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6(2/2)
而原本在原著中,应该是第三名的八岁神童方圆,只能遗憾的跌落出了前三,成为了不被人重视的第四名,这让心思深沉心高气傲的方圆,心里更加的怨恨不已。
此时整个玉京城中,鲜花遍地,礼炮齐鸣,通向皇城大街的“天街”两旁,数十万人拥挤,一个个人头攒动,都看着新科进士们,随着礼部的官员引导下,一步一步的走进了皇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的就是如今高中进士的三百多位考生,在中了进士之后,一干进士还要戴花,穿进士服游街,让百姓瞻仰文风,这是历朝历代传下来的规矩,是文人无比的荣耀时刻。
林夕此时,穿着礼部的进士服装,一身绸缎,头戴银冠,走在进士的前面,玉树临风的模样,引得无数人的目光注视
洪易与谢文渊,两人身为第二名与第三名,则是紧随在林夕的身后,穿着打扮和林夕相似,一个个精气神很是充足,就连年龄已过花甲之年的文坛宗师谢文渊,此时也是拒绝了礼部官员的搀扶,一步步的跟随在林夕的身后,享受着文人该有的荣耀。
林夕神色淡然的走在最前方,在他身后的洪易以及谢文渊,两人则是一边行走一边交谈,两人之间亲密的关系,使得方圆心里愤恨不已,当下仰起头道:“殿试乃国家最高大典,我等进士,当庄重,不易喧哗。”
“哦我等文人,就算是上朝面对君王,也敢当堂直谏,处处都可发声,事无不可对人言,小小竖子,黄口小儿,又知道什么”心里一直有些看不起方圆这个卑鄙小人的洪易,听到他竟然敢乱插嘴,当下毫不顾忌的出口训斥道。
“你”方圆吐出一个字,仰起头来,一脸的不服之色。
“怎么你还不服气,既然如此,那你问问林兄,我刚才所说可对”洪易转头看向前方的林夕,就连方圆也是将目光放在了林夕的身上,等待着林夕来评判。
“没错,事无不可对人言,若是慑于威严便不敢直言相谏,那我等所学圣人之道,还有何意义”林夕点了点头,对洪易所说的话表示了认可。
闻言,方圆不再多说什么,面对洪易,他还敢辩驳一二,但面对这位让百圣都为之折服的林夕,他心里多少都有些忌惮之意。
其他一些走在方圆身旁的进士,在林夕出言之后,都不由自主的稍稍拉开了与方圆之间的距离,他们此时也看的出来,这第一名会元以及第二名,都对于这位方圆有些不喜,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有不少都修习道术,大都知道方圆在考试前做过一些手脚,对于他的为人,众人心里也都是有些不耻。
“诸位新科进士,入殿皇上驾到”众人走到大街的尽头,一声长长的嗓音从乾罡殿前传了出来。
林夕淡然一笑,这种感觉,令他觉得有些新奇,当下也不拿捏姿态,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悠然的踏入了那百官商讨国家大事的宫殿之中。
洪易等人紧随其后,挺直了身子,就连只有八岁身高的方圆,也是努力的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一些,之前会试他没有进入前三名,但如今殿试,才是最重要的一关,状元他不敢奢望,但榜眼与探花的名次,他是一定要好好表现争一争的。
:,,
第一百零五章戴花吃酒,骑马游街
进入大殿,众人只觉得天地宽阔,万物都在掌握,放眼望去,子午中轴线上,一张宽大的,赤金蟠龙椅,高高在上,至高无上
这就是皇帝的龙椅了。
在龙椅的前方,则是摆放了一张玉案,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枚雕刻着神龙的玉玺,乃是上古圣皇所传下来,拥有玉玺,才算是天下人所承认的正统皇朝。
此时宽敞的大殿之中,摆访了数百张书桌,桌子上已经将策论的题目发了下来,众人按照名次一一坐好之后,一个个便迫不及待的查看起来题目。
林夕打开考卷,一看题目,只有三个字“大一统”
心里多少有些了然,这乾帝雄心壮志,想要在有生之年,将整个天下统一,这次的题目,与其说是一次状元的选拔,不如说是趁着这次机会,寻找统一天下的良策。
见状,林夕这次没有再扯那些玄乎的心学理论,而是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各个方面阐述了他心目中的大一统画面,自古以来,国家的统一大都是政治军事的统一,但文化的统一做的并不到位,这也是每逢大变,总会有些异族脱离疆土,自成一国的原因。
“统一服饰,规范礼仪,书同文,车同轨初步可称之为大一统”写完最后一句之后,林夕便放下笔,试卷随之被身旁不远处的官员收走。
殿试科考,就这一个题目,聊聊几百字策论,然后交给皇帝过目,在场之中,考中进士的,都是大才不出一柱香的时间,都交了卷子。
乾帝杨盘拿到三百多考卷之后,首先看到的是林夕的试卷,顷刻之间,神色沉静下来,仔细的阅读起了上面所书写的策论。
短短几百字,乾帝竟然足足看了接近半个时辰,并非林夕的字迹很难辨认,而是他所写的治国方针,遍及各个领域,这与其他官员士子所写的那些夸夸其谈的内容不同,林夕的方案,完全可以拿过来就能应用,非常的务实,也很切合实际,可以说,若是真的做到了林夕所说的内容,不说别的,最起码异族叛变的事情便可以杜绝了,哪怕以后发生叛乱,那也只会是他大乾王朝内部间的权利斗争,想要改朝换代那是不可能了。
看完林夕的策论之后,乾帝长出了一口气,可以看得出来,林夕这几百字内容,完全不足以将他的治国方针全部表达出来,但即使如此,只要能做到上面所说,他乾帝将会成为比古之圣皇还要伟大的圣君,开创一个震烁古今的伟大皇朝将不在话下。
没有说教,没有乱七八糟的之乎者也,有的只是一个个的治国良策,这样简单明了而且句句在理的策论,看的乾帝心怀大悦,这才是他心目中的文章啊,以前看那些官员的文章,上来先是各种圣人言、子曰等内容,结果扯了半天到最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跟眼前这林夕一比,现在站在大殿中的官员,最少有一半算得上是废物了。
强忍着再看一遍的冲动,乾帝快速的看了一遍其他进士的策论,也就是在看洪易的文章时多看了几眼,其他的文章,都是匆匆瞥了一眼就过,大都是老调长谈的内容,没有多少心意,大都说的是皇帝该如何英明,该如何的听从官员的建议,很少有能说出建设性内容的文章。
批阅完策论之后,乾帝将笔放下,看向洪易,“洪易,你乃是武状元,声音洪亮,就由你你来传胪吧。”
“是,陛下”
洪易站了起来,随后站到了大殿之上,大声传唱起来:“一甲第一名,状元,林夕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