就是宗室的元老,司马氏仅存的祖父辈人物之一。
对于宗室远亲而言,司马伦当皇帝并不损及他们的利益。大家都姓司马,他依旧是皇帝的亲戚,而且,新皇帝为了笼络人心,必定有加官进爵的举动,越是位高权重,越是要加大筹码。
那么只剩下一个障碍,就是当今天子的一母同胞的弟弟,坐镇长安领关中大军的秦王司马柬,武帝司马炎的亲儿子当中,现在只有司马柬仍然位高权重。当初坐镇荆州的楚王司马炜已经身死,坐镇淮南的淮南王司马允已经被诛杀。
三大军镇已去其二,只要解决了司马柬,当初武帝司马炎设置保护司马衷的军镇就全面崩盘,理论上就不会有人反对司马伦做皇帝了。
司马季本身也被排除在外,上一代燕王虽然是司马昭的儿子,却早已经被过继给了司马昭的弟弟清惠亭侯司马京,过继出去了就和司马昭一脉再无关系。
其他宗室不把燕王一脉当成司马昭一脉的人,司马季也不觉得自己和司马昭有什么关系。身为宗室远亲,谁做皇帝不是做。可惜燕王比较不上道,非跳出来给了孙秀一闷棍,打乱了孙秀的计划。
现在司马季招兵买马拥兵自重,连洛阳指派的中尉都干掉了,局势已经非常明显。而关中的秦王司马柬的身体很差,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孙秀本来想要等着司马柬哪天一命呜呼,在慢慢动手对付幽州的司马季。
可现在司马柬明显是强提一口气找司马伦的麻烦,再者司马伦的年纪也很大,已经有些等不及了,孙秀觉得一旦战事开启,司马柬的身体可能顶不了太长时间就会一命呜呼。又考虑到司马伦的年纪,才兵行险着,在司马柬之前动手,解决关中方向的威胁。
现在让天子下旨召秦王、燕王入京辅政,不过是一个手段,一旦两个藩王拒绝,便可以不尊天子的名义讨伐之,拖得越晚,两人的实力越强,会更不好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