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好屠夫 > 分节阅读 285

分节阅读 285(2/2)

目录

要把几万人有效的组织起来,还是在这种通信原始的时代,当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演义话本之中主将一句话语,似乎所有兵将都听得到。实属异想天开。

所以战时将令,就不能多发,想定之后的计划,更不能更改。至于演义话本之中那些什么“八卦阵”、“九门金锁阵”如何厉害,艺术加工得超过了现实。真正的所谓阵法,比如戚家军的“鸳鸯阵”,其实是部队基层建制中的一种相互间的作战配合而已,也就是几个人如何互相配合,并非大军摆什么阵势御敌。

大军之阵,一是紧密整齐、进退有据,二是有正有奇,三是左右两翼的护卫,四是后军补给。

“禀报相公,未见嵬名仁明出现在阵前。”

“相公,不见金甲。”

“报不见党项主帅。”

郑智眉头一皱,开口问道:“折相公,北城之外还余多少士卒”

折可求闻言回答一句:“北城有千余,西城外最多,有四千。东城有三千。”

郑智闻言急道:“折相公,我等算错了一事,头前皆以为党项人最有可能出西城往回逃,其次是出东城逃往辽国,此时嵬名仁明怕是真要逃了,不是东西两面,而是北城。”

折可求闻言一惊,忙道:“北城党项人往北城去能到哪里入大漠不成”

“就是入大漠。”郑智坚定答道,北去是后世内蒙库里奇沙漠,越过沙漠又是草原。郑智答得一句又道:“此处便交给折相公了,某现在带兵往南出城,定要赶在嵬名仁明出北城之时截住他。”

折可求忙道:“好好,郑相公快去,定不可让嵬名仁明再逃了,否则以后不知还有多少麻烦。”

“折相公,可以开始通党项话者前去喊降了,嵬名仁明既然想跑,军心必然大乱,此时喊降可以奏效。”郑智语毕之后,打马调头,身后三千余骑转头往南城飞奔,此时唯有南城城墙有二十步的缺口可以出城。

折可求闻言心中大喜,自然也知道郑智所说极有道理,看得左右令兵,连忙大喊:“快快往前传令,降者不杀,跪地投降之党项可以活命。”

令兵又出几十。

“再传令后军辎重营皆上前来,备好绳绑,跪地者皆缚之。”折可求对于军务,熟练非常。如此事无巨细,也证明了领兵作战实在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再传令,把南城外的大寨四门全部封死,俘虏暂时先关押在大寨之内。”

事情有条不紊,军令在折可求口中井然有序。这样熟练的指挥调度,便是郑智也差了一筹。这便是几十年的经验使然。战争要想获胜,并非那战阵一战,这般处事严谨的性格也是重要的基础。

郑智越过城墙,打马绕城狂奔,赶到城北之时,城门未开。

却是也容不得郑智稍稍缓上一口气,口中急忙大喊:“快把拒马搬到城门头前去,快。”

城外拒马,本来摆放得较远,只因城头之上有人守备,士卒不能近前。此时郑智到来之后,第一道命令就是把拒马往前推进,直接摆放到城门前面去。

待得拒马摆到头前,郑智又是大喊:“所有人下马,列阵。只留一营在后策应。”

拒马摆到城门前,自然是为了防止敌人打马冲出来。守卫之战,步卒紧密的阵型更有效果。再留一营五百骑士策应,也是为了防止一旦守不住了,郑智也要靠这五百人去追杀奔逃的嵬名仁明。

第四百八十七章跪在地上爬过来说

城内开始喊降,效果不出郑智所料,果然极为奏效。党项军将,战斗意志早在攻城之前就有松动,显然是在往利杞死的时候留下的导火索。

城墙突然垮塌,更是给了这些军将内心重重一击。

再到此时,嵬名仁明要逃跑,军心已然大乱。

面对四面八方无情无尽的宋人铁甲,越是在前方御敌的党项人,心中越是崩溃。一片一片的死亡,在这个时刻带来的是无尽绝望。失去了支撑内心的力量,失去了对于获胜的憧憬,意志也就消散而去。一个人能从容的面对死亡,意志便是主要的作用,若是意志消散而去,求生的欲望自然就会占据上风。

投降不杀这句话语,此时喊起来,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如救命稻草一般。身份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作出投降的举动。

而那些童子军,懵懂年岁,十多岁出头,反而越发坚定。对于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死亡,似乎比成年人、比身份高贵的人少了几分畏惧。

懵懂无知,无知无畏,此话不假。

武松握着一柄大刀站在头前,面前七八个汉子都跪倒在地,兵刃也扔在了一旁,唯有两个青涩少年,嘴角上连绒毛都没有长出来的孩子,竟然拿着长刀直往武松冲了上来。

武松微一眨眼,牙关紧咬,上前左右两刀,两个孩童已经飞出去五六步远,五脏肠胃从身前直接涌了出来。

这种惨烈,便是武松内心也有些触动,奈何战阵之上,人与禽兽的差别太小。手中的刀似乎不需要人的大脑控制一般,顺手而出,便是两条生命。

有人跪地,也有人回头往人群里面钻去。

拼命往前钻,手脚并用扒拉着挡路的同胞,一点点缝隙也想拼命往前挤。

更有人心狠手辣,挤不过人群,手中的兵刃竟然可以直接往前刺去,似乎面前挡路的同胞是敌人一般。

往前挤的动力不外乎既想活命,又不想做了宋人的俘虏。似乎挤过人群便能随着嵬名仁明逃出升天。

奈何一切都是徒劳,几万人挤在一处,个个争先恐后想要活命,想要逃出升天。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哪里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让路给别人。

嵬名仁明身边几百亲兵,几十人在头前挖掘着城门,其他人皆转过头不断堵着往前涌来的人马,不论如何努力,圈子也是越缩越小。

“杀,再有后退者杀之”嵬名仁明大声呼喊,再这么往城门处挤,待得人群堵满城门,哪里还有余地去挖掘门洞,便是门洞之内挖出来的土石都没有空地去放了。

杀自然是简单,但是杀人又哪里阻挡得住人群往前涌动的趋势。即便头前的人不想往前去,不愿被杀,但是身后还有无数人再往前,如何止得住。

如此混乱的场面,敌人也来杀,自己人也来杀。可悲可叹可恨。

这种事情便是在历史中的大宋朝也是发生过的,金人南下,徽宗赵佶连忙把皇位传给儿子赵桓,叫儿子守卫汴梁,自己带着童贯与一万在西北新招募的胜捷军南逃。渡河之时,临时搭建起的浮桥上人潮源源不绝。

童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