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农女种田有空间 > 分节阅读 221

分节阅读 221(2/2)

目录

胡离显然是不知道不医是谁,一听给人做徒弟,立马满脸的不愿意。他的毒术天下无双,只有他收徒弟的份。

但是还是被朝霞硬拉走了,显然这位公子功夫是不咋地,根本就不是朝霞一只手的对手。

胡离住进了义善伯府之后,开始的时候很闹腾,后来被不医管的是服服帖帖。谁让他压箱子底的毒功对不医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解毒不过是分分种的事。

但是也不能小觑了胡离的毒攻,不医偷着对小夏说,这世间能治得了胡离的,还真没几人。

医毒本是一家,不医发现胡离确实有学医的天份,再有用毒的基础,学起医术来,简直就是手到擒来,又见他本性不坏,就是过于放浪不羁了一些,这点无所谓。

然后就真的有了收胡离这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做徒弟想法,当然胡离本人的是不愿意的。

“小夏,你说我一个人见人爱。不是,是人见人怕的毒师,学了医,本公子的威严何在以后让本公子还如何面对南海国的百姓”

见小夏依旧捧着书本在看,胡离立马抢过了小夏手中的书,一看,这姑娘看的竟是齐国论,俊脸一揪。

“你说你一个小姑娘家看这种书有什么用还不如绣绣花养养草。”

说着把书又撇给了沈小夏,转身便走了。

心里却念叨着,一个小姑娘如今都看这么深奥的书了,自己要是再不多个一技之长傍身,以后还怎么有脸回南海国称王称霸

小夏莫名奇妙的捡起书,看着已经走出院子的胡离,摇摇头,继续看自己的书。

没一会,不医又跑过来问。

“刚刚你和那小子说了什么我劝了他几天都没点头同意,来你这一趟他竟然同意跟我学医了”

小夏满脸狐疑,摇摇头。

“我一句话都没说啊”

第四百六十二章内乱起

四月十五,夜深月圆。

深木色的菱形格子窗棂在皎洁月光的笼罩下,显得安宁静谧。月光透过琉璃窗把书房照的十分清亮,屋内多了有一种晶莹的清辉。

沈小夏又看了一遍手中的信笺,才交给一旁的朝霞,冲她略一额首,轻声道:“烧了。”

朝霞的了吩咐。从腰间的荷包里拿出火折子,点燃了一旁的蜡烛,小心翼翼的烧了手中的信笺,连纸灰都小心的处理干净。

做完一切之后,又等着姑娘的下一步指示。

“睡去吧”

朝露吹灭了刚刚点燃的蜡烛,小心翼翼的借着窗外投进来的月光,扶着主子上了楼,看着主子安详的躺在床上,才悄声离去,并关上了房门。

站在门口的时候,才敢回想刚刚那封信中的内容,一般主子来往的信笺她都会最先看一遍,这是主子同意的,也是为了保证主子的安全。

只是这次信笺上的内容

没想到主子竟然这样大的胆子,连边境战士们的军粮都敢让人截了,还养了五万的叛军,主子到底想做什么

朝霞还没替主子担忧几天,这件事就已经在上京城闹的人尽皆知了,只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件事的真正幕后主使竟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而已,大概就算是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的吧

已经平静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早朝,今日的气愤格外的凝重,皇上好久都没有龙颜大怒了,记得上一次还是花灯宫宴上被义善伯府的二小姐气的。

那时所有人都以为义善伯要完蛋了,谁知道雷声大雨点小,那件事竟然不声不响的就算了,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就过去了也未可知。

“皇上,边境战场不能断了粮,不然边疆不稳,红莲国说不定会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如今最主要的还是灭了那群土匪叛军,不然内忧外患,危已”

“皇上,军队中一定有内奸接应,不然那群土匪叛军是如何得知那些军粮的所在内奸必须马上除去。”

“皇上”

“都闭嘴。”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终于雷霆大怒。

“朕还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吗还用你们告诉朕现在要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而不是听你们说废话。”

站在下面的百官终于被震的安静了,之后便是异常的安静,这样让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更加的气愤难当。

“刚刚争先恐后,现在又都做哑巴了”

见站在下面的臣子们依旧没人敢站出来,皇上当即直接点名。

“户部你们来说,军粮如何解决”

户部尚书被点名,额头上的汗成流的往脖子里淌。

“启禀皇上,户部已经没没粮食了。”

龙案顿时被拍的啪啪直响。

“没粮食了今年不是大丰收吗怎么会没粮”

户部尚书都觉得这是天降横祸,本来今年收上来的官粮足够养兵的,他还以为能安安稳稳的清闲一年了呢谁想到哎

“启禀皇上,收上来的官粮毕竟是有数的,今年本来是足够的,但是这次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洞太大了,填不上啊”

户部尚书见皇上的神色越来越不好,赶紧在脑子里想办法把这个锅推出去。

“皇上,这军粮被劫,朝廷不能就这样算了,再拿回来不就是了,就算是会损失一些,户部也能补救上。不然”

听了户部尚书的话,皇上果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兵部。

这下轮到兵部尚书冒汗了。

“皇上,剿匪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军中的如今所剩的粮食不够用两个月的,所以还得麻烦户部想办法。”

锅又推回了户部。

一直站在前面的唐丞相,眼珠子一转,站了出来。

“皇上,户部没粮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边境打仗不能断粮,老臣到时有个好主意。”

“哦唐爱卿快说来听听。”

“听闻年前义善伯运了上百车的粮食进京,不如就借义善伯的粮食先用用。义善伯向来仁义纯善,定然不会拒绝的。”

百官一听,都骂了一句老狐狸,这会借着别人的东西讨皇上欢心。说的好听是借,但是朝廷拿什么还和要也差不多了。

义善伯有粮的这件事,皇上自然也是知道的,心里其实也早就有了主意,就等着有人开这个口呢

“嗯也只能这样办了。”

粮食的事情,在没有得到义善伯同意的情况下,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接下来百官又开始商议剿匪的事。

等义善伯知道此事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听到的时候有点蒙,立马找沈小夏来商议。

“边关又没粮了,皇上的意思是让咱们先把粮食运去边关,以后会补偿义善伯府的。”

“那父亲的意思是

目录
返回顶部