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7(1/2)
d老太妃好奇问道:“顾娘子是谁“
贾西贝抢着回答:“是锦画奇缘里的顾娘子。”
贾老太妃明白了,是外甥媳妇写的那本话本子里那个小娘子说的,还不是等于外甥媳妇说的
点好了菜,俩人抢着给太妃夹菜,无非逗太妃欢喜。
吃了饭送太妃回府,太妃要午睡,路上太妃问道:“去买脂粉和吃饭没遇见熟人吧。”
高兆道:“哪能到哪都能遇见,如果还能遇见,那以后出门我也戴帷帽,跟在胭脂铺子里遇见的那个小娘子一样。不过我也有那种遮一半脸的帷帽,怎么出门没想起来。”
她不知,戴帷帽的小娘子虽然不是熟人,但见过一回,只不过没说过话,所以今天谁也没认出谁。
贾西贝听了高兆说的,很有兴趣道:“下回出门约好了都戴上,我也有,长的短的都有。”
“好,外祖母,我给你做一个吧。”
贾老太妃笑道:“等你做,估计我一年出不了门。”
高兆嘿嘿,“我是说让我院里针线房做,我哪里会”
贾西贝想起她们在武成县一起染色,头上包着黑色皂纱,如今想想那会好傻,但那时玩得开心。
高兆是想回娘家说要做鞋底,早忘记了,嗯,回去后开始学。
送太妃回府后,高兆和贾西贝分别上车,贾西贝说要去看玉青瓦,高兆觉得不太舒服,像亲戚要来,就没跟着去,反正昨天已经去过。
回到府里,换了衣服躺下,有点疲乏,那就是了,每次来之前都会这样。
继续猫着吧。
第二天,庆王府派人送了纪嬷嬷过来,高兆见了她,见是一个温和平静的中年妇人,或许因为在宫里呆了一二十年,没有高兆想象中的孤傲。
“是纪先生吧,昨天外祖母说了,以后我有什么不懂的就向你请教。”
纪嬷嬷微躬身,福身道:“多谢二奶奶,不敢当教,我尽力而为。”
高兆让历妈妈安排住处,一直口称纪先生,把纪嬷嬷在馨园定位下。
纪先生眼睛闪过一丝晶莹,终于不再称呼奴婢。
之后几天高兆猫着,感觉这次没有以前那么痛,难怪说痛经成了亲后会好转。
就是有点失望,她还以为会怀上个蜜月宝宝,如今年龄也到了,早点怀孕能让娘家放心,让婆家开心。
多少影响了心情,闷闷不乐的在屋里猫了几天。
等完全好了,到了月底,该忙活端午节的见礼。
高兆和大嫂杨书桃去了城外庄子,先是看公婆是否回来过节,再就是公主府的节礼杨书桃要婆婆商量。
平武公主看了看大儿媳寄过来的礼单,说道:“办的不错,就按这个送礼吧,我和你父亲就不回去了,有人上门就说我在庄子里修养。”
杨书桃应了,又关心的问候公婆身体,有什么需要派人送过来。
高兆站在大嫂身旁,听着大嫂说话,偷着打量下婆婆,看脸色还好。
回去的路上杨书桃对高兆说道:“弟妹,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弟妹可否能来帮帮我”
高兆忙道:“可以可以,多谢大嫂。”
知道大嫂哪是忙不过来,是想让她跟着一起做这些事。
原本高兆是想帮着大嫂照看侄女,谁知大嫂愿意带她一把。
大家族应酬往来是当家主母的一项技能,每年的送礼收礼就能体现水准。
高兆年少成长的环境,虽然也跟着母亲办过这些事,但和公主府是没法比。
她嫁过来,整个吃喝玩乐,吴长亮也没什么个人的交际朋友,家里的事轮不到她二房出面,高兆就是想学,大嫂不带她,她也没地儿学。
这些本事必须的实际操作才能学到,想看两本书听别人讲就懂,那是不可能的。
第844章847发大水
高兆跟着大嫂办端午节的节礼,用心听大嫂给她讲各府情况。
各府礼单不同,亲戚、姻亲、世交等,公主府通常是别人老早先送礼物过来,再根据情况添加礼物。
国公府的礼物比以往多,又在之前的礼单上增添,该增加什么,为什么,杨书桃一一给高兆解释。
晚上,纪先生又给高兆讲解礼仪规范,讲的就是节礼这方面。
高兆拿出前世上课做笔记背诵模考的用劲精神,先死记硬背下来。
一年多少节日,每个节日礼物都有不同,还有过年的祭祀,那更是繁琐。
幸好没一下全部教,纪先生只是针对端午节做了细致讲解,不只是送礼,有关端午节的各方面,和五月份的禁忌,包括世人对五月女的避讳。
或许因为知道国公府嫡女和高家的情况,纪先生讲了几个五月女平安无事、旺家旺子的事例。
高家给公主府送的礼物比较普通,杨书桃记好,没和高兆交流,因为很明显的礼轻情意重,高兆也没有什么难堪之色。
要是娘家送大礼她才要发愁哪,和别的礼单比,高家别说一年的礼物,就是一个节日的礼物都凑不齐。
公主府给高家的,高兆看到是和给大嫂娘家的一样,她感激的对大嫂笑下,并无刻意说道谢。
俩人各自亲自去抽空给娘家送礼,高兆带上府里厨房做的粽子带回去。
高家今年的礼物就花了一大笔,如果是针对公主府不算什么,可是针对高家那点家底,十酒铺赚的不够每年送礼的。
给高家送礼的人家很多,公主府国公府安西侯府这些勋贵人家,还有玉家、武馆吴家、梁家、万家的姻亲、贾家、侯家、柳树巷街坊等。
在这里可不像以前在武成县,端午节各家送粽子就可以,这里粽子就是名头,其他才是礼物。
高家虽然收了一堆礼,也得送出去一堆,又不能把人家送的换个包装再送别家。
所以高文林发愁,发愁也得解决,只好拿出存银来置办。
入不敷出呀
高兆在这次跟着大嫂准备节礼时第一个就想到娘家状况,同情父亲一把,并觉得门当户对太重要了,女儿高嫁了,可是娘家就是砸锅卖铁也做不到礼尚往来。
时间久了,不是打秋风的人,也要落下打秋风的地步。
几乎不失眠的高兆,失眠了好几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能让家里改善经济状况。
最好来个快速致富法,歪门邪道肯定不行,做生意前期投资又是一笔钱,钱倒是能够想办法借到,可是高兆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外祖家让她想个辙,一年多了都想不出来。
等回家跟父亲商量商量再说吧。
回到家,先去给祖父请安,高兆见祖父神色比在武成县好多了,刘太医一直在给祖父调养,看来还是有效果的。
然后进了后院,见母亲和大姑都穿得整整齐齐,衣服随时见客的模样。
巧云天意都在,同样穿的正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